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汽車

勁靓有型 性能具備 Kia Stinger 3.3 GT 試駕

小七車觀點

更新於 2018年12月12日02:22 • 發布於 2018年12月09日14:00

新在哪裡?
●品牌首款 GT 性能運動轎跑
●Fastback 斜背跑車設計
●全車系提供 2.0T GT-Line RWD、3.3 GT AWD 兩個車型
●3.3 GT 車型標配 AWD 系統,搭配 Drive by Wire 8 速手自排,最大馬力 370hp、最大扭力 52kgm

Kia Stinger 2017 年底首次在台亮相,並於今年 10 月正式在台上市,全車系共提供 2.0T GT-Line RWD、3.3 GT AWD 兩個車型,建議售價分別是 169.9 萬、219.9 萬元起。繼先前在 10 月於大鵬灣進行短暫的關卡體驗之後,今次終於又有機會再次於一般道路上體驗它的魅力。

此回試駕的車型同樣是頂級的 3.3 GT AWD 車型,內腹搭載的 V6 雙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引擎最大馬力可達 370hp,52kgm 的峰值扭力從 1,300 轉至 4,500 轉持續湧現,透過 AWD 全時四輪驅動傳至 19 吋配胎, 0-100 公里加速僅需 4.9 秒。實際駕駛下,轉動沉穩的方向盤、扎實的底盤反饋再加上良好的隔音,就算是初次體驗到這台車的人都會認同它就是一台歐洲車。

為了讓 Stinger 擁有絕佳的操控穩定表現,工程師特地選用動態穩定電子可調阻尼懸吊,並且配備智慧、節能、舒適、運動與運動+ 共五種 Drive Mode 可變行車駕馭系統,搭配可變齒比電動輔助方向盤,可依據路況與駕駛狀態主動調整懸吊反應,讓低速彎角同樣擁有敏捷動態表現,亦為高速行駛提供更佳穩定性。確實,在充滿坑疤的台北道路上,Stinger 展現的是極佳的震動吸收及肅靜表現,悠閒自在的開也會有種置身在豪華品牌車的氛圍。

而若切換至運動模式,Stinger 骨子裡的熱血便會噴發出來,伴隨高昂的 V6 引擎聲浪並不會讓你覺得吵雜,反而悅耳、澎湃,而 8 速手自排變速箱衝刺時力量的湧現相當線性,源源不絕的將這副逼近 5 米車長的巨大軀殼向前推送,飽滿的推進感令人大感暢快。

當然,以 Stinger 如此的身軀在過彎上要求靈活般的駕馭感受實在苛求,好在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設計,搭配 AWD 系統,車尾給的是沉穩的回饋,不會產生甩移的現象,在過彎時駕駛更有信心,只需將方向盤及油門收放掌握好,就可以很俐落地克服彎道。

虎式造型水箱護罩維持一貫的家族化特赦,而亮黑色烤漆則是進一步彰顯運動風格。

 

Stinger GT 標準配置 19 吋鋁圈,剎車系統升級前 BremboTM  四活塞卡鉗配加大通風碟 / 後 BremboTM雙活塞卡鉗配加大通風碟。

 

尾燈為全 LED 設計。

 

車尾雙邊四出排氣管與分流器,都是運動化車款的象徵表現。

 

內裝部分,Stinger 開創了 Kia 全新的家族面貌,儀表板使用雙環式樣搭配中央螢幕顯示車輛資訊,前座椅採用包覆性更佳的運動化桶形 Nappa 真皮座椅;中控台部分採用渦輪式樣進氣口設計,上方為設計懸浮式 8 吋觸控螢幕,而精緻的空調與音響系統介面,搭配高級軟塑膠、金屬飾板與皮革縫線,讓 Stinger GT 有著不輸給 7Kia 豪華房車 K9 的高級質感。

D-Cut 方向盤造型帥氣、握感飽滿,同時還有電動四向調整功能。

 

儀錶板為傳統雙環設計界面,但中央具備 7 吋全彩 LCD 多重行車模式旅程電腦資訊幕,能夠提供豐富的行車資訊,高解析度能帶來良好的閱覽效果。

 

8 吋觸控螢幕為 Kia 原廠系統,支援 Carplay/Android Auto 手機連結。

 

音響以及雙區恆溫空調介面。

 

中央鞍座前部提供 Qi 手機無線充電版。

 

為了強化性能跑車的操控性,設計團隊特將駕駛座坐姿降低,讓駕駛時如同坐在賽車座艙的感受Stinger GT 全車座椅採用 Nappa 材質,呈現的質感不在話下,而包覆性表現為因應較高大的歐美人士,對嬌小的人來說滑動可能會較明顯,但以編輯超過 180cm 的身高來說,支撐性是足夠的,同時 12 向電動調整雙前座也更容易找出舒適的坐姿。

 

全車系標準配備 15 支喇叭Harman/Kardon 環場音響系統。

 

冷氣出風口下方擁有 12V 電源以及 USB 充電孔。

 

受限車頂造型設計,頭部空間表現不是很充裕,但座椅面積廣大,而且近兩米的車寬著實能帶來寬敞的空間感受。

 

行李廂空間能夠透過 6:4 分離式座椅在 406~1,114L 之間變化。

 

Stinger 的誕生就是要向世人展現 Kia 的造車實力今非昔比,由純歐洲設計團隊來打造,論外型、質感甚至講求的性能都相當出色,或許面對豪華品牌一點都不遑多讓。但唯一糾結的點,以國人買車的習性,恐怕還是要回歸到品牌的抉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