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日本傳真|熟齡服裝設計讓她退而不休,創生沒落銀礦小鎮

安可人生人文生活誌

更新於 2019年03月18日22:29 • 發布於 2019年03月18日07:00

日本政府2014年以「地方創生」政策鼓勵返鄉發展,地方出生的人們到都市求學、就業再重返家鄉發展,也形成新的文化現象「U-TURN」。日本生活雜誌《Discover Japan》去年更以「積極的移住」專題報導,強調返鄉並不只是迫於生存或退休後的選擇,而是可以重新喚醒對美好生活的積極想像。

其中被報導的「石見銀山生活研究所」,69歲的經營者松場登美早已領先這股返鄉風潮許久,卻也飽嘗先行者的孤獨。

松場登美返鄉創業 - 安可人生
松場登美返鄉創業 - 安可人生

松場登美來台分享,與自己設計的服裝合照。
攝影/邱彥瑜

37年前,32歲的松場登美跟著先生搬回老家——位於日本西部的島根縣大田市大森町。位於此處的石見銀山,江戶時代曾生產高達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銀礦產量,資源枯竭後經濟蕭條,居民剩不到500人。

1989年,日本迎來泡沫經濟最高峰。松場登美跟丈夫卻與前往都市的人群逆向而行,選在這個連大眾運輸都遺忘的小鎮開設鄉村雜貨店,小鎮裡的人都覺得他們瘋了,「你們是在大城市活不下去,才回來的吧。」

從生活雜貨開始,他們主打有溫度的手工藝品。後來跨足服裝設計,利用零碎布料拼接,並保留傳統織染技術的特色。後來,松場登美成立石見銀山生活文化研究室、服裝品牌群言堂,30間分店遍及全日本,這一切對她來說,並不只是販賣商品,而是提倡「返鄉生活」。

松場登美
松場登美

大森町是個富有歷史的小鎮。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為自己設計

第一次看到松場登美,很難不被她時尚的綠色幾何鏡框吸引,成為服裝設計師時,她已經過了40歲。

「年輕的時候只要穿T恤和牛仔褲,看起來就簡單又俐落,但現在已經有了年紀,這種穿法似乎不再適合我自己。」在市面上找不到自己想穿的衣服,即使有,價格也都不便宜,松場登美決定自己動手做,這推著她走上服裝設計一途,群言堂子品牌「登美」便是由松場登美自己設計。

「舒適」是松場登美認為與她同齡的熟女最重要的穿著需求,從40歲一路做到60歲,她拉著身上剪裁簡單而優雅的罩衫說:「隨著年齡,體態也沒有以像以前那麼好了,我開始做罩衫類型的衣服,穿上去可以讓別人不容易看出身材線條。」並不是為了掩飾,而是讓穿上衣服的女性更為自在。

松場登美返鄉創業 - 安可人生
松場登美返鄉創業 - 安可人生

用餐是阿部家很重要的空間。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堅持廢物利用,做到復古創新

生活的地方就是家,她決心打造讓人一起交流的空間,這也是取名「群言堂」的意義,讓所有人暢所欲言,找到共識。在大森町這座曾繁華的小鎮,最不缺的便是「老房子」,而松場登美在大森町整修過的老屋也已超過10棟。

1997年,松場登美從廣島「撿」回一座因沒錢維護而賣掉的茅草屋,命名為鄙舍。這種以芒草製成屋頂的日式傳統建築,每30年就必須更換一次芒草。

「如果我留下一些事物,才能把技術傳承下去,並孕育下一代職人。」即便在重視手工藝的日本,仍保有更換茅草屋頂的職人也所剩不多,為了更換鄙舍的屋頂,松場登美從全日本募集相關從業者,讓修復成為技藝傳承的契機。

石見銀山最有名的民宿,莫過於松場登美經營的「他鄉阿部家」。這棟近230年歷史的武士宅院,雖然擁有島根縣文化財產的文資身份,卻被荒廢將近30年,耗費7年重新裝修。以諺語「他鄉遇故知」命名,也反映松場登美的期許:讓入住的旅客都像回到故鄉一樣自在。

「很多人認為新的東西才有價值,但老舊的事物也有珍貴的價值,好好保留老舊事物,才能保留傳統跟技術,傳承給下一代。」從舊物中尋找嶄新的利用方式,是松場登美認為的「復古創新」。

像是在他鄉阿部家維持用爐灶生火煮食的習慣,並將大灶融入用餐空間。不同於計畫性汰舊強調壞了就換、使用年限,他們更著重修繕、廢物再利用,像是將廢校國小搬來的階梯木板修葺成為餐桌,或將破碎的小塊玻璃重新拼接、鑲嵌成新的窗戶之中。

「我朋友跟我說,消費是對未來的投票。」購買不再只是滿足物質慾望,這也跟松場登美的想法不謀而合,她認為他們所吸引的顧客,其實是嚮往品牌背後的生活想像。

不少店家為了鼓勵顧客消費而推出集點活動,石見銀山生活研究所也不例外,但他們推出的兌換目標並非商品,而是到他鄉阿部家住上一晚。不少人透過商品認識石見銀山,但有更多人直到住進阿部家,才真正體認到生活的感覺。

與自然共存的跨世代小鎮

「在都市,工作成為生活的主角,但在大森,工作卻可以成為生活的配角。」松場登美轉述,不少年輕人深受吸引來此實習,也有人攜家帶眷從都市移居此地,如今,這座小鎮的出生率高於日本全國平均。

不只年輕人,這裡也是跨世代合作的舞台。群言堂最年長的員工直到75歲才退休,「從農業、木工到藝術,他無所不能!」從古宅佈置到傢俱整修都能做,跟台灣許多深藏不露的老師傅類似,松場登美讚賞他是「生活的能者」,也有年輕世代向他學習,也希望能成為空間職人。

人口將近一半為老人的石見銀山,2007年曾迎來一次轉機——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亞洲獲此殊榮的第一座礦山遺址。松場登美分析,石見銀山獲選最大的主因,其實是鎮上保留與自然共存的景觀。

「觀光客大量湧入,我們這麼小的城鎮來了5、60輛觀光巴士,很多人嗅到商機而進來,但是沒有真正賺到錢就消退了,可以稱為『自然淨化』吧。」對於當地人來說,比起賺錢,他們更想讓外地觀賞他們並未被現代社會破壞的生活型態。

松場登美返鄉創業 - 安可人生
松場登美返鄉創業 - 安可人生

傳統工法搭造的茅草屋,需要定期更換屋頂芒草。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做就對了」

她認為,讓大家「一起幫忙」,透過動員連結彼此,才能凝聚社區意識。

松場登美從廣島撿回的茅草屋「鄙舍」,也成為小鎮上各種交流、聚會、婚宴的不二首選。其中讓她最難忘的,是1993年起連續舉辦10年的「偏鄉女兒節」。松場登美回憶自己剛來到大森町時,當地人還是欣羨都市方便的生活,而輕視在地價值。

因此她希望從「偏鄉女兒節」開始,讓鎮上女性聚集在一起用餐、分享生活,讓嫁過來的女性發覺鄉村的魅力,與會的男性也穿上圍裙為大家斟酒、下廚。

雖然偏鄉女兒節後來停辦,但大森町居民每年還有一場盛事:拍攝「We are here」年曆。從1992年拍攝至今,最初的小嬰兒,拍到現在也都大學畢業了,後來也加入不少移居此處的青年,久而久之,也成為小鎮的集體記憶。

松場登美返鄉創業 - 安可人生
松場登美返鄉創業 - 安可人生

1993年,大森町鎮上居民一起拍攝年曆。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一旦文化不在,魅力不再,經濟也不會隨之而來。」許多人認為振興鄉村等同於活絡經濟,松場登美並不完全同意,她認為把自己的事業做好,富有生活魅力的小鎮,才能吸引更多人前來。

當然,沒錢還是不行,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兼顧文化保存與經濟發展,讓在地生活的人過得幸福,是她一路以來努力追尋的創業初衷。

「做就對了!照自己想做的去做!」面對如何重返故鄉、經營社區的提問,松場登美笑著給出建議。

延伸閱讀

安可人生千姿百態|林淑芳:退休後一圓畫家夢

加入安可人生LINE,熱愛熟齡生活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