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澳門媒體是如何被「染紅」的?

換日線

發布於 2019年07月23日07:23 • 路家/澳門故事無限式

最近媒體是否「染紅」在台港兩地都備受關注。在台灣,大家聚焦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在香港,對象則是無線電視 TVB。有人也問起:那澳門是否受到「紅色滲透」呢?

澳門媒體密度高,那新聞自由呢?

其實在澳門,不少媒體的負責人也身兼全國政協或人大代表之職。同時,雖然成立的資金不一定來自中國大陸,但不少主流媒體都有得到政府的資金補助,只有為數甚少的獨立媒體、網媒沒有。根據新聞局的資料顯示,人口僅 67 萬的澳門,有一間電視台、兩間廣播電台、一間有線電視台和 3 間以澳門為基地、提供衛星電視廣播服務的公司;平面媒體則有 13 家中文日報、3 家葡文日報、2 家英文日報,還有不計其數的周報、月報等等。2018 年,特別行政區政府對一些刊物的補助(註 1)合共 1440 多萬(註 2)澳門幣(約 5600 多萬新台幣)。另外,一些媒體會以各項的計劃再向政府申請補助,有時款項可以超過 250 萬澳門幣(約 1 千萬新台幣)。

2016 年 5 月,台灣總統蔡英文就職。中國大陸的《新華社》、香港親北京的《文匯報》和《大公報》以及澳門負責公營廣播的「澳廣視」等媒體都稱蔡為「台灣地區領導人」(註 3),頓時引起公眾一陣熱議關注,尤其是澳門有關台灣新聞的口徑會否被中國大陸同化。

事實上,「口徑」的「統一」可能不只是在台灣新聞。近期香港「反送中」事件引起兩岸四地的關注。而澳門最主要的報紙之一、社長是人大代表的《澳門日報》多是選用「中通社」的新聞,而非自己派員到香港採訪。據其官網介紹,「香港中通社成立之初[…]當時香港中通社指定的報導方針是:力足香港,宣傳祖國,面向海外。」而中通社有關今次「反送中」遊行的報導多是建制與香港政府的聲音。

對比之下,人手及資源比中文媒體弱得多的葡文媒體,在香港「反送中」多次重要的遊行中,都有派記者到香港採訪,並訪問到香港社運人士黃之鋒及多位參與絕食的人士。

如此種種亦並非近年才發生的事。早在 2007 年,澳門勞動節遊行期間,有警員向天開槍示警政府新聞局派員到澳廣視剪輯行政長官回應五一遊行的新聞片段。2010 年,有 3 名電視台記者在員工公訴大會控訴新聞部種種不公,有人指高層無理刪減記者的稿件。

國際記者聯會在2015 年公佈的《中國新聞自由年報》曾指出,澳門的新聞自由情況有增加自我審查的趨勢,並指澳門警方放棄政治中立,網絡傳媒成為官方針對的對象,記者在虛假的理由下被拘捕。另外,美國國務院發表的《各國人權報告》也曾多次指出澳門的人權問題包括限制新聞和學術自由、限制公民改變政府的能力,媒體亦有自我審查現象,又引述澳門社運人士指,新聞媒體和記者擔心批評政府可能導致政府資助的限制,而政府已增選一些資深傳媒高層於各種協商或選舉委員會,造成自我審查;記者也擔心政府限制涉及政府事件的新聞發布,日後只透過官媒和政府新聞局發表。

當然,特區政府對該報告的回應多是「對屬於中國內政的澳門特區事務妄加評論,特區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之類的腔調。

圖/shutterstock

親中媒體內也有不屈就的記者

以上情況僅是冰山一角,澳門的新聞自由堪憂嗎,就交由讀者們自行判斷。儘管如此,即使是親政府的媒體也仍有緊守新聞自由的好記者。2014 年,澳廣視的記者就曾連發三封公開信,呼求新聞自由、拒絕自我審查。另外,雖然同屬澳廣視,但其中的「葡文新聞部」不時會有報導揭露政府問題,這次香港「反送中」事件亦有派員到香港採訪,可見即使是所謂的「親政府」的傳體中亦有不少好記者在努力。網絡上也不時會有人把葡文媒體的報導翻譯成中文,讓不懂葡語的澳門人也能有更多渠道獲取資訊,接近真相。

Vox pop(街訪)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新聞字眼。拉丁文有一句 “ Vox Populi, Vox Dei ”,意思是「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新聞媒體被封為「第四權」,是因為媒體可獨立於權貴之外,堅持編採獨立,負起監察政府的角色。若然失去,各群體的聲音勢必不能如實反映。新聞自由是需要我們共同爭取。記者有在努力,公眾也需要支持這些媒體。我們的力量或許微小,卻至為重要。

執行編輯:陳慈晏、邱佑寧
核稿編輯:關卓琦

【延伸閱讀】

●香港「反送中」百萬人上街⋯⋯那隔壁的澳門呢?
●中資如何「從暗到明」入主台灣媒體?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