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除了無人機、「美食版Netflix」推薦系統,Uber Eats科技藍圖裡還有哪些料?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9年07月12日12:00 • 發布於 2019年07月12日06:56 • 吳元熙

「您的餐點正在無人機上,尋找降落點中,請等待外送員領取。」台灣人難以想像的無人機送餐,Uber Eats是鐵了心要發展嗎?新模式有哪些挑戰與機會?

今年六月喊出無人機送餐,Uber Eats目前在美國聖地牙哥測試,選擇與餐飲業夥伴「麥當勞」合作,希望很快能把成功經驗複製到各地。這項連對手亞馬遜(Amazon)都看好的趨勢,究竟會如何運作?

延伸閱讀:明知外送平台難發大財,為何漢堡王、鹽酥雞名店師園仍義無反顧?

Uber Eats亞太地區總經理拉杰‧貝瑞(Raj Beri)表示,無人機送餐並不會主打直接到府,而是會停在離消費者最近的降落點,例如:Uber車頂上,由外送員取餐後拿給消費者,「未來在東京、印度和香港等亞洲市場很有發展潛力。」

各國媒體對無人機送餐相當好奇,甚至笑說「若Uber車頂刮花,那該怎麼辦?」
各國媒體對無人機送餐相當好奇,甚至笑說「若Uber車頂刮花,那該怎麼辦?」

7月份在香港舉辦「future of food 2019」餐飲科技高峰會,Uber Eats特地重現無人機停在車頂的場景,讓合作夥伴能夠一睹為快。不過,關於各地飛行法規限制、飛行中食物品質變化、運費等細節問題,官方尚未有具體的說明。

相較於Uber Eats官方想在城市裡推出服務,一名餐飲集團行銷長則有不同看法。

「無人機送餐一定會有機會,但法律不會讓我們在市中心四處跑。我們在澳洲的經驗是:住在偏遠區域的消費者,真的會有突然很想吃頓好東西的衝動,這個時候,才是科技派上用場的地方。」Guzman y Gomez亞太行銷長拉娜‧絲恩(Lara Thon)說。

Guzman y Gome在全球有130間餐廳,是一間從澳洲起家,落地美國、日本的餐飲集團。早在2017年,他們便與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Project Wing合作,藉由無人機把墨西哥捲餅送到消費者家中。

她表示,外界對無人機送餐的質疑,很多都有道理,不過這些問題並非無解,例如:食物份量太重,可以調配無人機協同飛行;Google map地圖準確度,能讓無人機精準降落,無需人為介入,「至於要避開袋鼠、野馬,就得切換成人為飛行模式了。」

Uber Eats討好餐廳,後台串連店家POS機、端出行銷工具組

除了新型態送餐模式,Uber Eats明年的重要目標,會是強化自家平台的科技元素,把更多測試中、剛上線的功能搬到亞洲。

為了吸引更多餐廳加入平台,Uber Eats推出雲端訂單整合系統「POS integration」,能把後台數據串接在店家既有的POS系統裡。他們在香港完成和access、zelty等九間POS業者合作,預計不久後會把服務引進台灣。

Uber Eats邀請旗下合作良好的餐廳業者參與高峰會,透過展示高科技,讓他們更有信心與平台簽約。
Uber Eats邀請旗下合作良好的餐廳業者參與高峰會,透過展示高科技,讓他們更有信心與平台簽約。

競爭對手空腹熊貓(foodpanda)母公司快遞英雄(Delivery Hero)選擇打軟硬整合戰,推出自有品牌的POS機給加入平台的餐廳使用。對此,Uber Eats表示不清楚對方策略,但自家公司強項是軟體,會朝既有路線前進。

「餐廳業主對於POS系統有自己的偏好,再加上使用習慣等種種考量,我們相當尊重這一點,因此才會將重心放在後台整合上,」Uber Eats產品總監史蒂芬‧周(Stephen Chau)回應。

Uber Eats向來重視給消費者使用的APP介面設計,不過,他們發現餐廳業主對後台系統仍有期待,因此也打算改版升級。初步已將行銷工具組引進台灣,讓老闆們可以有更多折扣、促銷的自主權。

另一方面,因為過去的後台訂單系統並未有太多分析功能,接下來會提供「流失訂單」(已下單卻取消訂單)統計、「錯誤訂單」(餐廳內容物有誤)等數據,幫助餐廳檢視營運效率。

今年第一季,Uber Eats交易額為30.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08%。即便Uber未公佈食物外送平台的活躍消費者人數,交易數字卻證明「趨勢往定向上」。

至於如何讓更多饕客上門,Uber Eats也設法瞄準了幾項趨勢,目光從食物外送,延伸至外帶(pick up),可讓民眾點餐,到餐廳門口自行取貨;甚至內用(dine-in)點餐功能,滿足不同需求。

美食推薦機制還沒有上線時間表。官方認為,有減重、健身需求的消費者會是主要目標族群。
美食推薦機制還沒有上線時間表。官方認為,有減重、健身需求的消費者會是主要目標族群。

特別的是,Uber Eats還看好「個人推薦系統」的潛力,分別比較餐點口味、營養成分,再綜合兩者的配對指數,以百分比方式建議消費者下單,推出「美食版本Netflix」推薦機制。

史蒂芬‧周笑說,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需要時間了解消費者、累積數據,甚至整合身體數據,才能做到最精準推薦,不過他相信,個人化推薦一定會帶來很好的體驗。

此外,消費者風靡的集點會員制度,Uber先前已在美國推出,亞洲也被認為有機會導入,可透過累積點餐、搭車,次數,消費者可擁有藍、金、白金、鑽石等身份,獲得現金回饋、訂單免運等優惠。

「無論日本、台灣消費者都會很喜歡這項服務的,這確實有在我們規劃之中,但仍需評估各地市場法規與環境。」Uber Eats 全球市場推廣總監妮基‧紐伯格(Nikki Neuburger)表示。

叫車、送餐雙平台會員的「月活躍」人數高達9,300萬,Uber影響力不只在於新功能、新模式,一旦他們加速跨足金融領域,可能又會帶來巨大衝擊。

責任編輯:蕭閔云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