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大破才能大立? 電子票證業者紛投入電子支付的背後考量

DIGITIMES

更新於 2020年03月30日02:02 • 發布於 2020年03月30日02:02 • DIGITIMES - 李逸涵
大破才能大立? 電子票證業者紛投入電子支付的背後考量

過往帶給使用者快捷、輕便消費體驗的電子票證業者,近年紛紛透過策略結盟、新設事業部等方式跨入電子支付的版圖。一卡通資深協理王俊平表示,消費者從電子票證轉型到電子支付的過程,正是反映線上消費場景正在逐漸增加,甚至反超實體場域的商業趨勢。

自悠遊卡公司於2002年從運輸場景走入用戶生活,這20年來逐漸擴張到微型店家,一步步滲透進全台的實體場域中;而後其他電子票證業者如一卡通、愛金卡、有錢卡等各自拓展消費場景與用戶,幾乎讓全台用戶養成了依賴電子票證乘車付費、小額支付的習慣。

那麼為何一手養成了用戶習慣的電子票證業者,會在近幾年積極切入電子支付的版圖?在固定的消費次數下,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實為互相競爭的關係;更遑論在台灣金融主管機關的監管下,電子支付業務的營運成本與管理風險,實遠高於電子票證。

對此,在2017年選擇與Line策略合作,讓Line以持有三成股份成為股東,首先將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整合的一卡通資深協理王俊平指出,這其實是在網路改變了消費場景之後,勢在必行的轉型。

王俊平指出,以近場通訊NFC為核心技術的電子票證體系,是在讀取設備健全的條件下,才在過去20年迅速成熟。然而隨著網路發展催生出多樣的線上服務,電商、外送、快遞等不須親臨現場,也能享受服務的商業機制越來越成熟。在這個演變趨勢下,仍須依賴讀取設備才能完成付款的電子票證顯得力不從心。

王俊平表示,當年一卡通在電子票證王者悠遊卡幾乎獨佔市場的關頭,為了開拓新機會與坐擁龐大流量的Line合作,加入電子支付的版圖。與電子票證幾乎由悠遊卡壟斷的局面不同,當今非現金支付市場可說仍處於戰國時期。而近期搭載疫情刺激,非現金支付的概念逐漸被消費者接受。

在Line Pay、街口支付、Apple Pay等各家爭鳴的當下,幾乎每位消費者手機中都不只有一種支付工具,台灣的非現金支付市場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王俊平指出,如何建立出通路數與用戶量的正向循環,將成為各家業者的當務之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