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奇美醫舉辦病友會 讓醫護團隊陪伴共同面對疾病

勁報

更新於 2019年12月08日15:29 • 發布於 2019年12月08日15:29

【勁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79歲陳女士,因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定期到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門診進行追蹤檢查,於今(108)年3月檢查發現心臟瓣膜嚴重狹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團隊啟動介入且說明疾病相關資訊及家屬的討論後,家屬決定接受更換心臟瓣膜治療。院方表示,今(108)年5月接受手術,目前日常生活狀況改善許多。

奇美醫學中心於今(108)年12月7日(六)舉辦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病友會活動,此次活動由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醫療團隊舉辦,邀請病友及家屬一同參與認識主動脈瓣狹窄。

由奇美醫學中心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揭開序幕,這次病友會除了帶給病友們相關的疾病知識外,更邀請營養師提供飲食衛教及物理治療師帶領病友一同伸展筋骨,鼓勵他們積極面對,強化自己的身心靈,讓自身有更多力量對抗疾病,勉勵病友們不要害怕治療,有醫療人員及家人的陪伴,共同面對疾病。

活動安排4場專題演講,首先由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施志遠說明,只要是主動脈瓣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在左心室收縮的時候,必須完全張開,讓血流順利從左心室輸出到主動脈,將富含氧氣的血液送往全身;主動脈瓣可能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原因無法順利張開,變成一個狹窄的開口,造成「主動脈瓣狹窄」;而這類病人會有胸痛、呼吸急促、疲勞、頭重腳輕、心跳加快等症狀,但有時也完全沒有任何外在症狀,一旦症狀開始出現,病人的存活率會開始明顯下降,如果只靠藥物治療,2年平均存活率約50%,從開始心絞痛到死亡平均約5年,從開始暈厥到死亡平均約3年,從開始心衰竭症狀到死亡平均約2年;半數以上的主動脈瓣狹窄是因為年齡增長而導致瓣膜鈣化所形成,在8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盛行率約4%,因此需要正視該疾病。

第2場專題演講是由外傷科主任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南鈞說明,主動脈瓣狹窄的相關治療方式,除了傳統的手術、開胸的治療方式外,其中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以下簡稱TAVI),術後傷口小、恢復快,已漸漸取代傳統開心手術,成為新的治療方向;TAVI是經由導管方式將瓣膜支架置入主動脈瓣部位,將原先有病變的瓣膜向外撐開,讓植入的瓣膜取代原有瓣膜而恢復正常運作。

第3個時段是由營養科營養師戴紋君主講「營養保健知識」,時常會遇到病友詢問術後飲食相關問題,在傷口恢復後,飲食則以保健及預防為主,避免主動脈瓣膜再次狹窄;若有喘或是水腫情況,則須限制水分及鹽分的攝取;飲食上建議採低鹽飲食、低膽固醇飲食(低脂飲食)、及均衡飲食,利用此次的病友會教導病友正確飲食觀念。

第4個時段則由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陳喬馨帶領病友一起「動動健康操」,運用歌曲帶動,進行復健運動;第1個動作呼吸運動,第2個運動放鬆運動,第3個運動自我按摩及拍痰,最後1個運動上下肢肌力運動,用實際行動帶病友一起進行復健練習,並且提醒病友復健運動之重要。

奇美醫學中心TAVI團隊在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帶領下及心臟血管內科、心臟血管外科、麻醉部、影像醫學部、神經內科、社工師、專科護理師、手術室、心導管室及品管中心等成員;在TAVI團隊的完整準備、制定治療計畫、溝通協調,以及一次次的模擬訓練後,於107年02月截至目前為止完成共20例個案,過程皆順利成功;期望在新科技及團隊的努力下,可使更多病人得到疾病上的改善。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