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沿著台11線 找到東海岸最美藝術品

鏡週刊

發布於 2018年07月19日07:00 • 鏡週刊

**總長168公里的台11線,被當地人稱為「台灣最美公路」。倚靠海岸山脈,面對太平洋地狹長土地。我從台東向花蓮行駛,右手邊是太平洋,左手邊是壯麗山景。「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就在這片美麗的山海廊道中展開。

**

彰源橋遊憩區的《時間的暱語》,以老橋作為對話的窗口,緩緩道出作品穿越新舊時代的歷程。
彰源橋遊憩區的《時間的暱語》,以老橋作為對話的窗口,緩緩道出作品穿越新舊時代的歷程。

彰源橋遊憩區的《時間的暱語》,建在1937年的老橋之上。這兒是台灣唯一老中青三代橋並列之處,我站在中年橋上,看這以木、竹和角鐵共構的藝術品。如蛹般攀附於拱形之上,橋下青綠色溪水緩緩流過,如時間流淌。

安聖惠《放在那邊的海》,將竹化為魚,坐在魚腹,風捲過身體,眼前就是太平洋。張和民的《島嶼之間》,以圖騰為軸,對坐兩人手上捧著眾島嶼。海浪纏繞過島,島與島相連的血脈是大海,捲起的則是鄉愁。

《島嶼之間》對坐的兩人手捧著島嶼,手握愛心。
《島嶼之間》對坐的兩人手捧著島嶼,手握愛心。
《公元5390的凝望》以台灣黑熊為意象,作品上有各種台灣的圖像。
《公元5390的凝望》以台灣黑熊為意象,作品上有各種台灣的圖像。
用漂流木搭成的《等候漂流》,外觀很有日式的禪意感。
用漂流木搭成的《等候漂流》,外觀很有日式的禪意感。

「都歷遊客中心」是藝術節的重點展區,這兒坐山面海,藝術品倚靠在天然草地上。門口的《公元5390的凝望》,是藝術家眼蟲計畫兩人的即興作品,以北回歸線每年移動14公尺為概念,3千年後北回歸線將來到此處。圖像象徵一切萬物都將改變,宇宙與生命全是循環。

道路對面,用漂流木搭成的《等候漂流》是座藝術公車亭。使用漂流木連結原住民生活與生命,流線外型隱喻海洋潮流交會,腳底則是沙地。踩踏於溫暖沙地上,頭頂木頭的閃過光影。

拉黑子.達立夫的《島嶼之影》,在藍天白雲下,更為立體,透視感也令人感動。
拉黑子.達立夫的《島嶼之影》,在藍天白雲下,更為立體,透視感也令人感動。

遊客中心草地上,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的《島嶼之影》,使用海洋廢棄物如漁線、尼龍繩,和整修時的鋼筋,塑造成人形與島嶼。線條纏繞出的人形,勾勒出深邃的島嶼陣痛,海洋之於台灣這座島嶼,是大地的母親,卻也是傷口。

由澳洲的巨型木偶藝術家丹尼爾‧波伊多曼尼創作的互動作品《來自旮都瑪樣的長者》,會在音樂會時出現,與遊客互動。
由澳洲的巨型木偶藝術家丹尼爾‧波伊多曼尼創作的互動作品《來自旮都瑪樣的長者》,會在音樂會時出現,與遊客互動。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 位置:都歷遊客中心(台東縣成功鎮新村路25號),以及台11線周邊各遊憩區
  • 展期:即日起至8月26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