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常稱讚鄰居的小孩,卻給家中孩子無止境的目標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18年10月16日10:35 • 發布於 2018年10月15日13:01 • 閱讀,對身體好!

父母就像我的照妖鏡,從他們眼裡,我總是只能看見自己最醜陋的那一面。

(圖片僅為情境配圖)

在孩子的世界裡,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感受到被自己的父母遺棄。

這裡所指的遺棄,未必是社會新聞裡被父母棄養、趕出家門的狀況,而是指孩子心裡主觀感受到若表現得不如父母所期待,就不被父母喜歡、不被肯定、不受關注的感受。

這類孩子心裡面最常出現的困惑就是:「我真的是你們親生的嗎?為什麼你們這麼不喜歡我?」

1. 總是被拿來跟別人做比較

每次在演講中,我都會開玩笑說東方的父母有一項共同專長,就是「稱讚鄰居家的孩子」。家長們聽了通常會發出一陣笑聲,隨即便沉默下來。

一開始的笑聲往往是因為自己小時候也有過類似的經驗,不管自己多麼努力,父母好像總是覺得別人家的某某某比較優秀;而接下來的沉默,則是因為發現自己在為人父母之後,好像也開始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別人做比較。

人本來就不應該透過跟別人比較,才能展現出自己的價值,而且人在被比較的過程中,往往受傷大過於得益。

一個人的價值不需要透過與外界比較,才能擁有

習慣從比較當中得到鼓勵,並依此建立自信心的孩子,注定過著相當辛苦的人生。

為了獲得他人的鼓勵來建立自己的價值感,必須費盡心力滿足他人的期待,達到他人設下的標準,不管這些期待或標準是不是真的符合自己的需求,是不是能夠讓自己過著真正想要的生活。

一旦我們習慣了依賴他人的鼓勵來灌溉我們的自信,根本就不可能從自己的內在長出價值感。

請記得:一個人的價值,是不需要透過跟外界比較,才能擁有的。

2. 表現得不夠好,就不被愛

一個人之所以被愛,不是因為他表現得怎麼樣,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值得被愛、被尊重的人。

父母若能如其所是的接納孩子最真實的樣子,孩子就能夠放心地發展自己的想法與情緒,用自己原本的樣貌與能力自在地過生活,做他適合做的事情,而不需要處處勉強自己、壓抑自己,逼迫自己成為父母心目中期待的樣子。

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有自己獨特的樣貌。他們需要的,不是被調整成父母眼中「該有的樣子」,而是被父母接納自己「原本的樣子」。

許多孩子從小就深愛著自己父母,這一份愛無關乎父母提供什麼樣的居住環境、擁有多少年收入、穿著與長相、職業而有改變。

但父母對孩子卻經常抱持著許多條件設定,彷彿一旦沒能達到他們的期待,這些孩子就是失敗者、不知感恩、不知好歹的。許多孩子從父母充滿失落與批判的眼神中,逐漸形塑出內在自卑與不堪的形象。這些孩子或許因為長期累積的挫折而決定放棄努力,或者用不被社會所接納的偏差行為來獲取成就感。

3. 滿滿的批評與貶低

對於幼小的孩子而言,他們早年自我價值的來源,幾乎是建立在父母對他們的回應上。父母所回應的內容、表情、語氣,是孩子用來判斷自己表現優劣對錯的重要依據。

尖銳、刻薄的語言,傷害著孩子的心

充滿貶低的語言會對一個人造成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也就是當他長時間被批評笨拙、沒有想法、缺乏能力,很可能會將這樣的語言放進自己的認知、相信自己的樣貌正如這些批評與嘲諷,然後漸漸地真的變成了這些人口中的樣子。

不幸的是,當孩子真的變成父母口中的樣子時,卻又會得到更多毫不留情的批評。這樣的孩子將會在日積月累的挫敗經驗中,長出「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的信念,以及累積了滿滿的無助感。

他們對生命感到失望,不敢想像自己的未來會有什麼作為,他們將大部分的力氣用來羨慕別人的自由、忌妒別人的成就。但最辛苦的是,他們也會耗費許多力氣來憎恨自己。

而這種對未來感到無望、對自己感到失望與厭惡的情緒長時間累積下來,正是造成憂鬱情緒,甚至憂鬱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Shutterstock unge255_photostock

4. 被設下永無止境的目標

有些父母聽到我在課堂上提到「好,還要更好」這種要求,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比好處還來得多的時候,總會不服氣地提出抗議。

這種「好,還要更好」的回應之所以令人倍感壓力,是因為個人不管怎麼努力,好像都無法達到終點,因而覺得疲累,累積滿滿的無望感。

對很多人而言,竭盡所能地努力並不痛苦,真正痛苦的是不管你如何努力,卻永遠不知道終點在哪裡。不清楚終點在哪裡,你就無法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還要投入多少心力,何時可以休息,何時能有成果。

「肯定」是讓人進步的動力

我們經常認為一個人若是得到肯定,就會因為心滿意足而停下繼續向前的腳步。這其實是毫無邏輯的謬誤。

人之所以能夠產生前進的動力,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感知到自己有完成某些事情的能力,也知道自己的努力的確是有些成效的。。

相反地,倘若孩子獲得了好表現,但周圍的大人卻不斷地告訴他:「這次表現得還行,下次要更努力才可以。」「表現好不代表可以鬆懈,要維持這種好成績哦。」他會感受到來自他人的期待,彷彿自己只有好的成績才是被允許的。

在這種壓力下,只要有些小聰明的人都會知道:「不如表現得差一點,一次進步一點點就好,這樣壓力才不會太大。」

5. 錯誤的設定:我是不值得被愛的人

孩子天生渴求來自父母的愛,這種愛無須仰賴奢侈的物質,只需要父母適時地給予孩子情緒上的撫慰、關切的眼神、肢體上適當的接觸。例如在睡前給孩子一個擁抱、接納孩子的生氣或失望、陪伴孩子一起經歷充滿成就感的時刻。光是這樣的回應,就足以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愛的、是有價值的人。

可惜這類型回應的重要性經常被忽略。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認為,一個人童年時期所遭受到的對待,將會在內心一點一滴地設定成一套程式,並在成長過程憑藉著這樣的設定來認識自己與世界,進而與他人互動。

若是這套程式漏洞百出,卻沒有被偵測出來、沒有被修正或更新,個人可能因而終其一生過著辛苦的生活。

表現好,才可能被父母喜歡?!

一個人如果從小就經常被最信任與最愛的人嘲諷、貶低、比較,不但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那些長久以來積累在心裡的憤怒與痛苦,很有可能會在他長大成人之後,用各種方式轉移到他人身上。

由於長期接收充滿傷害的對待,因此他也可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他人。

這樣的人或許也會習慣性地在生活或工作上貶低、嘲諷他人,他們從別人受挫的反應當中獲得些許的成就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感,但這樣的互動方式當然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與疏遠。因此,這些假性的正向感受就像肥皂泡泡般脆弱,很快地,他們終將再回到那孤獨而痛苦的世界裡。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原文刊載於胡展誥《修補生命的洞》/寶瓶文化)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