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洗腦全世界,讓我們無視《MIB 星際戰警》20 年來顛覆全宇宙 (一):無所不用其極的政府黑幕,化身冷硬殘酷的黑衣探員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19年06月01日19:00 • 龍貓大王通信

地球人們,當你遇到無法解釋的怪事件,你會打電話找誰?魔鬼剋星?復仇者聯盟?不必浪費電話費了,等等就會有台黑頭車開來,西裝筆挺、似乎出生時就是臭臉、戴著超大墨鏡的黑衣人會直接來找你。他們是保衛地球、把外星敗類踢出家園的最後防衛陣線,他們是《MIB 星際戰警》(Men in Black)。在 22 年之後,這群黑衣人決定來個內部小裝修,他們一樣是銀河守衛者,但這次輪到克里斯漢斯沃 (Chris Hemsworth) 與泰莎湯普森 (Tessa Thompson) 來保護你了:《MIB 星際戰警:跨國行動》(Men in Black:International) 將在 6 月 12 日正式報到。

初代《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 由湯米李瓊斯以及威爾史密斯演出。
初代《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 由湯米李瓊斯以及威爾史密斯演出。

沒有成就得來全不費工夫,22 年的黑衣戰警歷史充滿了顛覆與挑戰。這是一個始終在嘲諷與顛覆刻板印象的電影系列,也是好萊塢對宇宙外星人最不尊重的一次想像,讓我們來看看黑衣人們到底在私底下做出了多少犧牲奉獻?才能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愛上那一身墨鏡黑領帶黑西裝的全黑造型?

《MIB星際戰警》作為一部地球警探打外星混蛋的電影,改編自如今已無人關心的漫畫《黑衣人》(The Men in Black),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是一套漫畫改編電影。
《MIB星際戰警》作為一部地球警探打外星混蛋的電影,改編自如今已無人關心的漫畫《黑衣人》(The Men in Black),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是一套漫畫改編電影。

1997年《MIB星際戰警》。

故事從頭講起,《MIB 星際戰警》作為一部地球警探打外星混蛋的電影,改編自如今已無人關心的漫畫《黑衣人》(The Men in Black),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是一套漫畫改編電影。不過這也不要緊,因為電影與原著實在差異太大。《MIB 星際戰警》與《黑衣人》都描述一個神祕的國際諜報組織,負責監控地球上的外星人、怪物、變種人與傳說生物──靈異事件也是他們的管轄範圍,而《MIB 星際戰警》與《黑衣人》都是以 J 探員與 K 探員作為主角……好了,剩下來除了他們都是臭臉而且全身黑之外,這兩部作品是天差地遠。

我不會用歡樂來形容這本《黑衣人》。

 

「黑衣人」源自人民對社會的不滿

《黑衣人》漫畫靈感來自於美國自越戰後越演越烈的陰謀論思維,因為戰爭挫敗與罹患創傷後症候群的歸國子弟兵們,人們覺得被政府背叛了,大美國的榮耀如今被政府策略失利與貪污枉法洗刷殆盡。「他們一定在背後秘密計畫些什麼」的想法只是民眾對政府不信任的觀感之一。80 年代中期,美國秘密軍售伊朗的醜聞被公開,政府竟然公然試圖欺瞞世間的作法,讓陰謀論風氣更加盛囂塵上。

雷根總統任內爆發軍售伊朗醜聞,這件事讓陰謀論風氣更加盛囂塵上。
雷根總統任內爆發軍售伊朗醜聞,這件事讓陰謀論風氣更加盛囂塵上。

雷根總統任內爆發軍售伊朗醜聞。

政府的黑衣探員,時常在街上開著黑頭車進行秘密行動或巡邏的流言,演變成為羅威爾康寧漢 (Lowell Cunningham) 的創作原點。他反過來讓這群黑衣人來對抗更加不可能的怪物,骨子裡卻掩蓋不了對這群黑衣人的嚴重不信任感。是的,《黑衣人》不是什麼保家衛國的好作品。這套漫畫裡的黑衣探員們,為了保密會直接開槍殺死目擊者;他們一樣會使用催眠裝置進行洗腦,但他們的用意是為了達到更殘酷的目的,而非單純的封口──他們試圖改變這個世界的規範與定律,使其按照黑衣人組織的意志運行。

真實的政府探員們,不知道他們會對我們做什麼。

《黑衣人》有些黑色玩笑,J 探員與 K 探員也很有趣。但是《黑衣人》本質上就不是黑色喜劇,它很冷硬、它很殘酷、它意圖反諷這個世界,也許早就被無惡不作的大美國政府操控而不自知。美國政府可以罔顧國法、忽視他國權益、為所欲為地滿足任何慾望。而黑衣人就是他們的化身,他們可以輕易地引發他國內戰、顛覆他國政府、隨意逮捕或處決任何他國居民、對重要目標進行虐待拷問或洗腦、資助任何對美國立場有利的第三勢力──正如雷根政府在伊朗軍售醜聞案裡所做的事一樣。

《黑衣人》:J(沒戴墨鏡)與K,不是JK。

閱讀《黑衣人》漫畫的爽度,來自於你對 80、90 年代美國隻手遮天的情勢有多不爽。書中出現的每個外星人與每次探員行動,都似乎是在隱喻真實世界的某件醜聞或慘案。讀者現實生活中對國際情勢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可以在這套嘲諷至上的政治動作漫畫──是的,那些科幻設定其實只是糖衣而已──得到自虐式的快感。

黑衣人傳說從都市傳奇升高成為對政府的不信任發洩。

等等,這好像不是我們喜歡《MIB 星際戰警》的原因?我們可不是來看冷硬寫實嘲諷劇的,我們喜歡《MIB星際戰警》裡的外星人、喜歡J與K的「好哥兒們喜劇」風格(buddy comedy)、喜歡那些嘲諷地球人劣根性的小笑話。沒錯,我說過了,《MIB星際戰警》與《黑衣人》截然不同,而這一切「數典忘祖」、「背叛原著」的改變,來自於系列監製華特博基斯 (Walter F. Parkes) 與羅莉麥當勞 (Laurie MacDonald)。

著名監製博基斯(左)與麥當勞(右)是多部好萊塢電影系列的幕後推手。

他們決定背叛原著不是天外飛來一筆,是事先預謀的心機:他們期望巴瑞索納費德 (Barry Sonnenfeld) 能夠來執導這部電影,他們如此堅持,甚至甘願延遲製片計畫,只等待索納費德有空來為他們服務。索納費德從柯恩兄弟 (Coen brothers) 第一部電影《血迷宮》(Blood Simple) 開始,就為他們擔任攝影師工作。看來博基斯與麥當勞的意圖很明顯,想讓這位與擅拍荒謬冷硬題材大師合作過的導演,來為《MIB 星際戰警》增添一些《黑衣人》的殘酷味。

巴瑞索納費德後來成為 90 年代商業電影大導。

 

這一改就改成了經典電影

怎麼可能,索納費德的確幫柯恩兄弟拍過《黑幫龍虎鬥》(Miller’s Crossing) 這類哀傷黑幫背叛史詩電影,但他自己執導的電影可與柯恩兄弟看來大不相同:他的長片電影處女作執導了兩部《阿達一族》(The Addams Family) 電影,這兩部電影比起過去的《阿達一族》作品,有著更大尺度的黑色幽默──比如姊姊認真想電死弟弟,或是夏令營剝頭皮大屠殺。這才是博基斯與麥當勞要的,他們不要什麼現實控訴反諷劇,他們要輕鬆愉快的動作喜劇,但要讓你笑中有點尷尬,讓你在某個時刻思索你在笑的是不是自己──《MIB 星際戰警》的反諷對象不是高大上的政府,而更多是觀眾自己。

巴瑞索納費德的長片電影處女作執導了兩部《阿達一族》電影,比起過去的《阿達一族》作品,有更大尺度的黑色幽默。
巴瑞索納費德的長片電影處女作執導了兩部《阿達一族》電影,比起過去的《阿達一族》作品,有更大尺度的黑色幽默。

《阿達一族》。

這才只是《MIB 星際戰警》成為影史經典的第一小步而已,忘記那些《黑衣人》書迷宅宅對亂改原著的怒吼吧,更大的衝擊要來了:身為主角的白人探員,竟然要找個黑人明星來演。而另一位主角演員,打從心底瞧不起這部竟然亂改漫畫的廉價電影。(未完待續)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