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德語媒體:誰在利用眼下的疫情?

德國之聲

更新於 2020年02月26日15:18 • 發布於 2020年02月26日15:18 • 文山 (摘編)
位於上海的一條口罩生產線
位於上海的一條口罩生產線

(德國之聲中文網) 《法蘭克福匯報》以"疫情就是警鐘"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全球蔓延的新冠病毒可能會讓貿易保護主義大行其道,這才是最大的危險。

"近年來,眾多經濟學家一直在擔心:要是中國這架經濟增長引擎急劇減速,全球經濟將會遭遇怎樣的後果?大約十年前,中國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為發達工業國的經濟復蘇做出了重大貢獻,許多國家此前一度陷入財政危機。長期以來,中國對德國工業品的需求一直在強勁增長,與此同時,眾多中國企業也與歐美企業緊密相連。中國企業長時間的生產停滯會對世界經濟造成顯著影響。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德國經濟還沒有造成太多的直接影響,但是如果中國上游產品的生產停滯更長時間,庫存水平較低的德國企業也不得不縮小生產規模。機械制造業以及首當其沖。"

作者指出,面對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許多面臨老齡化等問題的老牌工業國家也在擔心自己今後的經濟潛力,低利率、高債務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恐懼不應該支配我們的思維。新冠病毒疫情到底會擴散到怎樣的程度、造成怎樣的後果,我們現在只能猜測。2003年的SARS疫情,其經濟後果一開始是被高估的。而現在,在幾周內遏制住疫情依然有希望。因此,不建議立刻要求當局降息、提高財政支出。全球化供應鏈的脆弱性,不可能靠這些手段而有改觀。"

"在當今這個時代,民粹主義者正在煽動反全球化情緒,美中之間的貿易糾紛已經淪為了外交政策的一部分。此時,疫情帶來的經濟後果,就能在不僅限於美國的世界各地進一步加強已有的保護主義傾向。對於德國經濟界而言,這一趨勢的後果尤其嚴重。全球經濟、德國經濟幾十年來一直極大地受益於自由化。將原先進口自國外的產品國產化,這種想法在政治上固然很誘人,但是卻缺乏經濟學基礎。德國既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也沒有以同樣低廉的價格生產進口產品的能力。1921年,西班牙大流感剛剛過去,德國政治家拉特瑙(Walther Rathenau)曾說:'經濟就是命運'。如今,他的這句話依然有著足夠的分量。"

杜塞爾多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書商桂敏海被判刑,中國此舉損害自身"為題,刊發評論指出,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宣判,北京絕對是深思熟慮。

"中國似乎非常清楚對桂敏海判刑所造成的輿論影響力。宣判的時間點也絕非偶然:它偏偏出現在全球遭遇重大衛生危機時,世界輿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蔓延的疫情上。中國當局這麼干,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們時常在聖誕期間對人權人士、政權批評者進行宣判。"

"在中國國內,除了法院發布的一條公告,對此事基本保持沉默。官方媒體不對此進行報道,在社交網絡上也同樣沒有相關內容。"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