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教養的分歧點:該讚美還是責備?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2019年07月20日06:00 •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育兒書籍中總強調要「培養孩子的自發性」,但恕我直言,以腦科學來說,只做到這一點不算是完整的教育。因為有些行為可以自然培養,有些則是無法自然培養。把門關起來、把鞋子擺整齊、收拾玩具,這些行為對大腦來說是不自然的行為,無法自發性地形成。想養成這樣的習慣,必須仰賴「教養」。
把玩具從箱子裡拿出來這個行為,可以自發性地完成,因為這是玩耍的必要過程,不用教也會。但是,玩完後的整理,不靠教養就絕對不可能做到。
請大家不要誤會,所謂教養並非「把玩具收起來!」、「不整理就不讓你玩了!」等怒罵。
以專業術語來說,教養可以分類為「強化」和「弱化」兩個方式。
「強化」指的是加強再度採取該行動的意願。「弱化」指的是降低意願,使其不要再度採取該行動。

該讚美,還是要責備?
大家覺得「讚美」和「責備」哪個方法比較好呢?
首先,讓我們針對責備的案例來思考。有一個實驗將父母分成兩組,讓他們想辦法阻止孩子玩電玩。其中一組會斥責正在玩的孩子:「快去念書!」另一組父母則採取溫柔勸說:「是不是該開始念書了?」最後再問孩子:「那電玩到底有多好玩?」被責罵的孩子回答「非常好玩」,而被溫柔規勸的孩子則是回答「不是太好玩」。
我們可以將這種情形解釋為「認知不協調」。被責罵的孩子「雖然很想玩,但不得不停止」,因為是強制性的被迫結束,因此不會發生認知不協調。
「不玩了」單純只是因為情況不允許,也就是說,他們對電玩的強烈興趣並沒有改變。
另一方面,因為被溫柔勸導而不玩,則是「說不定還可以繼續玩,但自己選擇停下來」。亦即「明明還想玩,卻不玩了」這種心情和行動的不一致,造成了認知不協調。
這麼一來,「停止玩遊戲」這個自己的決定,就必須從自己的內心來解釋。而最有說服力的解釋就是「其實那個遊戲並沒有那麼好玩」、「所以自己決定不玩了」。事實上,實驗證明如果父母可以很有耐心地持續用這種溫柔勸導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總有一天會對電玩失去興趣。
就像這樣,盡量避免嚴厲斥責,同時有耐心地予以教養才是理想的教育(當然,很多時候,養育子女並沒有那麼簡單……)。

關於責罵與稱讚的平衡,我從在研究室做的老鼠調教實驗中也得到一些啟示。想讓老鼠記住路徑時,常常會使用飼料。這是「做到了就稱讚」的訓練法。相反的,也可以給予貓的味道和電擊等「懲罰」,這就相當於「沒做到就責罵」。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做到了就給獎賞,做不到就處罰」這種融合胡蘿蔔與鞭子的組合。

換句話說,為了讓老鼠學習,有以下三種調教方式:
1只有報酬(稱讚)
2只有處罰(責罵)
3融合報酬和處罰
這三種調教方式中,最能讓老鼠快速學會的是哪一種?
對平常一直在做這個實驗的我來說,絕對不會答錯答案,老鼠的成績依序是1 <3<2。光是讚美的指導方法效果最好,絕對不能責罵。一旦加以責罵,想完成任務的動力本身也會減少,結果就是達成率下降132。

讚美的好處和壞處
透過稱讚來進行「人格內化」這個過程有三個階段。那就是外發性強化、代理強化、自我強化。
1「外發性強化」即直接讚美,是最簡單的一種。被稱讚的孩子會很開心,然後重複做同樣的事,這便是「受肯定行動」的內化。越是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就越容易看見成效。
2「代理強化」是基於看到朋友或兄弟姊妹等身邊的人被稱讚而產生的。也就是
說,透過勾起「因為我也想被稱讚,所以加以模仿」這種心理,讓孩子觀察學習。雖然不是直接被讚美,但對成熟到某種程度的孩子來說,光是這樣,就足以構成人格內化了133。
3「自我強化」是「自己稱讚自己」。就算沒有他人的稱讚,只要出現好的行為,自己就會稱讚自己,結果,受歡迎的行為就會不斷增加。
基本上是以1→2→3的順序來成長。
所以,必須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目前處於哪個階段。「整理這件事,是階段1」或是「把鞋子擺整齊這件事是階段2」等等,必須依照孩子每個行為的階段,仔細調整和他說話的方式和應對方法。
基本上,我贊成採取「稱讚」的方法。不過,稱讚真的非常困難,因為會有認知不協調的情形。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對著經常畫畫的孩子稱讚他「畫得好棒啊」、「了不起」,並不值得鼓勵。

(本文摘自/大腦專家親身實證的早期教養法:讀懂0-4歲的嬰語、情緒與行為,讓父母用腦科學幸福育兒/時報出版)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