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媒合裝潢平台APP創新思維 裝潢顧問費年成交總金額6千萬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2023年05月09日06:39 • 發布於 2019年04月20日01:27 • 文/創夢市集
PULO

現在或許不是人人買房的時代,但近年興起「輕裝潢」及「微設計」的室內裝修風格,吸引不少小資家庭與年輕屋主,不少老屋與新房都有了改頭換面的機會。當然,裝潢費用再怎麼「輕」都不會是筆小數目,而裝修這門學問的「學費」有多高,攤開司法院的訴訟紀錄就能略知一二。
根據 2017 年的報導指出,近 3 年的裝修糾紛已經超過 3,600 件,其中糾紛主因多是資訊不對稱、合約不清所造成。來自高雄的新創「起家 PULO」觀察到這個問題,開發 App,以透明的網路資訊媒合有裝修需求的屋主與專業師傅,希望成家不再遇見勞心耗時的交易不快,裝潢產業也因此升級。
至今,平台上共有 150 位付費註冊的裝修師傅,在累積 4,500 個媒合需求中,PULO 成功替 400 位屋主完成裝潢,且有 95% 的屋主及師傅都給予當次交易 5 顆星好評, 2018 年 PULO 的成交總金額更達新台幣 6,000 萬元的業績。
在按需服務的潮流中,看見裝潢產業缺口
PULO 創辦人李信成過往並非相關裝潢專業,會以此為題目,其實是自己觀察市場而有創業念頭。過去他與團隊專門承接政府標案,「那幾年真的賺飽飽!但每天卻覺得越做越無聊。」李信成一派爽朗地說:「講『那個』一點,只是這樣賺錢,很空虛啦!」
2014 年,他觀察越來越多在網路上媒合各式垂直資訊為業,便抓準時機,決定以此創業。「我們建了一個媒合各種資訊需求的網站,觀察一下大家最想找哪種服務。兩個月後,平台上竟然有一半以上的需求都在尋找適宜的裝潢師傅。」
沒有人預見這個無心的「試驗」竟自行轉型、收斂在室內裝修領域,讓團隊迅速以此為題、向下發展。2015 年 9 月 PULO 成立公司,同年 12 月平台正式上線,而後,所有有需求的屋主都能在平台上發放需求,裝潢師傅也能在平台註冊後接案、自行與屋主聯絡。

▲只要輸入房屋類型與空間需求,就能快速找到適合的裝修師傅。(圖/創夢市集提供)
嚴格篩選師傅,是閃避糾紛的首要條件
不過,以「小綿羊」之姿踏進裝潢產業,PULO 最初吃了不少苦頭。
PULO 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陳美合說,早期做了大量訪談理解雙邊需求,但裝潢產業長期不透明,較有交涉經驗的師傅不一定願意承認合約或工程疏失。為破除話術,PULO 找到台灣住宅品質消費者保護協會(DQPA)作顧問,研究每項裝潢修繕技術的施工流程,也從 DQPA 過往案例了解糾紛的癥結。
「訪談後我們發現,平台必須建立註冊師傅的標準,才能讓服務有一定水準。」陳美合舉例,早期平台上常有「雜工」類型的師傅,2016 年起,PULO 都一律嚴格過濾。「雜工師傅什麼都做,但在沒有特定專長的情形下,工程品質容易不穩定。」
陳美合接著說,師傅註冊時,除了需要登記基本資料外,還要上傳證照,以及說明近期接案的完工時程規劃。「我們會剔除大量接案的師傅。裝修這行多是單人或小團隊作業,在分身乏術的情形下,若大量接案,裝潢非常容易出包。」
光靠維護師傅品質還不足以讓平台順利運轉,陳美合說,前兩年的平台使用體驗不夠聚焦,導致屋多主以小型修繕發案。當案件規模過小,師傅接案的效率十分低落,公司品牌也因此停留在較低層次、不易經營。
「PULO 想媒合的是室內裝修,但過去發案流程讓平台流於媒合小案。我們終止過去的 App 服務,重新針對屋主發案、師傅接案各開發 1 款 App,並限定屋主開案時只在『中古屋』與『新屋』兩者做選擇。發出需求後,案件標題也明顯標註是中古屋或新屋。終於,平台不會只有『修馬桶』的需求了。」
2018 年初,PULO 成功轉型至媒合大型裝修的平台,註冊的裝修師傅數量也因此成長,甚至年輕一輩的小型室內設計工作室也紛紛投入。李信成說:「原先平台幾乎都是裝修師傅,但轉型後,師傅與設計師的註冊比例漸漸來到 1:1。媒合的服務範圍更完整,案件規模就能漸漸擴大。」

▲起家 PULO 團隊成員每日商討如何優化平台體驗的樣貌。由左前至右為工程師王雅莉、工程師劉釗誠、客服劉晏如、市場開發黃美瑄。(圖/創夢市集)
以陪伴做裝修顧問,以共生做師傅的夥伴
平台轉型之際,PULO 也認為這是改善平台與顧客關係的時機。陳美合說明,屋主無法感受過往 PULO 在篩選師傅的過程中的努力,且 PULO 在媒合流程裡角色太邊緣,品牌形象可有可無。
「我們認為 PULO 也可以協助屋主與師傅兩方建立關係、穩定信任,不要只做媒合,而是要做屋主的裝修顧問。這不僅拉近彼此距離,還能再次大幅降低裝潢糾紛的機率。」
裝修過程中,屋主面臨的最大恐懼是「未知」,怎麼看合約、如何設定付款形式、如何驗收都一竅不通。PULO 設計一套標準合約與流程,媒合的同時,也協助屋主檢視估價單及合約書。「發案第 10 天我們一定電話關心媒合進度,也主動發簡訊歡迎屋主來諮詢,承諾他們一定陪完這段路。」
此外,PULO 也與 DQPA 合作「裝修信託合約」,以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屋主先將裝修費用部分移交至 DQPA 指定銀行,讓師傅安心施工、確保收款。李信成說:「雖然註冊嚴格篩選,但平台上師傅續約率高達 6 成,PULO 不只是給師傅案源,也協助師傅第一時間服務屋主,師傅會把我們當作是生意夥伴」
從早期只媒合需求,到轉型成為大型裝修平台暨顧問,李信成說,下一步 PULO 將規劃與建材商合作,最快今年第三季,屋主與師傅就能從平台上指定使用建材,例如知名環保品牌、綠建築需求或是無毒材料。
陳美合說,投入建材就是另一個深水池,「但師傅與屋主都鼓勵我們,一定要往賺錢方向走,整體產業才會越來越健康。」一說完,李信成馬上以南方的直率爽朗的嗓音接著喊:「啊!今年交易總金額要努力破億啦!」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