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神經內分泌腫瘤十大警訊

健談網

發布於 2019年11月15日02:50 • Mary

 
33歲的王小姐因不明原因持續腹瀉、腹悶長達三個多月,經超音波檢測後發現身體異常,再進一步詳細檢查,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表示,該名病患的胰臟有一顆8公分大的腫瘤、肝臟也存在5顆以上 5-7 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大且位置分散,醫師建議使用以標靶藥物為主、栓塞與放療為輔的治療方式,目前王小姐病情獲穩定控制。
 
 
神經內分泌腫瘤好發於40至60歲的中年女性,但彭正明主任提醒,各個年齡層也都有罹癌風險,別掉以輕心,該疾病發病範圍廣,身上任何器官都有生長腫瘤的可能,其中 50% 到 60% 主要出現在胰臟與胃腸道等消化系統。若出現臉部潮紅、盜汗、心悸、皮膚炎、氣喘、咳嗽、反覆性胃潰瘍、慢性腹瀉、發熱,以及低血糖等十大症狀,即需要留意,其中低血糖、臉部潮紅、慢性腹瀉、反覆性胃潰瘍更是常見的症狀,民眾應提高警覺。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胃腸道疾病,或是停經前症候群的徵兆類似,因此病徵不易察覺,病患往往需要花上 5-7 年才能確診。彭正明主任提醒,倘若出現症狀反覆、久而不癒,則應當多加注意,並且建議轉診至大型地方醫院或是醫學中心積極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甚至進一步主動要求拍攝超音波、斷層或是驗血等檢查。若發現有異常,則必須再進行病理切片確定是否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彭主任呼籲,只要及早發現與治療,神經內分腫瘤在臨床上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不必過度悲觀。
 
台灣民眾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疾病意識不足、病患也多缺乏治療後的照護知識,因此時常窘困於求診的過程,往往勞心又勞力,有鑑於此,多位專科醫師在去年籌備成立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也將在11月於北中南舉辦趣味講座,台中場次將會於 11/16(六)舉辦,希望提供更全面的疾病知識、協助縮短醫療時程,幫助病患正確積極面對治療!
 
神經內分泌腫瘤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腸胃內科、消化外科、新陳代謝內分泌科、血液腫瘤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 彭正明醫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