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選情專區

星期專訪》馮世寬:演習落實城鄉 有助全民國防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19年10月21日01:46 • 發布於 2019年10月20日21:30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記者方賓照攝)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涂鉅旻、黃欣柏/專訪

曾任國防部長、國防院董事長的馮世寬今年八月轉任退輔會主委,對於如何提升全民國防意識、軍人榮譽感與對軍隊的重視,馮世寬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要提升各界對軍人重視、榮譽感,應讓演習落實於城市、鄉村,透過軍民互助,建立更優良的軍民互信、互愛與互動機制。他也以戰車白天移防為例,由於民眾可藉機接觸國軍,因而有助於「全民國防」概念建立。

馮世寬上週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業務報告、備詢時,除支持恢復退伍上校子女教育補助金,在談及軍方氣象人員升遷與職涯發展難處時,更形容這些退伍人才「在街上變流浪狗」、「誰去收容他們」引發討論。馮世寬在專訪前自陳,他本意非如此,而是我國軍事氣象成效有目共睹、地位高,但礙於編缺,中少校退伍者無法參加上校轉任公職考試,適才適所被任用,「有誰照顧他們」?

礙於編缺 退伍軍官無法適才適所

馮世寬表示,外界常說他講錯話、亂講,但可能不曉得他腦筋裡想了多久、多有邏輯性地想這些問題。他重提這些議題,並非為自己辯駁,而是他覺得,如果他換了一個位子,卻無法發揮功能,也不管改進措施,「什麼叫尸位素餐?我覺得這是對不起在這職務的功能或機會」。

問:優秀軍職人才退伍後無法適才適所被運用,退輔會如何協助爭取權利?並做最有效跨部會連結和加強?

答:「精實案」至今,六十萬大軍裁到廿萬人,但職等沒有重新分配。舉例來說,退伍軍人參加特考後,只能到退輔會或國防部等少數機構,但其他機構呢?我再舉個例子,曾有一名軍團少將主任在官校一年級後,到中南美洲讀四年軍校、參謀學校、戰院,碩、博士在西班牙唸,連外交部的人都告訴我,中美洲當地人說「他(少將)講的才是真正的西班牙文」,卻因升不了中將退伍。對這些有才幹、能力者,我們沒有一個制度給他。

另外,我們發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請問經濟部裡有軍方專才人員嗎?應不應該要有?既然要成立供應鏈、供應商、培植航空工業廠商,難道這些只是由廠商或國防部作戰單位規劃?這些名額沒開放給我們。

退伍軍人不是我一個人去照顧,每年退伍一萬五千人,退輔會去年只有八千多名各階級者受訓,即使全都錄用了,還有八千人沒用到,退輔會沒有這麼大的編制,這些編制應該要在民間與其他機構吧?我們曾有一批空軍官校學生,畢業後被選到海關受訓,現在大概當主管、快退伍了,就是因為其自身能力,對整體國家經濟發展也有貢獻,但現在沒有(類似機制),對不對?

為什麼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教育部不可以去?一個人從中校磨練到升上校,領導、才幹有一定水準,只是我們沒地方讓他們去,這些人為什麼在社會上用不了?

軍民互信、互愛 提升軍人榮譽感

問:如何提升軍人榮譽感及各界對軍人的重視?

答:我上任國防部長不到三個月時,星光部隊跟我們部隊演習,我問演習單位,你們戰車為什麼停在這個地方?他們說要保密,我說保什麼密啊?這戰車是老百姓繳稅買的啊。而他們部隊回營,原訂晚間十二點集合,我說,演習中午就結束了,為何不下午走?我把旅長找來,規定下午四點鐘回防,出事我負責。我這麼講,大家士氣提高了。

我站在(營區)那邊等看車子回防,看到百姓在旁邊拍手、照相,發現我是部長時說:「部長你在這裡喔!我可不可以跟你照相?」我說,你照戰車就好了,你們大概好久沒看到戰車了。後來,台北辦世界大學運動會,裝甲車白天走忠孝東路就是我規定的,觀看的人越多,越展示軍紀、裝備、駕駛技術優良,這不是對全民國防很有幫助嗎?

要提升各界對軍人重視與榮譽感很簡單,讓我們演習落實在城市,落實在鄉村。我們在澎湖的漢光演習,幹部去跟百姓講:「這窗子我們要打掉,要運三○機砲上去」,演習完畢,幫你裝上更好的中華鋁門窗,我們得到老百姓信任。

我們後備軍人不光是拿槍打仗,而是把民間組織起來幫助軍人,搬東西也好,提供房舍也好,百姓對此演習沒有怨言。我當時報告總統,百姓家的窗子被打破了,總統聽到後說「那要賠人家喔」,我回她「是」。老百姓就是這麼善良、愛國,不像外面宣傳,百姓覺得軍人很差,根本不是這樣子。軍民互信、互愛,還有互動,真的非常重要。

榮民就養沒問題 就醫仍要加強

問:針對退輔會就醫、就學、就養等業務,主委欲推動的施政重點為何?

答:我上任後除了澎湖、金門、嘉義,去了十六個榮服處,既然是服務榮民的「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要排第一,「就養」這塊我放心,但「就醫」這塊,榮服處照護人員以我的標準來看還不合格。我的標準是,照護人員應該要是護理師,但我遇到的照服員只受九十小時訓練,不過有比沒有好。榮服處基本的人員、設施都有,但是我覺得不滿足。

我到了偏遠地區榮服處,當地則缺醫生、護理人員、復健師,如果榮民到了榮家有什麼疾病怎麼辦?我們救護車可送到榮總分院,但動不動送去,行車安全呢?在車上顛簸發生意外呢?為什麼基本情況不能在榮家處理?不能發展到讓在地百姓看感冒,或跌傷的擦、換藥,對百姓是不是也是一種造福?因此,醫務能力一定要加強,設施要提升。

再來我去榮民總醫院十二家分院,我勉勵他們,他們分配給台北、台中、高雄榮總,要申請所需設備,這樣患者還需不需要跑到總院去?有人說怕他們(患者)都不來看,到其他醫院去,但你有這些設施,他會不來嗎?而且要形成制度,檢查完會給你追蹤、勸你做年檢,這不是做生意,而是照顧。

所以榮總分院的設施、醫生、照護人力都要加強。我有個計畫叫「金字塔」,北榮、中榮、高榮要把分院照顧好、人力不可以少、獎金要分下來,一直到建立醫師、護理人員、復健師等輪流調動訓練、升級,像一個供應鏈,讓榮家、榮總分院跟榮總變成一個企業體系。如果制度建立了,人員、獎金不會少,看護能力是不是增強了?這就是我最近在忙的一些事情。

和他國交流 盼訪查二戰合作史

問:退輔會近年積極和他國退伍軍人團體交流,未來還有哪些深化交流的機會?

答:我還沒把此事放最優先,但已排進將來要做的方向,我們在立法院報告跟美國的交流等,真正深耕還不只這個部分。我們已談到跟某國團體互換駐點人員、聯絡官,我方沒問題,這麼多辦公室可以拿出來,我這裡還會感到很榮耀。可是你(我方人員)到外面去,我國法律規定不是這樣子,領外交俸要有名額,但外交部沒這個名額,這些制度如未突破,我們無法跟著人家腳步一起走。

一般交流是大家吃吃飯、握握手,可是我國抗日戰爭時,蘇俄、波蘭、捷克及東歐國家幫助我們,退輔會應該和三軍去訪查二戰合作戰史。另外,我們二戰時在印度、滇緬地區訓練那麼久,這些關係為何不能拓展?給我們一點時間、空間,看我們能做多少事情。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