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田園城市 帶動社區老功能發展

臺北旅遊網

更新於 2018年12月13日18:00 • 發布於 2018年12月13日18:00

台北畫刊107年11月第610期
田園城市 帶動社區老功能發展
文/許凱森 攝影/王漢順
 

田園城市在韓國首爾、美國西雅圖等都會區普遍推行,對於提升食物安全、降低溫度以及活絡社區情感等面向都有幫助。台北市田園城市推廣計畫自2015年開始已邁入第4年,至今共開闢562處田園基地,面積等同22座足球場,為了展示成效並挖掘更多田園基地推動故事,首度於今年舉辦田園城市建置成果競賽,鼓勵鄰里社區、公家機關、學校等一同藉由可食地景,營造綠美化的城市景觀。

 

志工認養 收成捐助公益

參賽獲得銀獎的士林區德行里「繽紛農趣」有2處基地,分別位於德行公園及仰德區民活動中心頂樓。3年前,由里長張僡美等人開始建置,撰寫計畫向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公園處申請補助,計畫申請通過後,還需接受種子師資培訓,結訓後再把所學教給里民,至今已有近30位志工共同認養。志工管理制度嚴謹,半年為一期,須先實習才能加入,每週有固定服務時數,也要定期參加志工課程,雖然是一人認養一塊園圃,卻不分你我一起分工,採收後也互相交換分享。

田園城市 帶動社區老功能發展
田園城市 帶動社區老功能發展

▲士林區德行里「繽紛農趣」在城市中尋得一方土地,里民當起快樂的城市農夫。(攝影/王漢順)
 

德行里的大部分園圃由空心磚建置美化,未破壞公園原有的草地與碎石,乍看還是綠意清爽的公園樣貌,走近一瞧才發現是別有洞天的城市菜園。種植作物的選擇以當季為主,每半年都會自主送驗,保證食的安全;採收過後便會翻新土壤,不會看到雜草和枯黃菜葉。張僡美說:「由於種植的土地屬於公家場域,我很堅持必須回饋社會,每一季都會捐菜分送給里內的低收入戶以及獨居長者,志工們的服務也從來不以把菜拿回家為目的。若是有活動或展覽邀請我們設攤,義賣金額也都全數捐出。」
 

隔壁社區主委的太太看到種菜竟然可以如此乾淨整齊又美觀,也想在他們社區推廣田園城市,特地前來取經。而這就是張僡美最大的目的,希望每個田園城市基地都能像種子一樣,發芽擴散影響周邊。
 

張僡美甚至帶志工到文昌國小教小朋友種菜,並將收成的作物拍賣,由家長競標,所得收入同樣捐給需要的弱勢團體,不但做愛心,也讓孩子學會勞動才有收穫,懂得體恤農夫的辛勞,並且珍惜食物。

田園城市 帶動社區老功能發展
田園城市 帶動社區老功能發展

▲​​​​​​​里民開心採收自己栽種的作物。(攝影/王漢順)
 

里民齊聚 觀摩交流心得

松山區復建里「幸福農場」獲得競賽金獎,早在田園城市計畫推動之前就自發整頓面積約500坪的閒置土地,計畫性地規畫農場,讓花園包圍菜園,從一開始的48個園圃到現在追加拓寬到168個園圃,廣受居民歡迎,供不應求。
 

除了種植當季作物之外,特別設置香草區,萬壽菊、馬鞭草、羅勒、接骨木、迷迭香、薄荷等三十幾種香草,散發著各自的香氣。里長林坤信說:「每到假日,上百位里民齊聚幸福農場,互相觀摩交流彼此的園圃,兼具運動、教育、情感聯繫等功能。」早上和傍晚可以看見里民赤腳在這裡散步,農場內的路徑寬度也可供輪椅通行,站在附近制高點往下看,像是水泥建築包圍著一張綠地毯,很是壯觀。

田園城市 帶動社區老功能發展
田園城市 帶動社區老功能發展

▲松山區復建里的幸福農場栽種番茄等食蔬。(攝影/王漢順)
​​​​​​​

都市農園讓里民們在同樣的生活圈有了不一樣的生活重心,花香、鳥鳴、綠意,藉著種植作物的過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互動融洽,這份心靈上的滿足,比收成更為寶貴。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