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嘉義文創園老酒廠 老屋新生創藝無限

TVBS

更新於 2020年02月28日13:26 • 發布於 2020年02月28日13:02 • 凃鴻恩 連裕閔
圖/TVBS
圖/TVBS

台灣最早生產高梁酒的酒廠,位於嘉義,建於1916年。如今它變身為嘉義文創園區,3.9公頃的土地,活化再利用,做為為劇團排練室、獨立書店或咖啡館,成為老屋新生的好典範。

圖/TVBS
圖/TVBS

年近百歲的嘉義文創園區,占地3.9公頃,園區內有七棟日治建築,被列為歷史建物,最特別是這裡進駐了一個《阮劇團》,他們的空間過去是製麴室。

阮劇團團長汪兆謙:「舞蹈之前還是要有些戲的部份,必須被建立,不能馬上變成是純舞蹈,觀眾還是要看到角色的關係。」

劇團成員20人全職團員4人,劇團可以固定支薪4名員工,在南部算是奇蹟。

阮劇團團長汪兆謙:「嘉義文創園區它正是一個象徵南方的,一些新的南方觀點,正式可以從這個地方向外部,甚至世界去發射的。」

園區過去是高梁製酒廠,空間大且挑高,一部份空間有咖啡廳進駐,特別有種復古兼新潮的風格。

建築師陳世岸:「任何人一進到這空間,一定會被挑高的高聳感所吸引,扶手的形式事實上都是那時候的(日治),可說具有一點工藝水準的,工藝水平美感的東西。」

圖/TVBS
圖/TVBS

尤其咖啡館這棟的頂樓造型與眾不同。

建築師陳世岸:「你乍看之下會被吸引的就是那個圓弧,屋頂那個部份那裡已經是屋頂了,它等於是刻意做的造型,學習這種歐陸的,這種古典的歷史建築式樣,再轉換到帶有現代主義風格,所以現代主義風格它把幾何,甚至更純粹一點,強調機能這件事把它帶進來。」

對面的《中間試驗所》,山牆訴說著日治時期建築特色。

建築師陳世岸:「它是1924年的建築物,台灣當時的公共建築,只要總督府設計的,大概都帶有這種風格,這種風格就是西洋古典,或我們可以稱之為西洋歷史式樣的。」

建築師陳世岸:「像這裡是酒廠的包裝工廠,沒有柱子去干擾它的平面動線,所以它會用這種構架用這種屋架,這一般我們稱之為芬克斯的屋架,屋頂的重量透過屋架再傳遞下來。」

許多老員工對機械設備瞭若指掌,謝定士在酒廠服務超過30年,這裡藏有他的青春回憶。

嘉義酒廠領班謝定士:「這是我們在講的包裝機,它一分鐘可以包120支的瓶子,利用我們的輸送帶直接到這邊,用螺形就把封蓋封好。」

高大的酒桶是用來做藥酒的。

圖/TVBS
圖/TVBS

嘉義酒廠領班謝定士:「第一瓶的高梁酒其實就在嘉義生產的,這是槽式發酵槽,我們看到發酵池這個牆壁,因為長時間它有很多樣的菌種,它(菌種)就在牆壁上滋長。」

嘉義文創園區執行長孫育晴:「這個舊酒廠它從大正五年1916年就有,當初日本人在的時候,生產的酒其實是sake清酒,後來國民政府來到台灣之後,生產的酒就是白酒高梁酒。」

園區還有一間獨立書店勇氣書房,進門的鐵窗形成一道氣質屏風。

勇氣書房老闆陳秀蘭:「剛好朋友是做收集老物的,我就請他幫我找,剛好也有一個非常適合這裡的鐵窗,像您看到它的邊框它是用檜木做的。」

一扇大窗幾株雀榕,綠蔭與鳥鳴交織出一個靜僻的角落。

屋內書本與生活物件的陳設,構置成書香美學空間。

勇氣書房老闆陳秀蘭:「沒有好的麴就不成好喝的酒,這是一個發酵的過程對,所以我覺得原本一個製麴工廠,然後現在變成一間書店很適合的,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百年酒廠進駐文創劇團和書店,老屋新生的創意,在嘉義文創園區源源不絕。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