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歐洲職場有保障?永久合約不永久、失業可能被遣返

換日線

發布於 2018年09月25日06:42 • 台客 J/台客 J 的橘色筆記

相信有定期關注小弟專欄的可能都知道,我其實非常少分享關於自己工作本身的細節或是職場生活,一方面是因為很多事情因為專業倫理不太方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覺得這些事情牽涉自己隱私,也不見得太有趣。不過這禮拜,我卻想破例分享一下公司近況,讓大家感受一下海外工作的現實:

這個禮拜在公司的氣氛有點詭異,因為管理階層即將宣布下一階段的策略目標,而大部分的人也預期,會有相對的「組織重整」。說實在的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畢竟在公司待得夠久,看過不少所謂的「組織重整」,也知道這是怎樣一回事。反正有點規模的公司,削減成本跟縮減人事,在當代早已是「例行公事」,見怪不怪。

但這一次和過去相比,不同的是:這次出奇的平靜,幾乎沒有什麼風吹草動,雖然八卦依舊流傳,不過始終真假難分;有些同事還開玩笑的問:會不會管理階層覺得現在的經營方向很好,繼續保持即可,不需要改變?

最後結果揭曉,事實證明我們都錯了:這次不僅有變動,還比多數人想像的劇烈──除了大規模的組織重整外,還少不了相當程度的人事精簡。雖然我自己跟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沒有異動,但看到一些其他部門、平日也相熟的同事被影響,心中多少還是有點五味雜陳。

看到一些其他部門、平日也相熟的同事被影響,心中多少還是有點五味雜陳。圖/Shutterstock

歐洲職場想必「很有保障」?

說到這裡,許多「嚮往歐洲職場,但缺乏實際經驗」的台灣朋友,往往會「樂觀」的認為:歐洲的工作環境與勞工權利應該比台灣好,不會「輕易資遣」;即使被資遣,資遣費應該也相當優渥吧?

的確,許多人的聘僱合約都是所謂的「永久合約」,但這並不代表公司沒有辦法資遣員工。雖然一般公司仍須經過規定程序──先諮詢過公司工會,取得其同意──才能付諸行動,但事實上,以我的公司為例,多年來,工會很少會反對公司資遣員工的要求(這點跟德國還有法國那「大權在握」、宛如「皇帝」般的工會,還是有所差別的),所以基本上幾乎就是公司說了算──這樣看起來,所謂的「永久合約」,其實都不永久,跟我們在台灣所認知的「聘僱合約」沒啥差別。

「資遣費」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至於遣散費,除非公司的集體勞動協議(CAO, Collectieve Arbeidsovereenkomst)有明文規定,不然依照政府勞動法規的規定是這樣的:

◆你必須被雇用超過兩年
◆遣散費算法:月薪乘以年資
◆年資算法:前 10 年,每半年可以領 ⅙ 月薪(所以每年領 ⅓ 月薪);10 年後,每半年可以領 ¼ 月薪(相當於每年領一半月薪),但 50 歲以上的人算法又不同──50 歲以上並被雇用超過 10 年(且僱主僱用超過 25 人),每半年可以領 ½ 的月薪(相當於每年領一個月月薪,該規定至 2020 年有效)
◆計算月薪的時候,必須包含休假津貼(holiday allowance)和固定分紅
◆遣散費最高為 79,000 歐元(相當於台幣約 286 萬),但如果你的年薪比這個數字高,最高可以領到與年薪相等的金額

雖然最後的數字看起來很驚人,但是如果認真來算的話:一個在同一間公司工作 6 年的人,其實也只能領到兩個月月薪的遣散費而已。

當然有些公司的集體勞動協議,會有比較優渥的資遣條件,許多公司也會有相關的支持功能,來幫助你尋找公司內部或外部的新工作(我們公司提供的是為期 4 個月的支援服務)。但這樣的情況,還是跟很多人想像中「勞權高漲的歐洲」有相當程度的落差。

外國勞工的隱憂:失業連帶失去簽證

美好穩定的生活,是有可能在一夕之間,因為被資遣而變調的。圖/Shutterstock

而對一個在荷蘭工作的台勞、甚至是其他外籍勞工來說,遣散費多少反而不是那麼重要,最可怕的是,你會失去你的工作簽證。由於荷蘭的「高技術移民簽證」是跟工作綁定的,一但你失去工作,也就失去了在荷蘭長期居留的資格,代表你可能必須在極短的時間(目前法律給予 3 個月的求職期)內被迫離開荷蘭。

試想:你已經在這裡買了房子、成家立業,這樣美好穩定的生活,是有可能在一夕之間,因為被資遣而變調的。

這樣的風險,是許多沒有在海外工作過的人,無法想像的殘酷現實。而自己這幾年在荷蘭生活,其實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說實話也是因為這樣,讓我決定要取得荷蘭護照,才不用為了簽證提心吊膽)。

「你只是要在對的時間,身在對的地方」

最後,關於「資遣」,我想說的是,雖然這對當事人來說,肯定是很難消化的一件事;但工作多年,我深知職場去留,未必總和能力直接相關,往往也有運氣成分。套句我同事說的:

" I have been through this. It’s not personal and there can be lots of reasons: company strategy, politics and sometimes even luck. You just need to be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and this can be difficult sometimes. "

(我曾經歷過這件事。這並非針對個人,而可能有很多原因:公司策略、辦公室政治,有時甚至是運氣。你只是需要在對的時間,身處對的地方,這有時是很難的。)

或許在成為一個真正 professional 的路程上,這樣的修行都是必要的吧?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林欣蘋

【延伸閱讀】

「曾幾何時,下班回家吃晚飯不再平凡?」──過勞免談,荷蘭爸媽下班後去哪裡?
那年夏天,我在日本失業了──當不幸降臨,只能靠自己站起來的日子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