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開票中心

張文隆觀點》這個黨竟然到如今還不接地氣!

新頭殼

發布於 2018年10月25日04:30 • 新頭殼newtalk 文/張文隆

新頭殼newtalk

據媒體報導,國民黨將在10月25日,發動全國22縣市致祭蔣介石活動。而黨主席吳敦義將於當天率領黨部一級主管,並邀請國民黨中常委、黨籍立委、雙北市議員及號召民眾,前往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獻花致意。

針對國民黨這種違反時代潮流、逆著轉型正義、崇拜獨裁屠夫的行徑,我們除了搖頭還是搖頭。

10月25日,吳敦義和他的國民黨將要紀念所謂台灣「光復」,但對於大多數台灣人而言,這毋寧是「台灣(被中國)再殖民日」!我們不能忘記的是:「我們的歷史經驗,和吳敦義以及他的國民黨,不一樣!」

戰後「接收」變「劫收」,如今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事實。吳敦義和他的國民黨既然想白賊到底,我們也只好再拿出來不厭其煩述說一次。類此故事,不知凡幾。這裡就讓我們聽聽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校長怎麼說。

回想戰後初期那一段歷史,真是萬千感概!以下就讓我述說這一段親身見聞:

光復了!大家都很有誠意為著祖國,很高興地想將學生教成真正的中國人。過去日本不正當的殖民政策,現在不用煩惱了,台灣人興奮地認為:「我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台灣人是中國人!」好像有一課課文是這樣的:「我是中國人,你是台灣人,台灣人、中國人都是中國人!」我記得教那一課時,常常對孩子說,我們是中國人,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很希望趕快將孩子送入中國人的範圍內。

當時內心的興奮,我完全能了解,因為我也是其中之一的青年人。當時若有消息傳出:「國軍今天要到松山機場,某某將官快要到了!」我們心想:「趕快去迎接他們,不去不好意思!」沒有人叫我們一定要去歡迎,我們一群青年卻拿著中華民國的旗子,從板橋騎腳踏車到松山機場,去歡迎我們不認識的一位長官、一位上將。我們若說「大將」,那是不得了的,他是一位最勇敢、最負責、最有道德的人。我們一群青年心想,要去歡迎的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到了松山機場卻一直等待著,有人說:「今天不能來,聽說改到明天了!」又有人主動為其辯解說:「這是軍事機密,不能讓外國、壞人聽到,萬一被聽到而飛機出事怎麼辦?這是安全問題,大將要出門,沒那麼簡單!」「這樣好了,明天再來,明天再來!」腳踏車騎著又回去了。那種歡迎的熱誠,看有多熱烈!

又有次聽說:「國軍要到基隆!」大家又相約到基隆港口歡迎國軍。一艘不是很大的鐵船進來了,一陣歡呼聲:「喔!喔!……」整個碼頭都是人,大家都拿著旗子,台灣同胞熱情地歡迎。仔細看,幾個站在甲板上和我們打招呼的還不錯,戴著胸章,看起來功勞蠻大的,好像很多戰爭都贏。但是看那些後面下來的,穿包子鞋、挑扁擔(前後都有一個籃子,稱米籃,四條繩子往上拉再結起來,用扁擔穿過,下面放東西,上面用鍋子蓋住)、帶紙雨傘(用繩子綁在後面)、說一些話(當然我們聽不懂)、擤鼻涕(甩向地上並在腳上擦著)。以前我當兵時不能拿雨傘,一定要穿雨衣才可以拿槍,哪有當兵的拿著雨傘?他們那個又是紙雨傘。「哇!怎麼會是這樣呢?」讓大家很失望!那時心想:「不要來好了,看這些做什麼!沒禮貌,對我們這些歡迎的人也不會道聲:『謝謝!』沒有感謝之意、親熱之心,這是祖國的軍隊呀!」從那開始印象非常壞。

老百姓認為中國兵與日本兵怎麼會差這麼多呢?這種差別造成台灣人一個非常不歡迎的心──心理不平,一直罵、一直說,變成「二二八」爆發的心理因素。中國兵沒修養,讓人等了又等,是大牌、沒禮貌或沒時間觀念。人們心想,瞧這些兵下船的德性,他們會打仗嗎?一個日本兵可以殺他十幾個中國兵!他們這些在做什麼,沒有看到還不會生氣,愈看愈失望!心中非常氣憤、看不起。那是很快的,1945年看到,1946年忍一年,到了1947年2月27日就發生了。「逬」一聲,發生了!從台北市延平北路傳出去,全島響應,大家氣憤的心爆發出來,演變為「二二八事件」。

這是相當不幸的,我們台灣人看他們在欺負我們、看他們在打我們、看他們在為非作歹,而用手打他們;反過來他們用槍打我們。我們台灣人沒有槍 ,那時很悽慘,死了很多人。台灣全島之所以死了那麼多人,這是因為他們看台灣老百姓如同雜草一樣,隨意踐踏蹂躪。所以那時中國兵說:「若在當兵這幾年期間,沒有一、二次戒嚴,會很倒楣!」由這句話可以知道,在他們當兵時,希望哪個地方有事而實施戒嚴,讓他們發財、享受一下。他們想說戒嚴了真好,戒嚴了就可以做各種為非作歹的事,台灣從那開始戒嚴三十幾年,這期間台灣人很不自由、很不方便。

原本大家熱切、興奮回到祖國的心,「二二八」之後如同冷水潑落,心都冷了,很可惜呀!當時熱誠歡迎的心,連我也一樣,我非常高興地心想時間到了、時候到了。但是之後意見不合、看法不同,看到一個不想看到的畫面。我認為應該不是這樣的,應該是很進步、很自由、很理想的一個台灣才對。我們已費了那麼多的心、那麼多的力去做,做到今日,結果並沒有預想中那麼好的境地。以後交給台灣年輕一代的課程,是如何彌補、如何改善、如何挽回過去的失敗。

此刻正當吳敦義和他的國民黨想麻痺台灣人民之際,我們更應該沉痛呼籲「轉型正義不能等!」

 張文隆/台灣史研究者,著作包括《前進D.C.》、《郭雨新評傳》、《刺蔣:鄭自才回憶錄》等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