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為母則強!白腹秧雞育雛遇大肥鼠 搏鬥畫面曝光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19年08月19日22:38 • 發布於 2019年08月19日22:08
白腹秧雞力抗大肥鼠。(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白腹秧雞力抗大肥鼠。(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鳥友最近在新店裕隆公園捕捉到鳥媽媽展現母愛的溫馨畫面!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在新店裕隆公園拍攝白腹秧雞育雛時,卻碰到大肥鼠來襲,白腹秧雞為保護孩子,努力與肥鼠搏鬥,試圖把大肥鼠趕走,展現為母則強的一面。

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表示,新店裕隆公園因生態多樣化,人與動物可近距離接觸,原本很怕人的白腹秧雞在此定居育雛,日前他拍攝到難得的畫面,原本他在拍攝白腹秧雞育雛,沒想到碰到大肥鼠出來逛大街,和白腹秧雞狹路相逢,只見白腹秧雞勇敢站出來對抗大肥鼠,一點都不害怕,將母愛發揮到極致,展現母親偉大的一面。

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指出,白腹秧雞從臉部脖子到胸部皆為白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則為紅褐色,有長腳趾、短尾巴,嘴和腳皆為黃色,身體兩側則稍為扁平,此身體特徵使牠們容易穿越蘆葦和矮樹叢,公母鳥外型相似,但亞成鳥就較為灰褐色,雛鳥則為和其它秧雞科雛鳥一樣是黑色。

黃蜀婷解釋,白腹秧雞以嘴喙在泥巴、淺水灘中找尋食物或直接目視啄食,也在地上、低灌木和小樹叢裡找尋食物,主要吃昆蟲、小魚和種子,許多秧雞科鳥類習性是相當隱密的,但白腹秧雞則常大方出現,在清晨和黃昏時會發生「苦啊、苦啊」大叫聲,變得非常吵。

黃蜀婷說,白腹秧雞曾是台灣3種常見的秧雞之一,但近年來因農法改變,導致不少生物逐漸消失,也讓白腹秧雞沒有食物可尋。

黃蜀婷表示,這張照片看到養兒育女慈母心,是相當有溫度的畫面,希望透過照片、報導,讓民眾認識鳥,藉此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帶給社會正能量。

白腹秧雞勇敢對抗大肥鼠,展現為母則強的一面。(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白腹秧雞勇敢對抗大肥鼠,展現為母則強的一面。(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白腹秧雞趕走老鼠。(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白腹秧雞趕走老鼠。(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杜金龍在新店裕隆公園拍攝白腹秧雞育雛。(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杜金龍在新店裕隆公園拍攝白腹秧雞育雛。(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杜金龍在新店裕隆公園拍攝白腹秧雞育雛。(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杜金龍在新店裕隆公園拍攝白腹秧雞育雛。(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白腹秧雞雛鳥。(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白腹秧雞雛鳥。(拍鳥俱樂部成員杜金龍提供)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