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新台幣發行70年,支付的下一步在哪裡?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9年06月26日02:41 • 發布於 2019年06月26日02:00 • 高敬原

過去兩年,台灣電子支付發展蓬勃,甚至許多零售品牌,也紛紛投入資源開發自己的支付工具。信用卡、悠遊卡(電子票證)這類的卡片支付,是舊時代非現金支付的代表,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問世,行動化裝置成為主流,支付的型態也迎來翻天覆地的革命。

台灣擁有密度超高的ATM、完善的基礎金融設施,因為現金支付太方便,所以相對在發展非現金支付的路上,註定走得慢一些。今年是新台幣發行70周年的日子,現金依舊是台灣是台灣社會在支付上的主流,但政府在2017年就訂出目標,希望2025年行動支付普及率可以提升到九成。

不過根據金管會數據,去年台灣非現金支付比例僅有38%,離政策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面對支付工具並起的戰國時代,台灣支付市場的下一步,存在著那些可能與商機?

無現金社會不是解答,應該朝多元支付環境發展

無現金社會是全球共通的趨勢,瑞典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之一,除了打算發行「電子克朗(e-krona)」,為了因應低現金使用量,瑞典央行也開始研究數位通貨(CBDC)的可行性。不過,考量到數位落差以及可能存在的社會風險,現金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更精確地說,朝多元支付環境發展,讓人民有選擇支付工具的權力,才會是支付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

根據資策會近期發表的《行動支付大調查》,LINE Pay、Apple Pay、街口支付是台灣人最常用的三大行動支付,光是這3大行動支付加起來的滲透率就高達61.9%。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曾說:「其實這些行動支付目前都沒賺錢,都還正在培養用戶的階段。」資訊系統建置需要一定成本,行動支付發展必須看得更長遠,才有可能在未來發展出一定程度的經濟規模。

現金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更精確地說,朝多元支付環境發展,讓人民有選擇支付工具的權力,才會是支付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
現金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更精確地說,朝多元支付環境發展,讓人民有選擇支付工具的權力,才會是支付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

其實台灣現在最強大的非現金支付工具,是悠遊卡這類的卡片支付,拿出來直接就能付款,乘車到小額支付通通都能用,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並不需要打開一堆App,或完成一大堆設定,如果沒有補貼、優惠的吸引,為什麼會需要一個新的工具來取代?這是所有支付業者共同的命題。

穩固生態系,是行動支付發展重要關鍵

一款行動支付工具要成功,關鍵在於必須依附於一個穩固的生態系當中,才有可能發展出一定的規模。撇除撒錢補貼,對業者來說最重要的命題可能不是支付產品本身,而是如何商家網絡中的每一方,創造不一樣的價值與意義。

仔細觀察近期台灣市場趨勢,超商、零售、百貨、遊戲業者,都紛紛砸錢開發自家的支付產品,Pi拍錢包營運長韓昆舉分析:「這就像是把自家會員的App,重新包裝再上市。」

說到底,就是希望整合會員數據,在自己的生態系中創造新價值。從中國的例子來看,支付寶是依附在「淘寶天貓」上,以電商平台做為根基;微信支付的根是通訊軟體,憑藉微信龐大的用戶基礎,支撐了微信支付的發展。

在台灣擁有2100萬用戶的LINE,除了擁有超高的滲透率,加上提供電商、內容等多元服務,本身就掌握了生態系優勢,雖然LINE Pay從2014年就在台灣提供服務,但一直到去年一卡通合作推出電子支付功能,讓用戶可以儲值、轉帳,才終於把最後一塊缺失的拼圖補齊;另一大業者街口支付,則是從零開始打天下,靠著對商家、消費者大手筆補貼,才做到今天的的市場規模。

執行長胡亦嘉目光放得很遠,他知道一旦補貼消失,成長的規模就會停滯,無論是投資國票華頓投信,或是收購愛評網,都是一步步在擴大自己生態系的能量。

執行長胡亦嘉目光放得很遠,他知道一但補貼消失,成長的規模就會停滯,無論是投資國票華頓投信,或是收購愛評網,都是一步步在擴大自己生態系的能量。
執行長胡亦嘉目光放得很遠,他知道一但補貼消失,成長的規模就會停滯,無論是投資國票華頓投信,或是收購愛評網,都是一步步在擴大自己生態系的能量。

至於PChome集團旗下行動支付公司Pi拍錢包,服務上線以來態度都偏保守謹慎,從串接超商、公部門繳費打地基,一直到去年與玉山銀行合作推出Pi拍錢包聯名卡後,才陸續有比較大的動作,與更多的通路、廠商結盟,透過P幣打通線上與線下支付,P幣生態系逐漸成形。

至於悠遊卡則是擁有10多年歷史的非現金支付方案,跟上面幾家業者不同的是,悠遊卡本身的載體是卡片,而且並非每張都有記名,但因為政策推動加持,以及打通小額支付等方便性,是目前台灣各年齡層滲透率都較高的支付方案。

隨著悠遊卡取得電子支付執照,最快今年年底行動支付平台就會上線,正式打通虛實通路的限制,打算以交通的底子為基礎,創造自己的支付生態圈。

純網銀將讓支付更熱,誰是贏家還很難說

過去五年,行動支付出現指數成長,實體卡片也迎來虛擬化的趨勢,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陳亭如提醒:「不是用手機支付就比較高級,大家過度膨脹行動支付的進步性。」還是要因應不同場景提供用戶選擇。

Visa亞太區總裁柯如龍(Chris Clark)也同意這樣的說法,他舉例,澳洲是行動支付滲透率很高的國家,「有95%的電子交易,都是使用NFC非接觸式的卡片支付。」柯如龍想說的是,每個國家支付環境發展的情況都不同,澳洲靠著卡片感應形式,也能創造多元支付環境,不能用同一套標準去看。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陳亭如提醒:「不是用手機支付就比較高級,大家過度膨脹行動支付的進步性。」還是要因應不同場景提供用戶選擇。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陳亭如提醒:「不是用手機支付就比較高級,大家過度膨脹行動支付的進步性。」還是要因應不同場景提供用戶選擇。

除了不能忽略數位落差,以台灣來說,還有夜市攤販、過年包紅包等文化習俗,雖說都有技術上的解決替代方案,但也不能忽視背後的文化層面。加上金管會將發放兩張純網銀執照,這將促使更多金融科技業者投入支付戰局。

感應、掃碼還是卡片?哪一種形式,或是生態系能夠稱霸還很難說,讓消費者保有各種支付的選擇非常重要,因為誰也說不準最後的贏家會是誰。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