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台灣不能「封城」?專家透露「效果短暫」:但付出的代價很慘痛

CTWANT

更新於 2020年04月07日13:36 • 發布於 2020年04月07日13:18 • 王德蓉
台灣不能「封城」?專家透露「效果短暫」:但付出的代價很慘痛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顧正崙。(圖/翻攝顧正崙臉書)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許多國家、城市陸續採取封城政策來防疫,而台灣是否也會走到封城這一步,引發關注。對此,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顧正崙也在臉書上發表關於「封城」的想法,他認為雖然「封城」是一個可以暫時壓制疫情的方法,但所付出的代價遠比大家所想還要慘痛。

顧正崙指出,連假大批人潮聚集的情況,讓許多人認為政府忽視危機,但他認為這是政府在沒有人有把握的狀況下,而做出「不得不的選擇」;顧正崙解釋,封城的意思就是停止大部分的生產活動,經濟活動,開始吃老本,「政府知道,但是你不知道的是,現在這個危機才剛開始,政府要端出一兆的方案,解救經濟危機」、「如果真的封城了,這一兆也只是開頭。要花的錢還在後面。」

顧正崙表示,有些人認為封城是一種佈署,但他認為封城是一種「與敵人一起死的」的招數,「用一個很慘痛的代價換來疫情壓制,尤其封城只能達到暫時的效果」,他認為是一種投降自爆的行為。

「疫情可怕嘛!?看你跟誰比?!跟經濟崩盤比嗎?!有一個笑話,在美國大蕭條的時候,你連自殺都要排隊。」顧正崙指出,觀察一下平均壽命跟經濟的關係,台灣人平均壽命在80歲,而第三世界國家的平均壽命4、50歲,由此可知,沒錢就是沒命。顧正崙解釋,「封城就是一種轉換,把病死轉換成破產自殺,或是其他因為資源不足的死亡,都是命,只是死法不同,死的人不同。」

許多民眾會質疑,陳時中為什麼不下令關閉所有旅遊景點,就能夠避免疫情擴散,雖然這樣是最簡單的方法,但若是關閉景點,許多產業就會因此破產,就會看見有許多人因經濟問題選擇自殺的慘況,「尤其在我們現在還在勉強安全的狀況下,如果能讓大家還有一點自由,讓商家還可以賺一點錢多撐幾天,你會怎麼選呢?」

顧正崙認為,動不動就說封城的人,是因為他們預期在家裡,冰箱滿滿的,有乾淨的水跟穩定的電力,然後預期薪水會持續匯到帳戶中,「對你來說封城就是在家無聊4-6個禮拜,麻煩可以想一下其他人嗎?」台灣到現在尚未向其他國家實施封城,顧正崙認為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在台灣疫情看起來不錯,但是事實上沒有人有把握的狀況下,政府做了選擇,我認為是不得不的選擇。」

對此,網友紛紛在貼文下留言,有人認同顧正崙的想法,但也有人認為「長痛不如短痛」,若是封城能避免疫情失控,必要時還是得實施,不能只看到經濟面。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