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在追求目標的路上,你用的是「旅途思維」還是「終點思維」?史丹佛大學教授最新研究教你如何讓人生的努力變成「流動的饗宴」

創新拿鐵

發布於 2019年10月10日16:06 • 陳 蔚銘

《創新拿鐵》曾介紹過史丹佛大學黃思綺教授的研究,教我們用「頭輕腳重」達成目標,克服「虎頭蛇尾」的人性弱點。而今年黃思綺教授又發表了最新研究,探討一般人在完成目標(如減重、業績等)後常有的懈怠感該如何克服、又該如何保持追求目標的「旅途」中學到的經驗與習慣,讓所有努力成為一席「流動的饗宴」。

實用點:重視努力過程中流下的汗水更甚結果,把寶貴經驗和好習慣帶著走、沒有終點。

本文三大重點:1. 減重實境秀參賽者6年後體重反而增加?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終點思維」惹的禍。 2. 如何保持好習慣?把「終點思維」轉成「旅途思維」。 3. 練習「旅途思維」的關鍵:事後仔細回顧曾努力過的痕跡。

1. 參加減重比賽6年後卻復胖?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終點思維」惹的禍

美國的電視實境秀節目「超級減肥王(The Biggest Loser)」邀請許多體重過重的參賽者在30週內透過運動、飲食控制甩掉肥肉,每季都有參賽者成功減掉數十公斤。

這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興趣,他們追蹤參賽者在比賽結束後6年的狀況,結果令人訝異:14個參賽者中竟有13人放棄了比賽期間養成的健康習慣,導致體重「止跌回升」,平均回復到減重前的七成!

(圖片來源:WikiMedia

想必各位讀者都曾經歷過類似「達成目標後就鬆懈下來,把過程中培養的習慣或技能放在一邊」的經驗,這種人們與生俱來的傾向就叫做「終點思維(destination mindset)」

雖然「終點思維」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它幫助於我們把過去的成就放在一邊,重新聚焦在下個新目標,不過卻可能讓曾經花費大量心力建立起來的好習慣、新技能付諸流水。

以減重和理財為例:好不容易建立起運動習慣或投資紀律,若因為體重降回標準或者賺到第一桶金就拋諸腦後,脂肪和虧損很容易就回來找你,過去的辛苦通通泡湯。

2. 如何保持好習慣?把「終點思維」轉成「旅途思維」

黃思綺教授的研究中回顧了許多文獻,其中一項研究顯示,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同階段要用不一樣的方法自我激勵。初期要「回頭看」,時常回顧自己努力的過程,告訴自己:「我已經完成這麼多,今天比昨天更進步!」;當目標越來越接近時,要「向前看」,心裡記著:「離目標只剩下一點點,加油!」

但所有文獻中,卻沒人探討完成目標後該如何把過程中學到的經驗持續在生活中實踐。於是,黃思綺教授和同事Jennifer Aaker教授開始思考,若不把努力的目標當成終點「到此為止」,而把過程當作一場旅行,正因為旅行中的點點滴滴常令人回味無窮,如此的「旅途思維 (journey mindset)」會不會讓人更珍視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留下的一切?

(圖片來源:Pixabay

為了驗證「旅途思維」能帶來的好處,黃思綺教授和研究團隊找來1,600志願者參與了6場實驗,將結果發表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

首先,研究團隊邀請一群達成減重目標的志願者並隨機分成三組,請他們分享成功減重的經驗。第一組被要求以旅途思維敘述,重點放在減重過程中感受到生活有什麼變化?身材變好有沒有更開心?第二組則是終點思維,敘述內容著重在最終減了幾磅?有哪些飲食計畫?第三組則沒有任何限制。

接下來,三組參與者可以從免費線上健身課程、免費脫口秀門票中選擇。其中第一組人選擇健身課程的比例最高,反映出「旅途思維」持續好習慣的內在動機較強。

(同場加映:用直播健身讓你每天和網紅一起運動!這間新創公司結合 Apple、Netflix、直播平台的優勢,6年內打造 10 億美元的公司)

第二場實驗是為期14天的健走計畫,志願者在手機上安裝計步APP記錄每天走路的量有沒有達標。14天過後,參與者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多延長3天。相同地,三組人之中,具備旅途思維的組別比起終點思維的組別在這3天中平均多走了5,500步。

最後一場則邀請一群完成在職培訓計畫的企業主管,在他們離開前接受30分鐘的面談,同樣分別以三種思維回顧這次的課程心得。課程結束後六個月再發給他們問卷,調查他們有沒有在工作中應用課程中學到的技能。想必讀者也猜到了結果:具備旅途思維的一組人實際應用課程內容的比例最高。

所有實驗都印證了旅途思維的確有助於人們從追求短期的「利」(體重、步數)轉變為追求長久的「益」(健康)。以減重為例,終點思維關注的可能是體重計上的數字還有多遠才能結束痛苦的節食?而旅途思維把心思放在感受自己的體態、生活如何藉由改變飲食運動習慣,一天比一天變得更好。

就如同Aaker教授所說:「回顧過往為了目標所做的一切努力,會讓自己更有繼續向前的動力。」

3. 如何練習「旅途思維」?養成事後仔細回顧的習慣

為了慶祝成功減下10公斤跑去吃到飽餐廳犒賞自己、每月業績達成後對客戶不再使命必達、聽完一場激勵人心的演講卻沒付諸行動。如果以上場景對你來說很熟悉,很可能你已掉入「終點思維」的陷阱。

黃思綺教授指出:「若沒有外在提醒或鼓勵,人們天生會傾向『終點思維』,每完成一項目標就需要徹底解脫、放鬆。因此,轉換到『旅途思維』需要刻意練習。

該如何練習「旅途思維」呢?黃思綺教授的建議是:完成目標的後續檢討非常重要!

(圖片來源:Pixabay

「回顧的頻率可以是年度、每週甚至每天。」Aaker教授舉出實際例子:「過去一年裡哪些事情做的很棒?哪些事情可以再加強?遭遇了哪些挫折,而你又從克服這些阻礙的過程中學到什麼?把這些通通整理、消化過後,你會對自己的成長和變化非常「有感」,產生內在動機維持過程中留下的良好習慣和實力。另外,為了方便後續回顧,「隨時做筆記、用照片記錄自己減重過程的身形變化,都是留下自己曾努力過的痕跡、證明自己有所成長的好方法。

總結而言,黃思綺教授的研究鼓勵我們把人類天生的「終點思維」轉換成「旅途思維」,讓我們有意識地思考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每個小步驟所代表的意義:如何起頭、過程中的起起伏伏,無論成功或失敗都能從中獲得個人成長的養分;同時,也避免「終點思維」容易過度專注最終目標而忽略過程中每一步小小成就累積出的價值。

(同場加映:沉潛後再出發!賈伯斯、李安的「荒野歲月」教我們如何面對人生低潮期)

歡迎加入《創新拿鐵Line好友》,搜尋六大主題的創新方法。(ID:@startuplatte)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一週好文回顧》,每週五收到當週文章的連結

訂閱《創新拿鐵電子報》,聽王文華分析如何把企業的創新做法,應用在個人的職場與生活

推薦閱讀:

1. 成功要靠運氣,而運氣是可以製造的!史丹佛教授:做這3件事情,就可以創造好運!

2. 大家都說要「創新」,但具體怎麼做?史丹佛大學秒殺的創新課,教你3大秘訣

3. 真正的寬恕,是放過「自己」,而不是放過「對方」!史丹佛的「寬恕計畫」,教我們4種技巧和9個步驟 (上)

參考資料:

1. Redefining Success: Adopt the Journey Mindset to Move Forward

2. It』s the Journey, Not the Destination: How Metaphor Drives Growth After Goal Attainment

Avatar
Avatar
陳 蔚銘

工程背景,文學與設計均有所涉獵。講求效率溝通與理性互動,廣泛閱讀、獨立思考;相信找出解決方案遠比抱怨有用。不輕易滿足於現狀,積極嘗試各種可能,體會人生況味。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