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對付外媒,比對付瘟疫還用力!疫情升溫,中國言論審查還有哪些招?

商周.com

更新於 2020年02月20日09:49 • 發布於 2020年02月24日01:00 • 張庭瑋
對付外媒,比對付瘟疫還用力!疫情升溫,中國言論審查還有哪些招?

每天3分鐘,看一則時事,長一個知識。

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兩個月,輿論成為公眾和官方的角力場。中國外交部周三(19日)宣佈,吊銷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三名駐北京記者的記者證,並要求他們5天內離境。

這個動作,讓外界擔心中國對外媒的施壓力度陡然上升。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認為,中國的這一宣佈是一個明示:中國政府收緊了輿論審查和壓制;《CNN》則認為,中國當局越來越常利用簽證限制,表達對在華外國媒體的不滿或者施加壓力。《紐約時報》報導,外籍記者協會(foreign correspondents ' Club)週三的聲明中表示:「中國當局對《華爾街日報》記者採取的行動,是恐嚇外國新聞媒體『極端而明顯』的操作。」

《衛報》(The Gaurdian)報導指出,中國面臨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給當局帶來前所未有的政治跳戰,促使當局進一步打擊言論自由。此舉令人憂心的是,中國的言論審查,不只在國內,甚至也波及國際新聞媒體。

中國言論審查,會有什麼招?

北京與西方媒體的對抗姿態,先前因為試圖控制香港抗爭相關的報導而日漸明顯,最近疫情爆發,對付外媒更是毫無遮掩,《紐約時報》報導指出,甚至有醫護人員不能與記者對話的特殊規定。

根據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上個月的《北京的全球擴音器》報告指出,中國將言論審查制度「輸出」到國外,也是中國共產黨「大外宣」計畫重要的一部分。

該份報告中,列舉了中國壓制外國媒體報導的方式有四種。

第一是中國官員直接干預,像是阻礙記者採訪、吊銷記者證、拘捕記者等,妨礙記者搜集資訊、發表報導。第二是施壓國際媒體使其「自我審查」,像是2013年時,《彭博》刊登關於習近平家族財富的調查報導,便遭到中國政府的猛烈攻擊。後來該媒體的高層主管決定終止其報導的調查。

第三是透過廣告商、科技公司等「中共代理人」向媒體施壓,例如蘋果公司從中國區的 App Store 刪除了《紐約時報》中文版和網路媒體 Quartz 的應用程式,以及香港政府拒絕《金融時報》亞洲區總編輯的簽證續簽申請。最後則是祭出「網軍」上網攻擊異議人士和記者。

疫情爆發後,2月初至今的半個月來,中國官方媒體試圖向公眾傳播正能量,轉移對第一線醫療物資缺乏、政府管治缺失等問題的關注。這次拿《華爾街日報》記者開刀,殺雞儆猴,施壓一些「不聽話」的外媒。

利用國際媒體,替中國「說好話」

事實上,根據《衛報》專題報導,中國早就已經收購媒體和對外國記者進行培訓,為了實踐替中國「說好話」的計畫。

報導指出,過去十幾年,中國都不斷試圖在國際媒體上擴大影響力。他們利用龐大資金,用下廣告或是贊助的方式,左右外媒的報導走向和對中國的態度。其手段包含招待世界各地記者參加旅遊活動,甚至給予高額獎學金和授予學位,訓練年輕外國記者說中國的好話。另外也在海外直接投資媒體,為中國政府在國際上發聲。

2018年,《華盛頓郵報》還踢爆,儘管華為已被視為具有國安威脅的公司,美國著名民間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e)還是因為收了華為公司的贊助,撰寫讚揚該公司的報告,可見中國的金錢攻勢猛烈。

隨著這波肺炎疫情仍在升溫,中國當局也用了一些「宣傳」手法,像是女醫護人員剃髮以及各種犧牲的故事,宣揚國家的集體精神。並且以控制傳染病為藉口,將兩名以影片紀錄武漢疫情的公民記者方斌和陳秋實「被強制隔離」。

然而,資深中國政治評論家劉強尼(Johnny Lau,音譯)則告訴《衛報》,中國政府加強對言論自由的控制,旨在鞏固政權,但此時也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社會不穩定。

資深社運人士胡佳接受《衛報》採訪表示,這次疫情對當局構成的威脅比天安門事件還嚴重,因為有太多人感受到被軟禁的感覺,他們迫切的想知道資訊。

「人們現在明白,現在是生死關頭,當局擔心人民會覺醒。」他說。

核稿編輯:林易萱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