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外送員罹癌風險恐增?隱形殺手竟是它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019年11月22日04:13 • 發布於 2019年11月21日23:38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外送員的工作恐隱藏罹癌危機?為搶攻懶人商機,近年美食外送平台崛起,經常可見美食外送人員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不過在努力接單賺取更多薪水之餘,可能因長期暴露於空汙中提高罹癌風險,不可不慎。醫師表示,別忽略空汙對人體的危害,恐會導致肺癌、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發生。

▲外送員的工作恐長期暴露於空汙中,醫師提醒,別忽略空汙對人體的危害,恐導致肺癌等疾病的發生。(示意圖/資料照)

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表示,PM2.5是一種非常細小的懸浮微粒,是頭髮直徑的28分之1,可以輕易經肺泡組織穿入微血管而進入人體。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是氣體、固體或液體懸浮物等,PM2.5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人體傷害源。

有不少名人因肺癌辭世,其共通點皆不菸不酒、生活正常、無癌症危險因子但卻罹患肺癌。別忘了,空汙其實也與肺癌有關。賴基銘指出,根據2016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指出,空氣污染已成人類早死的第四個重要因素,近9成的全球人口生活在空氣汙染超標地區,這也導致了肺癌、心臟病、中風等疾病誘發。

▲空汙。(示意圖/資料照)

新光醫院醫療副院長高尚志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於2018年引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定義,將戶外空氣污染訂為人類致癌物,並提出長期暴露於PM2.5濃度高達35ug/m3的環境,肺癌的致死率恐提高到15%,;他說,PM2.5被WHO訂為一級致癌物的原因是因為PM2.5易附著汞、鉛、硫酸、苯、戴奧辛等致癌物深入氣管、支氣管,並且隨著血液到達人體的各種器官。

身處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除了政府擬訂對策,民眾也要做好自我防護措施,對此,高尚志提醒減少空汙的10項生活習慣,包含保持室內潔淨;養殖植物;霧霾天氣少開窗,最好不出門或晨練;盡量減少家庭PM2.5汙染源,如燒烤、焚香、吸菸等;外出帶專業防塵口罩;避免煎、炒、炸等傳統烹飪方式;社區綠能節約用電;校園體育課,空汙嚴重時應改於室內;讓小孩遠離汙染嚴重交通幹道;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為減少空汙對人體的危害,醫師提醒外出戴專業防塵口罩。(示意圖/資料照)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