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每小時虧損近700萬新台幣!WeWork上市前夕難解的3大疑慮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9年07月05日06:25 • 發布於 2019年07月05日06:47 • 陳建鈞

4月底時,共享辦公空間新創WeWork祕密提交了IPO文件,這間全美第二大的獨角獸正摩拳擦掌準備於今年底前上市,但若要取信於投資者,WeWork還有3項問題需要克服。

WeWork成立於2010年,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很單純:從地主手中租賃辦公空間,再劃分為一個個小區塊,提供企業家辦公、交流的空間。小至一張桌子,大至一間辦公室,都可以進行租用。

不到10年時間,WeWork據點已遍布全球近40個國家,超過100座城市。軟銀社長孫正義非常看好WeWork未來發展,挹注逾百億美元,使其估值高達470億美元,成為美國僅次於Uber的新創企業。

每小時虧損近700萬台幣,獲利能力受質疑

在WeWork今年3月發布的財報中,過去一年來,WeWork的營收與虧損都翻了一倍,分別為18億美元與19億美元。平均下來,去年WeWork每小時虧損22萬美元(約680萬新台幣);從2016年算起,虧損累計突破30億美元。

儘管WeWork預計明年營收將成長至30億美元,今年第一季虧損也高達7億美元,營收與虧損都持續擴大。

WeWork在全球上百個城市擁有據點,隨著其日益龐大的規模,虧損也連年上升。
WeWork在全球上百個城市擁有據點,隨著其日益龐大的規模,虧損也連年上升。

去年底時,孫正義原先預計花費100億美元收購WeWork股份,並投資60億美元資金。然而由於受到軟銀股東反對,最終孫正義決定分別花費10億美元收購股份與花費10億美元投資於企業成長計畫。軟銀的退縮,也讓外界重新思考WeWork是否值得期待。

在WeWork創辦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口中,WeWork是間以「改變世界」、「創造生活」為使命的科技企業,但不同於各家科技新創,本質是「辦公室出租」的WeWork,並沒有顯而易見的獨到核心技術。

研調公司CB Insights曾分析,WeWork與其高昂身價並不相符,他們需要更多時間證明商業模型可行、獲得外界資金挹注,但他們可能沒有辦法撐到那時候,並指出這間公司很多事物,都還處於假設階段。

連年虧損的情況下,如何在上市前夕說服投資者相信其商業模式可行,成為這間辦公空間租賃龍頭的當務之急。

科技企業?還是房地產公司?

就如同前述,諾伊曼將WeWork定位成一間科技企業,但對於外界而言,WeWork只是一間服務稍稍有些不同的地產公司。而為IPO擔任「擔保人」的各家銀行業者,是否採納諾伊曼的說法將WeWork認定為科技企業,恐怕很難說。

WeWrok對於辦公室的配置,是源於大量數據分析的結果。過去數年來,他們接連完成了建築資訊模型企業Case、企業空間優化軟體公司Temm,以及空間分析平台Euclid等多起收購案,目標借助這些公司的力量,達成WeWork產品長西瓦.拉賈拉曼(Shiva Rajaraman)口中的「空間版Google分析」。

軟銀副總裁、WeWork董事會成員羅恩.費雪(Ron Fisher)表示,WeWork的服務很實際,所以人們會直覺地認為它沒有技術含量,但從建築設計到服務,WeWork擁有許多改善用戶生活的方式,而且充滿商機。

儘管WeWork自許為一間科技企業,但外界是否如此看待他們,恐怕還有待釐清。
儘管WeWork自許為一間科技企業,但外界是否如此看待他們,恐怕還有待釐清。

然而,摩根大通分析師就將WeWork分類成評等低上許多的地產公司,而非他們自許的科技企業,顯然對於公司的定位有所分歧。

行事難料的管理者

WeWork年僅40歲的創辦人亞當.諾伊曼本身也是投資者顧慮的存在。諾伊曼是位理想家,其宏大的願景,以及對成功的企圖心在初期迅速吸引了部份投資者加入。

但諾伊曼的個性對更普遍的投資者而言是把雙面刃。他的野心與感染力帶領WeWork成為一家470億美元估值的獨角獸,然而有時諾伊曼卻會分不清個人與公司利益的界線,將個人偏好帶進公司營運之中。

諾伊曼認為,讓WeWrok達到如今估值與規模的,並非其快速成長的收益,而是公司的精神與能量。
諾伊曼認為,讓WeWrok達到如今估值與規模的,並非其快速成長的收益,而是公司的精神與能量。

由於熱愛衝浪,他曾投資與公司業務完全無關的造浪器廠商,以及知名衝浪手萊爾德.漢密爾頓(Laird Hamilton)創辦專營「超級食物」的新創企業。去年夏天,他更下令不准拿「含肉食物」報帳,等同要求員工出門應酬只能吃素。

儘管本人否認,曾有多位員工表示,諾伊曼希望WeWork能每年流動20%員工,無論是自然離職或者公司主動開除,他認為這能讓團隊保持兢兢業業的心態。

這種難以捉摸的管理風格,可能成為其他股東是否願意購買WeWork IPO股票的阻礙。一位行事飄忽不定的創辦人,絕非普遍投資者所樂見的管理者。為了讓投資者安心,WeWork已僱用多位歷練豐富的高階主管,負責拉住諾伊曼的韁繩,讓他專注在公司主要業務上。

不只一家媒體將諾伊曼描述為一位樂天、有著強大號召力的企業家,雖然他有些隨性而為、甚至特立獨行,替即將上市的WeWork招致不少疑慮,但就如《紐約》雜誌所形容,正是他對公司改變世界的理想抱負深信不疑,才令WeWork從全球無數共享辦公空間企業中,顯得獨樹一幟。

責任編輯:蕭閔云

資料來源:Financial TimesBusiness InsiderNew York MagazineCB Insights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