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音樂

傳統與動聽都回來了!不難親近的當代「甜」音樂(2)

MUZIK古典樂刊

發布於 2019年10月14日02:19

前文回顧:傳統與動聽都回來了!不難親近的當代「甜」音樂(1)

平易近人的新宗教音樂

英國作曲家與合唱指揮約翰.盧特(John Rutter)與塔文納是同窗,同樣擅長處理大型聖樂合唱作品,但風格可說更加「傳統」。盧特將英國和法國合唱傳統、黑人靈歌,還有輕音樂等不同的元素以懷古的手法融入創作,其聖樂作品令人感到平靜、莊嚴。

這種風格曾被指責「很難嚴肅對待」,「既不古典也不流行」,「旋律傾向於強烈的多愁善感」。然而,盧特的音樂廣受聽眾歡迎,特別是在英語系國家,被稱為「在世的最著名和最成功的頌歌作曲家」, 「他確實取得了成功⋯⋯他的大型作品—尤其是《榮耀頌》(1974),《安魂曲》(1985)和《瑪格麗特》(1990)—在合唱曲目中極豐盛名」,甚至被譽為「他那一代中最有天賦的作曲家」。

同樣取法傳統以創新的新宗教音樂作曲家逐漸受到注意,例如今年70歲大壽的卡蘿.巴奈特(Carol Edith Barnett),創作中運用了大量美國傳統音樂元素,特別是阿巴拉契亞的鄉村藍草音樂。她與Marisha Chamberlain共同創作《被愛的世界:藍草彌撒》(The World Beloved: A Bluegrass Mass)於2013年首演後很快成為美國廣受歡迎的作品。

歌曲集《思鄉》,採用與華人同學結婚且曾在中國居住到日本侵華和共黨執政後才回美國的比.埃克納.柳(Bea Exner Liu)、敍利亞阿拉伯裔Mohja Kahf等女性詩人的詩作,展現出既重視本土又關懷世界的精神。

▲(左)馬水龍、(中)吉松隆、(右)譚盾等東方作曲家自1980年代也以傳統和動聽的曲目突破前衛樂界,廣為世人所知

類似境況的東方作曲家

東方作曲家們也同樣面臨在前衛刺耳與重返甜美之間彷徨境況。例如台灣作曲家馬水龍早期曾結合東方與西方音樂的技法,創作出多首曲風前衛獨特的作品,但不得不感嘆:「因為太前衛了,所以沒有人欣賞」。於是1981年他應中國廣播公司委託創作《梆笛協奏曲》。

這首悅耳動聽、具傳統特色的樂曲在當時也遭到前衛樂界譏評,然而很快受到廣大喜愛。其導奏被用為1980到1990年代間中廣各頻道的整點報時,也被編為用於綜藝節目《歡樂一百點》,在當時的台灣可謂家喻戶曉,甚至受西方世界矚目,羅斯托波維奇等名家皆曾指揮演出。

同樣在1981年,日本的吉松隆以《朱鷺的哀歌》帶給現代樂界相當大的衝擊。他深受披頭四等各類音樂影響,認為自己的作品是一種帶有古典風味和前衛搖滾殘響的音樂,自始即反對現代音樂的非音樂性,所以長期不受樂界認同。

然而,吉松隆終於等到適合自己的風潮來到,他具獨創調性、節奏感與幻想空間的樂曲也獲得知音賞識。自1988年開始,與CHANDOS公司簽訂專屬的作曲家契約,累積出版多張包含大量悅耳樂曲的唱片。2003年,為紀念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蟲,吉松隆創作動畫《原子小金剛》片頭曲,亦大受歡迎。

又如中國作曲家譚盾,雖然早已憑藉許多實驗性創作獲得樂界和獎項肯定,但廣為普羅大眾認識,仍要自2000年武俠電影《臥虎藏龍》配樂開始,後來他也將這著名的配樂再改寫為協奏曲。傳統與動聽樂曲的力量,跨越嚴肅與通俗的分界,吸引更多知音聽眾,在這股逆轉潮流中,逐漸不再為創作者們忌諱。

浪漫亦簡約,通俗亦嚴肅

▲約翰.亞當斯的《尼克森在中國》等音樂動聽,甚至被電腦遊戲《文明帝國IV》選用當配樂

既被視為新浪漫主義,然而在簡約主義中更具代表性的美國作曲家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結合了兩者的部分風格。1978年的 《震教徒之環》(Shaker Loops)成為簡約主義音樂的經典作品之一。1987年首演的歌劇《尼克森在中國》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英雄氣質的大歌劇,劇中尼克森、周恩來等角色所唱的詠嘆調等許多樂段非常動聽。

約翰·亞當斯的音樂之受歡迎,亦可從其被引用看出。例如電腦遊戲《文明帝國IV》(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當中採用了多首他的音樂作為配樂,包括上述的《震教徒的環》、《尼克森在中國》和小提琴協奏曲等。

《文明帝國IV》的主題曲也值得一提:《我們的天父》(Baba Yetu)採用了非洲的斯瓦西里語為歌詞,成為第一首獲得葛萊美獎的電玩遊戲音樂,而其作曲家田志仁(Christopher Tin,1976∼)卻是位生長於加州的美籍華人。

田志仁後來又將《我們的天父》編為另一合唱版本,收錄進其古典專輯《呼喚黎明》(Calling All Dawns),該專輯於2010年獲獨立音樂獎的最佳現代古典樂提名,2011年更榮獲葛萊美最佳伴唱器樂編曲和最佳古典混合音樂專輯兩座獎項。

過去的作曲家會將自己動人的樂念再利用,葛拉斯將自己的經典作品再改寫成電影配樂,而新世代的作曲家則反其道而行,將自己受歡迎的流行配樂再精緻化、嚴肅化,進一步跨越和打破了樂種之間的界限。

更自由多元的新世紀

在重返悅耳樂曲創作這些的音樂家還飽受前衛份子抨擊、等待世人給他們公平評價的年代,剛誕生於世的未來音樂家們,就可以在前輩的抗爭遺澤中,更自由地發出自己想要的聲音。

生於1960年代後半的英國作曲家馬克斯.李希特(Max Richter),曾師從前衛大師貝里歐,而離開校園後與友人合作演奏萊許、尼曼等簡約主義的作品。除了嚴肅音樂之外,馬克斯.李希特也受到電子音樂、龐克、迷幻搖滾等影響,以所謂的「後古典語法」從事創作。

《回憶之詩》(Songs from Before)以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人造衛星情人》等為文本。與前輩相比,李希特取材的並非東方的古代經典或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而是當代的異國創作,可謂文化交流的新階段,亦是西方觀視東方之進一步多元開放態度之體現。2015年的《舒眠》(Sleep)以鋼琴、弦樂、電子樂器和無詞的歌聲譜成搖籃曲。全長8小時,沒有一個刺耳的音符。

▲被視為21 世紀初最重要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之一的阿德斯曾表示自己的世代相當幸運,因為不必像前一個世代的作曲家必須嚴守分際, 若作品太受歡迎,即可能遭受同儕「迎合群眾」之譏。

美國當代作曲家惠特克(Eric Whitacre)少年時期想成為搖滾明星,後來聆聽莫札特《安魂曲》深受震撼而投身學院修習嚴格作曲。他的作品中常有任意和不確定性等前衛的樂段和特殊手法,被稱為「新印象派」,也有樂評家戲稱為「佛漢-威廉士可能會在甜甜圈聯鎖店的劍橋分店裏創作出的音樂」,反映他的樂曲之朦朧美感、英美文化色彩和通俗特質。

惠特克作曲兼指揮的個人第一張專輯《金色光華》(Light & Gold),2012年獲得葛萊美獎,並在發行一周內成為美國和英國排行榜的冠軍。這張專輯中的數首樂曲:《金色之光》(Lux Aurumque)、《飛向天堂》(Fly to Paradise)自2009年他發起的虛擬合唱團(Virtual Choir),包含來自上百個國家的近6,000人,透過YouTube合作方式而傳唱全球,並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加州迪士尼樂園等合作,相關視頻觀看人次已超過6,000萬次!

湯馬士.阿德斯(Thomas Adès)21歲就以《依然悲傷》(Still sorrowing,Op. 7)被譽為「新世代莫札特」。他擅長許多前衛技法,亦常取法巴洛克和古典時期音樂,又受爵士樂等風格影響。

1995年的歌劇《塗脂抹粉》(Powder Her Face)大受歡迎,而在世界各地歌劇院先後推出30種不同的製作,並於2007年選出其中樂段重編為《塗脂抹粉組曲》。2004年首演的《暴風雨》中的音樂語彙豐富多變,而第三幕的米蘭達與腓迪南王子二重唱抒情悅耳。

被視為21世紀初最重要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之一的阿德斯曾表示自己的世代相當幸運,因為不必像前一個世代的作曲家必須嚴守分際,若作品太受歡迎,即可能遭受同儕「迎合群眾」之譏。如今,樂壇不再有「受歡迎即妥協,而冷門即高尚」這類二元對立觀念,創作就不須畏懼被貼標籤,只須忠誠於個人理念。

20世紀前中期的前衛音樂家們堅持不能迎合群眾,然而過度的堅持最後仍淪為另一種迎合——要求作曲家們迎合少數前衛音樂家。傳統和動聽的回歸,事實上不僅是逆反,更代表著超越:創作家們既不必擔憂是否迎合群眾,亦不必再刻意迎合持同行。這些「甜」當代樂曲,事實上不僅獨沽一味,而建立在所有的酸、甜、苦、辣多元嚐試之上;雖背離、卻不否定難以接近的前衛,既肯定、卻不屈從動聽流行的傳統,以發出更多元、自由的聲音。

推薦閱讀:傳統與動聽都回來了!不難親近的當代「甜」音樂(1)

本文節選自《MUZIK古典樂刊No.146》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