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我正在和孩子們一起長大 羅喬綾的理想生活

非池中藝術網

更新於 2018年07月19日10:47 • 發布於 2018年07月17日16:00 • 林侑澂

尊彩藝術中心,理想的世界-羅喬綾個展。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尊彩藝術中心,理想的世界-羅喬綾個展。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尊彩藝術中心,《理想的生活》羅喬綾個展。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羅喬綾,自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主修複合媒體)畢業後,持續以童年記憶及生活經驗,作為其專職創作的主軸。透過清新雅緻的語彙,描繪孩童們簡單而真摯的樣貌,藉此再現人們心中,善良而溫暖的一部分。作為台灣藝壇指標之一,尊彩藝術中心繼2016年「走路會到的地方」後,今(2018)年夏天和羅喬綾再以「理想的生活」為題合作。

個展的標題「理想的生活」,對羅喬綾而言,並不是意指著某種目標或是期望,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該加上問號的疑問句。當人們在生活中改變著(無論主動或被動),盼望的理想生活也跟著不斷演變。藝術家藉由這個標題,試問著自己和觀眾,什麼樣的生活才是理想的呢?你和我的理想生活,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左至右: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藝術家羅喬綾、尊彩藝術中心董事長余彥良。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家庭和創作的互為表裡

羅喬綾《理想的世界》。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羅喬綾《理想的世界》。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左)羅喬綾,《瑪利歐》,2018,(右)羅喬綾,《看著妳》,2017。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同時具備母親和藝術家雙重身分,羅喬綾的藝術和她的孩子們有深厚的關聯。從前一個《拯救世界》系列和《黑板》,到這次展出的《瑪利歐》都是源自於孩子們的喜好。孩子們的意見和興趣,也是啟發他創作的一大動力來源。有時候羅喬綾會問孩子說「這樣好嗎?」或是「要畫什麼好呢?」,讓孩子們不單單是畫作中的元素,也是創作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幫手。

羅喬綾的作品,多是以自己的子女和身邊的孩子們作為主題,但也有一部分是沒有設定描繪對象的創作。而藝術家在創作時,總會不經意地將自身經驗帶入作品中。經常是作品完成後,才發現原來和某人相像。例如作品《看著妳》這件唯一的背面肖像,開始時沒有特別的設想,而在畫完之後卻讓藝術家覺得越看越像自己。當然,也曾經在畫完之後,有朋友認為自己和某件作品很神似的經驗。這些小插曲,一點一滴都成為創作的旅程中珍貴的收穫。

題材的來源與選擇

羅喬綾《理想的世界》。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羅喬綾《理想的世界》。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左)羅喬綾,《紫色氣球》,2017,(右)羅喬綾,《新生》,2018。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P

日常生活的描寫,一直是羅喬綾作品中很重要的題材。其中記錄了許多家庭親子間的小故事。例如孩子做惡夢時,媽媽倒了開水安撫他的場景。例如手握著氣球的小孩,即使擁有的不多,卻願意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點愛和幸運,再分給他人一點點的善良。例如衣服上寫著大大的愛,象徵著像寶石一樣的愛,當然不是真的寶石,卻也是獨一無二值得珍惜的感情。作品新生不單單是指剛入小學的新生,更畫出了每次要進入新階段時的緊張和期待。這些記憶和畫面,也許不是最新穎或有偉大的,卻是很真實而溫暖的。

延續著《拯救世界》系列,這次的個展,依然有小孩子裝扮成遊戲/故事角色的形象。這系列演變至今,描繪的不單單是孩子們的裝扮。更是投射了羅喬綾想要做自己的英雄,靠自己拯救自己的想望與憧憬。藝術家認為,大人們在現實世界中,都慢慢接受然後服從了一些侷限。然而在孩子的世界觀裡,卻尚未接觸過這些框架,還能自然而然地相信英雄可以改變世界。孩子們願意相信自己可以像瑪利歐一樣打倒壞人,或是在自己遇到困境是會有神仙教母來幫忙自己。那麼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心中保有多一點的勇氣和善良,相信自己也相信未來,是不是真的能讓這個世界變得好一點呢?

關於純粹幻想的場景系列,這次個展只帶來了《海底世界》一幅作品。這個主題也是源自於羅喬綾的子女,當時孩子們著迷於神奇寶貝的動畫。讓藝術家產生了自己創造怪獸的念頭,卻在過程中畫出了自己兒時很喜歡的美人魚,以及在海裡世界中埋放五彩寶石的想望。

羅喬綾《理想的世界》。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羅喬綾《理想的世界》。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左)羅喬綾,《我想要回家了》,2018,(右)羅喬綾,《我還想要玩》,2018。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展間裡一系列小尺幅的作品,每件都有著不同的小劇情。不同於上次個展發表的《同班同學》那種大合照的概念,羅喬綾希望這次的小尺幅作品,每一件都有不同的故事,能夠被獨立觀賞。而展示上特地以安靜而穩定的光源布置,希望在表達系列感的同時,不讓作品互相干擾。有趣的是,在同一面展牆上,有幾件作品是有互動的。《我想要回家了》和《我還想要玩》就是一對在兒童畫室的姊妹,為了要不要繼續上課而呈現的小小矛盾。《懵懂》和《有一點懂了》則是同一個孩子的兩個不同的狀態。細看著一系列作品,還會有許多的小驚喜與感動,偷偷埋藏在其中。

活潑而嚴謹的視覺語言

羅喬綾《理想的世界》。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羅喬綾《理想的世界》。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左)羅喬綾,《懵懂》,2018,(右)羅喬綾,《有點懂了》,2018。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藝術家對於畫面中元素的安排相當細膩,無論是皮膚的質感或是筆觸用色,都能夠在細微處看到嚴謹的自我要求。描繪小朋友的皮膚時,藝術家保留了自然的鉛筆稿,著重於暈染紅通通的臉頰。卻不顯得厚重,而是透過暈染和筆觸的方向,讓皮膚的呈現輕透的稚嫩感。將兒時的記憶和對孩童的觀察,很忠實地呈現在畫面之中。

羅喬綾的構圖具備了明確的個人風格,也建立了自己的視覺語言。除了孩童的神態掌握外,色彩的運用也成為了藝術家的標誌。藝術家對於背景的處理,跳脫於實際場景,而是配合畫面角色的情緒安排大面積的色相。而這一種處理形式中,有單色的平塗,也有五彩繽紛的點點。以作品中角色為起點,藝術家在作畫的同時也在「感受」適合的氛圍。用色彩的鮮豔程度、複雜程度和筆觸方向,來輔助作品的節奏和調性。

羅喬綾眼中的世界

羅喬綾《理想的世界》。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羅喬綾《理想的世界》。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左)羅喬綾,《對看-左》,2018,(右)羅喬綾,《對看-右》,2018。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對藝術家而言,我們的生活中,想要維持著單純愉快的心情並不容易。即使藝術家的作品看起來再怎麼療癒自在,還是會有不愉快或是不輕鬆的時候。而藝術家選擇了呈現相對平易近人的方向發展。而不是艱澀的論述研究。從身邊自己覺得重要的小事情出發,做自己能夠做到的。

在「理想的生活」中,羅喬綾所發表的作品,在主題/構圖/視覺語言上,明確可見母親在描繪孩子時的愛。然而作品當中流露的那些細微情感,有的時候幾乎讓人忘了正在看著的是孩童的肖像。讓觀眾忍不住好奇,是否藝術家在描繪這些孩子們的筆觸之間,不經意地也在畫著自畫像呢?又或者,藝術家投射出了記憶中童年的自己?畫出了心理面的自己呢?

觀賞羅喬綾的作品時,我們能夠感受出畫中的角色,是「有話想說」的。卻又不知為何,沒有真的把話說出口。他們或是看著別處,或是僅僅和觀眾彼此凝視。讓人不禁試著設想,眼前的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呢?有趣的是,藝術家並不會在作品中留下某個線索,也不打算將自身的經驗或想法加諸於觀眾。而是認為,自己的任務是營造一個小世界,能讓觀眾們體會作品的氛圍就好,能感受到那份純真也很好。希望在看不出明確訊息的同時,能讓觀眾保有一份的自在的想像空間。去讓觀眾藉由觀看作品,開啟一個自由想像的空間。

羅喬綾表示:「我不想讓辛苦的人,再看辛苦的作品了。我想讓大家休息一下下。」期望自己的畫作,是各個年齡層都可以看得懂的作品。試著去安慰自己也安慰別人,畫出對自己的期許,也畫出對於這世界的愛,這或許就是對於藝術家而言「人的價值」的詮釋吧。

藝術家羅喬綾與尊彩藝術中心策展團隊人員。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尊彩藝術中心:【理想的生活】羅喬綾個展

展期:2018/07/07 ~ 2018/07/29

地點: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66號

參展藝術家:羅喬綾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LINE@,藝文展覽訊息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