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害怕去嘗試新事物的孩子,要這樣引導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

更新於 2019年11月16日04:45 • 發布於 2019年11月21日04:00 • 天才領袖團隊

5歲的廷廷,總是很容易畏縮、焦慮,尤其是當要去嘗試新事物時,就會想要逃避,連試都不想試,這讓爸爸看不下去,覺得男孩子這麼不man,將來要怎麼辦?

其實,對於新的經驗或挑戰,害怕是相當正常的反應,因為孩子感到不確定、脆弱、無力、焦慮,所以他們會傾向避免不熟悉的事物,這通常會隨著正向經驗的累積而削弱。但若孩子一直用逃避的方式,就可能持續到成年,所以需要適當的引導孩子。

一、「稱讚方式不同,結果就不同」
「如果孩子只在成功時,才得到父母的讚美或支持,這類的孩子通常容易感到恐懼」。低自信的孩子更需要感到被愛與被接納,所以當他們努力、當他們願意嘗試,只要勇於向前邁出一步,就該被稱讚,這會讓孩子感到安全感,覺得自己是被接納的。

二、「請孩子的偶像人物來幫忙」
孩子大多會有偶像或喜愛的卡通人物,可能是汪汪隊、Steven Curry、或蜘蛛人…。孩子喜歡假裝成那個人物,例如上述的廷廷就熱愛蜘蛛人,大人就可以把新的任務,說成蜘蛛人接到新挑戰了,「蛛蜘人廷廷,請問你有沒有辦法完成挑戰呢?」當孩子假扮成另一個人物時,勇氣是會提升的,當蜘蛛人累積多次正向的經驗,漸漸的,孩子也會從「蜘蛛人很勇敢」,開始會說「廷廷很勇敢」。
另外,既然已經找了孩子喜愛的人物出面,就是要讓氣氛輕鬆,千萬別再火上加油,「Curry會像你這樣畏畏縮縮的嗎?」

三、「別以你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大事」
別用你的角度去看孩子畏懼的事物,而是該多去了解孩子畏懼的原因是甚麼。
「你覺得嘗試了之後會發生甚麼事?」
「如果發生這件事,我們可以怎麼解決?」
「你覺得為何別的小朋友會表現得比較好?」
「你覺得你失敗了,別的小朋友的感覺是?」
幫孩子把所有的可能都釐清,才有助於孩子提出勇氣邁出去。

四、「物極必反,見好就收」
孩子願意嘗試,就盡量別給予不好的經驗,見好就收很重要,休息才能走更長遠的路,例如孩子終於願意再嘗試拼圖,這時不需要要求全部拼完,只要孩子比之前參與的時間長,就達成目標,少量多餐、快樂地完成,比痛苦地畢其功於一役來的重要。

五、「提前演練讓過程可預期」
「熟悉」能減少因為不確定帶來的不安全感,所以當孩子要做新的挑戰,例如上台表演或說故事,可以先在家中多演練幾次,爸爸媽媽也可以試著把台下可能的反應演出來。有一次我兒子要演一個老奶奶,他自己做了眼鏡和拐杖,排演時一出場,同學就哈哈大笑,我兒子就退縮了,因為他覺得同學在取笑他,我們溝通了好一陣子,他才理解願意再嘗試。因此,當孩子對於環境變化能掌握後,自然就比較不害怕。

六、「搭乘「勇氣火箭」達成目標」
波士頓大學的Dr. Donna Pincus,曾在Growing Up Brave一書中,提出用bravery ladder來降低孩子的焦慮害怕感。這是基於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所設計,讓孩子清楚每往上前進一步,就離她的目標行為越近,而最終能達成目標。例如不敢玩沙的孩子,可以這樣設計,第一步,孩子能穿鞋蹲在沙地旁用工具玩沙,第二步,能穿鞋在沙地上行走,第三步,能蹲坐在沙地上用工具玩沙,第四步,能赤腳站在沙地上,第五步,能開始用手碰觸沙子,最終,能用雙手玩沙蓋沙堡。
孩子每往上一階,大人該給予鼓勵,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會越來越有自信,也越有動機。隨著自信心提升,焦慮感或害怕感自然就會減少。

《喜歡更多教養文章,成為王宏哲教養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