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從小被「洗腦」台灣比不上國外,但「我們為何自卑?」

換日線

發布於 2019年12月16日08:11 • Project Commencement 啟程計畫

「年輕人不要只待在台灣,應該出去看看!」
「台灣沒什麼發展跟機會了,應該去國外闖闖。」
「怎麼沒有早點出去國外念書呢? 為什麼大學要在台灣念呢?」

這些,是我離開學校後的幾年間,最常聽到工作場合上遇到的前輩們講的幾句話。

一開始聽了,心裡不免有些受傷,總覺得自己的人生選擇被否定,也不懂為什麼這些有成就的前輩們講到台灣時,總是一片搖頭與嘆氣。但聽久了,似乎也漸漸習慣,不覺間也開始覺得台灣似乎有點差,好像不該在年輕的時候在這裡「安逸」與「蹉跎時光」。

抱持著「不應該安逸」的心,我下定決心要去美國念書,懷抱著所謂的「美國夢」,心想也許畢業後能有機會在前輩們口中的美國、香港等「大聯盟市場」就業 ──我申請到了紐約大學法學院,開始了一年的紐約生活。

為什麼島外跟島內看到的台灣,差那麼多?

到了紐約,同學來自世界各地,必須坦承,第一個週末參加頂樓的相見歡啤酒夜聊時,被來自 20 幾個不同國家的同學圍繞,且在場只有少數的亞洲面孔,對我而言是個很大的文化衝擊。

在台灣時,總聽到台灣人說外國人其實分不清 Taiwan 跟 Thailand、很少人認識台灣、甚至很多地圖上都沒有台灣,但我所遇到的卻不是如此。與外國同學的第一次談話,總不免要從自己來自哪個國家開始,當我提到我來自台灣時, 不少同學會眼睛為之一亮,像遇到保育類動物的那種好奇。

後來我常跟他們開玩笑,也許對西方人而言,台灣就像「東亞的巴勒斯坦」,大家都好奇這個長期被打壓霸凌的國家長什麼樣子,這裡的人民如何在水深火熱中生活。

以前總聽朋友說,在接觸了來自截然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後,你會從彼此的差異間更了解自己。我在紐約的這一年,深刻體會了這句話。

在結交了來自各國的朋友之後,我從每個在地人的口中,第一手的了解到了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才發現,不少讓我們認為台灣是鬼島的問題,其他國家也有,甚至更嚴重。

一個來自西歐國家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家鄉不太有年輕人,整個社會高齡化嚴重、欠缺活力、暮氣沉沉;像他一樣念了兩個碩士又想去亞洲工作的人,會被認為是太有企圖心的異端。

一個來自南美洲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國家至今仍處於內戰狀態,叛軍佔據一大部分的國土。在他青少年時,內戰正烈,他所居住的城市常常可聽到槍響或砲聲。

另一個來自日本的朋友告訴我,他的這一輩人,出生時恰好是「失落的年代」的開始,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停滯所帶來的悲觀氛圍,讓多數的年輕人早已不再抱持著自己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好的希望,普遍都非常的政治冷漠。

但我在這些朋友的身上,卻從來沒有感覺到,他們因為身為某國人感到哀怨或自卑──即便他們身處的可能是客觀看來,現狀不太好的國家。我也發現,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台灣在各國間的表現其實不差,甚至可以說是中段偏前。

弔詭的是,為什麼許多台灣人,總是會為身為台灣人而感到自卑?為什麼大多數的長輩,總喜歡教導年輕人不要待在台灣、台灣沒救了,最好能走就走?

我開始納悶且疑惑,這種自卑感與自我貶抑的態度究竟從何而來? 

圖/Shutterstock

為什麼台灣人那麼沒有自信? 

印象中,在我大學時,長輩們與媒體常拿台北與上海或北京比較。接著過了幾年,大家覺得台北已經大幅落後上海北京了,只好拿中國的二線城市來比較。到我出國之前,長輩們與媒體已經開始批評台北不如中國的三線城市。同輩中,也有不少人總是艷羨北京或上海,覺得中國才是未來機會所在,總認為自己生在台灣是生不逢地,經常哀怨。

在出國前,對於這些言論,總是聽聽就過了,沒有去仔細思考它背後的涵義。直到在美國待了一年之後,我才發現這些言論其實來自於一種很不「健康」的心態。

波蘭是歐洲的開發中國家,在 1990 年代脫離共產統治之後,人民的生活才逐漸改善。時至今日,波蘭人的生活相較於 30 年前,已大幅改善,但距離開發較早的西歐國家仍有一定差距。但我從不曾聽過我的波蘭朋友抱怨自己生不逢地;我看到的只有他對波蘭近年來政經局勢極端化的憂心。

阿姆斯特丹是歐洲重要的轉口港,沒有像倫敦一樣規模的摩天大樓及金融商業區,也不像倫敦一樣是各種高端服務業的必爭之地,更多的是運河阡陌縱橫。但我不曾聽過我的荷蘭室友抱怨自己生不逢地,只有偶爾聽到他開開自己的玩笑,說荷蘭人做事太嚴謹呆板,總是欠缺一點幽默感與溫暖。

比較是進步的開始,我們可以拿台北、高雄跟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比較。知道自己的不足是讓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也是讓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的起點;但如果在比較之後,卻只是抱怨自己生不逢地,只是艷羨別人、甚至想變成別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我在美國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擁抱差異、誠實接納自己,然後做自己,才能真得贏得尊重。我記得一位歐洲朋友跟我說過一句話:

" I really appreciate that you are showing your difference to me. "(我真的很欣賞你向我展現你的不同。)

圖/Shutterstock

阿姆斯特丹不會因為倫敦是歐洲金融中心,就想要變成倫敦;波蘭也不會因為荷蘭很早就躋身已開發國家之林,就想要變成荷蘭,因為他們深知彼此本質的不同。發現自己有不足別人的地方,就想要成為別人,就像小學的時候,總是在比誰的玩具比較新一樣,是一種很淺薄而不成熟的心態。

台北不應該希望成為上海,台北也永遠不會成為上海。台北應該要做的是客觀的認識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哪些優勢、哪些劣勢,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也學習他人的長處來補足自己短處,讓台北成為讓他人讚嘆的台北。

台北是這樣,台灣人也是。

我想,為了掙脫這種「比誰的玩具新」的價值觀所需要經歷的拉扯與掙扎,是台灣社會在經歷經濟快速成長脫貧之後,必須要走過的一個陣痛期:

在過去那個機會滿地開花、經濟高速成長的時代,仿效已開發國家發展模式的經濟成長策略,迅速且有效的讓大多數台灣人脫貧致富,卻同時也讓台灣社會相信且習慣於「成功有一定公式」的思維。這種思維模式,衍生出了以「當下的物質條件」來評斷高下優劣的價值觀,成為台灣半世紀以來的主流思維。

我無意要挑起世代的對立,但我認為正是這樣的思維,讓台灣社會總是認為「台北不如上海,所以年輕人應該要離開台北,去上海發展」的這個選擇,總是比「台北不如上海,所以我想留在台北讓台北變得更好」的這個選擇,更值得鼓勵或更上進。

我並不是要在這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上分出高下,而是認為台灣從開發中國家走到了已開發國家的這個當下,該是時候拋下「成功有一定公式」的思維,認真的思考要怎麼樣才能最大的發揮台灣跟台灣人的優勢,在國際舞台上跟其他已開發國家競爭。台灣社會要變得更好,需要在國外打大聯盟、世界盃的人,也需要在國內奮鬥的人,每一種的人生選擇都應該被尊重。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林欣蘋

【延伸閱讀】

●曾一心離家的我,如今為「台灣人」驕傲──那些自卑與不平,來自錯誤的「定錨點」
●「非典型」留學路:一個「不意外」的選擇,卻為我帶來意外的驚奇!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