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八二三砲戰61週年,郝柏村還原當年戰場上發生了什麼事?

遠見雜誌

更新於 2019年08月23日15:38 • 發布於 2019年08月23日02:07 • 遠見編輯部

八二三砲戰今天滿61週年,今(23日)外界紛紛以紀念八二三砲戰的名義,試圖詮釋這場標誌性的戰役,比如刻意選在今天同框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和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但目前在台灣,真正親身經歷八二三砲戰的人,非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莫屬,他才是最有資格詮釋這段歷史的當代人物。

郝柏村先生於民國888日出生,今年(民國108年)88日,正好滿100歲生日。他在百歲生日當天,發表《郝柏村回憶錄》,回顧他出將入相的傳奇一生,書中就有篇幅特別描繪八二三砲戰的過程。以下是精華摘要內容,邀請讀者一起來回顧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六點三十分(夏令時間),震驚中外的金門砲戰在蔣總統的神料中爆發了。自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底,激烈砲戰逾月,官兵生活艱苦,尤以大二膽為甚,但士氣振奮。十月一日轉來總統親筆慰勉緘,及致大二膽官兵書,士氣益發高昂,我亦緘呈總統,保證誓死達成任務,不負期勉。

圖/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日向蔣公面報小金門防務,左為司令官胡璉上將。

至十月五日,砲戰已經四十四天,統計小金門以十三點六平方公里面積,落彈二十四萬餘發,大二膽以不足零點八平方公里面積,落彈達近十二萬發最密,大金門面積一百三十四點五平方公里,僅落彈十一萬四千餘發,反不及大二膽之落彈數。

十月五日,中共宣布停火一週,其因素甚多,就軍事而言,其存彈消耗殆盡應為原因之一,我小金門原存彈三萬發,經四十四日砲戰僅耗一萬五千餘發;易言之,我烈嶼存彈尚能再持續四十四天砲戰。

砲戰期間,在金門地區總兵力約九萬餘人,其中依《兵役法》實施徵兵的臺灣籍義務役兵員有近萬人之多,在烈嶼服役的臺籍士兵就有千餘人,他們表現的非常英勇,大家一同為保衛臺灣的生存與發展而努力,值得嘉許。

十月十三日中共自動延長停火兩週,但未及兩週,於十月二十日無預告食言恢復砲擊。

停火期間,由臺來訪賓客應接不暇,唯當時國防會議副祕書長蔣經國先生明示「停火期間不來金門」;共軍食言重啟戰火次日,經國先生再來金門,並堅持到小金門,我們勸阻未果,乃於十月二十一日晚間八點五十分時在砲聲中,與經國先生於后頭灘岸據點碉堡中,會談一小時,這是我與經國先生有歷史意義的砲聲中會談,此碉堡亦成為小金門有歷史意義的勝地。

一場極其特殊的戰役

八二三砲戰是一九四九年古寧頭戰役之後最激烈的一次臺海戰役;由於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在古今中外戰史上亦是極為特殊的一場戰役。

從政治戰略觀之,八二三砲戰的特殊性在於:

一、中共與蘇聯共同商定,牽制美國在遠東的軍力。

二、中共與蘇聯藉發動金門砲戰以測試中美協防條約,探測美國協防我金馬外島的決心以及方式。就這點而言,美國展現了協防外島的決心,但方式上仍以「不直接介入火戰」為最高原則,因此美軍艦隊的運補護航只在中共領海以外進行,灘頭運補仍賴國軍自力冒砲火搶灘。

三、毛澤東從砲戰初始即無攻占金門的企圖,但在最後採取停火、恢復砲擊以及單打雙停的策略;對此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曾在告中共官兵書中表示會令人不解。其實毛澤東此舉意在藉金馬外島拉住臺灣,使臺灣不得脫離大陸,以防臺獨思想滋長,這點政治戰略是高明的。

四、金門砲戰後,蔣總統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發表聯合公報,基本上「放棄軍事反攻」為中美兩國的共同立場。

另就軍事戰略而言,八二三砲戰也是一場奇特的戰爭:

一、陸海空三軍都參戰,但非聯合作戰,而是空軍對空軍的空戰,海軍對海軍的海戰,以及陸軍對陸軍的砲戰。空軍不得轟炸地面及艦艇,海軍不得支援陸戰。此乃因為美國這時正在華沙與中共談判,特殊的國際情勢造成了特殊的戰爭形態。

二、初以軍事戰為主,而後轉變為以冷戰為主的長期心理戰與消耗戰。

金門駐軍問題中美出現歧異

圖/郝柏村在金門烈嶼軍人公墓前,悼念八二三炮戰殉難的官兵。

砲戰告一段落,臺海恢復單打雙停,美國對外島的支援亦見加強,八吋砲及二十四公分砲分別進駐金門。胡璉司令官因健康因素調回臺灣,由劉安祺上將調任金防部司令官。劉上將出身黃埔三期,大陸淪陷前夕他任青島綏靖區司令官,因青島港港口之地利協助大批山東軍民撤退來臺。他為人厚道,大智若愚,善於領導,頗得兵心。

劉司令官到職後,中美雙方在如何加強金門防務方面主張出現歧異;美方堅持,為減輕金門的後勤負擔,應以「增強火力,減少兵力」為主要政策。

經過這場激烈砲戰考驗,證明我在砲兵指揮官任內堅持構築堅固砲兵陣地政策的正確;新增的砲兵陣地,其堅強度超過原有材料十倍,我甚至覺得是超乎所需的堅固了。

中美雙方僵持最終落幕,「增加金門火力,減少金門兵力」政策確定,第九師調回臺灣而不另派部隊接防,金門兵力從五個師削減為四個師。我於一九五九年五月回到臺灣,隸第一軍團第三軍,師部駐於桃園林口下湖營區。

八二三砲戰最終停火日

一九七九年元旦,經國先生宣示,與美邦交變化後的國家基本立場不變;至此全國軍民也蔚起了團結自強運動。

中共宣布自一九七九年元月一日起,停止對外島「單打雙停」的砲擊行動,等於片面宣告停火,擺出和平解決問題的姿態,但另一方面又宣稱不放棄對臺使用武力,採取兩面統戰策略。

我先前擔任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主管作戰,此際以陸軍總司令身分,參與總統所主持的軍事會談,故而表示:我們既不能接受停火,也不宜公開反對停火,為免第一線指揮官不小心會造成兩岸軍事緊張,對臺灣不利,建議頒發命令,將外島指揮官對大陸的砲擊權收回,規定此後應待命對大陸射擊,自此形成兩岸的實質停火。此為有史以來兩個交戰團體未經談判協議而停火的先例。

圖/郝柏村先生82年2月卸任行政院長前赴金門告別官兵,身旁為遠見˙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右)、遠見雜誌發行人王力行(左)。 

本文節錄自:《郝柏村回憶錄》一書,郝柏村著,天下文化出版。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