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從小藥房華麗轉身成跨國巨艦,德商攜手郭台銘來台找創新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9年07月05日06:26 • 發布於 2019年07月04日11:09 • 吳元熙

西元1668年,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發明了全球首台反射式望遠鏡,這些事件成為歷史的一部份,但同一年,有間在德國成立的小藥房逐漸成長、壯大,至今成為年營收148億歐元(約新台幣5,183億元)的跨國集團默克(Merck)。

默克集團擁有多元業務,主要分成:表面材料(Performance Materials)、醫療健康(Healthcare)與生技化學(Life Science)。從智慧型手機液晶原料,基因體編輯與食安檢測技術,到各大癌症與多發性硬化症藥物,都有這間跨國公司蹤影。

自1989年落地台灣設分公司,默克如今有660名員工,在桃園、新竹、高雄等地設有廠房與生產中心。

不只每年15%研發資金,內部也有創新機會

無論看營收、淨利數字,這間全球企業一直有水準以上的競爭力,每年會投入15%經費研發產品,如去年投注了22億歐元(約新台幣772億元)。

如同各大製藥廠與化學公司,默克相當重視產品開發與技術成長,甚至還有企業內部的各式創新計畫,鼓勵全球員工提出構想、組隊,若通過總部審核,除了有經費和六至九個月時間執行計畫,還有機會至各地分公司上班。

但他們從2015年開始,將眼光放到企業以外,看好和新創團隊之間的合作,能讓這間科學公司跑得更快、更遠。 「內部研發當然重要, 可是我們需要從柵欄(fence)往外看,尋找有哪些方式能讓自己更快成功、更快找到對的方向。」 默克集團創新中心負責人麥可‧蓋伯(Micheal Gamber)說。

蓋伯認為,企業追求成長不能完全靠自己,藉由和新創公司的碰撞,能更快速找到市場機會。
蓋伯認為,企業追求成長不能完全靠自己,藉由和新創公司的碰撞,能更快速找到市場機會。

默克針對液態生物檢體(liquid biopsy )、生醫感測介面(bio sensing interface)、純淨需求(clean need)等三大領域,持續尋找有潛力的新創公司。目前,他們除了在德國總部與中國有加速器計畫,僅在少數地方推出實驗性質的創新專案。第一次和其他企業合作,推出共同孵化器的首站,就選擇了台灣。

6月30日,默克和隸屬鴻海旗下永齡基金會的生醫新創平台H.Spectrum合作正式宣佈計畫啟動,希望能把台灣新創公司帶到國際,並針對寶島產業鏈的強項,增加孵化主題:患者體驗及精準醫學。

「台灣有很好的醫療人才,又有半導體、ICT技術,可以縮短產品開發到臨床的時間,還有什麼能不來這裡的原因?」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強調,這也是他四年多前成立H.Spectrum的理由。

默克結盟郭台銘,和台灣團隊互利成長

今年共有瀚源生醫、奈捷生技、矽基分子及VSense等四組團隊入選H. Spectrum & Merck Innovation Lab孵化器計畫,可享有實體空間進駐、專家輔導、和對接潛在客戶等資源。重要的是,有機會能獲取到默克德國總部創新中心的三個月「加速門票」。

默克端給新創的牛肉,包含能和集團內各部門負責人、研發團隊對談,討論產品自身方向;可選擇接受5萬歐元投資或專案合作機會;串連集團員工創新計畫等。安盛生醫(iXensor)去年加入默克總部加速器計畫,是全球560多間新創公司裡,唯一的台灣團隊。

「對早期階段的新創而言,能夠透過和大集團的討論,確定產品開發方向是否正確,會有很大幫助。而像我們這樣產品較成熟,準備好要擴張市場的公司,就很需要他們的國際資源與建議。」安盛生醫共同創辦人陳彥允說。

如安盛的定點照護儀(point of care device)產品和默克在肯亞的公益計畫結合,幫當地五個據點的居民檢測糖化血色素、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

「我們的核心KPI是創造多少和新創公司之間的合作機會,而不是找尋投資標的。透過這些團隊,可以判斷出市場的區隔是什麼,讓集團產品更聚焦。」

蓋伯解釋,自2015年起,默克創新加速器共畢業了50組團隊,創造29件合作計畫,其中有12件仍在進行中。他認為不只製藥領域會從新創團隊身上找市場機會,透過分析380家全球企業的新創計畫,發現對奧迪(Audi)、BMW、博世(Bosch)等不同領域公司而言,同樣相當重要。

台灣默克集團生技製藥總經理余文慧表示,台灣新創有硬體優勢,又和半導體公司溝通順暢,這些都能幫助默克內部研發更完整(complimentary)。

在製藥、化學領域中,併購成熟公司時有所見,默克為了捕捉潛力新創團隊,也拿出3億歐元銀彈,設立自家創投(M Ventures)瞄準產業趨勢。「2019年的戰略重點只有一個,就是創新驅動業務。」默克執行長史蒂芬‧歐斯明(Stefen Oschmann)在年報中如此強調。

這艘生技科學大船靠岸台灣,要找團隊一起乘風遠航,試圖在充滿變動的世代,提高自己的獲勝機率。

默克集團(Merck)檔案
成立:1668年
版圖:德國總部,全球66個國家
員工:5.1萬人
產品:特用材料、醫療健康、生命科學
營收:148億歐元(2018)
研發經費:22億歐元(2018)

責任編輯:蕭閔云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