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你知道嗎?日本製的抹茶食品也不是全都用「真抹茶」

生鮮時書

發布於 2019年11月21日10:20 • zen大

日前在書店看到日本百年老店辻利監修的《抹茶BOOK:日本百年老舖「辻利」傳授!抹茶的30+種品味方法》推出中文版,隨即入手。

本書原文版是由日本主婦之友社出版,書中除了介紹坊間常見的抹茶點心(如抹茶鬆餅、抹茶生巧克力、農抹茶冰淇淋、抹茶磅蛋糕…)的作法,

還介紹了一些抹茶入菜的食譜(如,抹茶油義大利冷麵、抹茶優格醬、抹茶奶油等等),以及造訪東京與京都時必去的名店。

可以說居家旅行兩相宜的一本好書。

如果您和我一樣也是抹茶控的話?

我們家有位廚藝高手,能夠將食譜上的餐點幻化為真實。

好比說自從曾經吃過《京都午茶時光!日式抹茶幸福甜點:26種口感細膩、風味濃郁的手作點心》書上的濃抹茶冰淇淋與磅蛋糕配方做成的甜點後,總覺得坊間的糕點店的食物不夠精彩(因為我家趕下重本買好的抹茶粉來製作甜點)。

《京都午茶時光!日式抹茶幸福甜點:26種口感細膩、風味濃郁的手作點心》(京都丸久小山園監修),是台灣最早出版抹茶點心專門食譜出版。

該書出版七年後之後,終於有另外一本由日本名店監修的作品問世,將食譜的介紹範圍從點心擴充到餐點,深化了抹茶的應用。

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此熱門的主題,竟然相隔如此之久才又有相關的著作出版。

這是熱衷翻譯出版日本作品的台灣出版界來說,相當不可思議的事情。

雖然在兩書之間,也有一些食譜書作家推出過幾本關於茶葉入餐點或甜點的食譜書,像是《極品抹茶:甘醇微苦的深邃魅力》、《濃韻抹茶菓子特選:大人風的洋菓子と和菓子~全品圖》。

但是,對比近年來台灣社會對抹茶加工食品的追捧與誤解,不得不說,這樣的出版數量是相當不足以回應市場期待的。

而且據我所知,在這一波數量不多的抹茶食譜書中最早的一本作品,也就是小山園監修的《京都午茶時光!日式抹茶幸福甜點》,其實是本超級長銷書,出版以後不斷加印。

為什麼我會說,出版界應該多出一些抹茶相關的作品?

實在是,台灣坊間市面上充斥許多掛名「抹茶」,實則跟抹茶毫無關係的商品

利用抹茶這個「品牌」拉高產品售價,賺大錢之餘,還讓不知道真抹茶滋味的台灣消費者誤會,真的是讓我等抹茶控相當不能接受。

早先幾年,我就曾經在自己當時的專欄寫過一篇「台灣抹茶攏是假」的文章,踢爆台灣市場上假抹茶商品氾濫的情況。

當時文章引起不小回響,後來也果恩有一些食品大廠開始和日本知名老店聯名開發抹茶商品,不再拿台灣的綠茶粉充數。

我不是說台灣的綠茶粉沫製品不好,好不好姑且無論,但這就像有人拿非阿里山產的烏龍茶,卻騙你說這是阿里山烏龍茶,還賣你真阿里山烏龍茶的價格,著實不能接受。

台灣各種食品符號的借用、錯用與濫用情況相當嚴重(另一大宗是橄欖油與醬油),常讓一些不肖廠商可以透過資訊不對稱的資訊落差,大賺不該賺的暴利。

雖然最近幾年,台灣坊間使用日本來的抹茶製作加工商品的比例提高。

不少店鋪都還會告知自己是跟哪個日本品牌合作,然而,不容諱言,抹茶的市場知名度也變得更高,而假抹茶之名推出的各類抹茶商品也的確仍然普遍存在。

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再花點時間談一談「抹茶」,讓真正的內行專家來告訴大家,真抹茶究竟是什麼?如何製作出來?為何售價如此昂貴?

以及,一個連我也是看了書才知道,原來日本的抹茶加工食品裡的抹茶,也不盡然都是真抹茶。

(只是日本方的充數技巧比較高明,不若台灣直接拿一個根本不相干的綠茶來假裝抹茶)

桑原秀樹,曾任NPO法人日本茶講師協會副理事長兼關西分部長,是個徹徹底底的茶人。

桑原先生的《抹茶事典》,揭露了許多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的抹茶故事。

許多人不解,為何一份好的抹茶,20公克售價就要數百日幣到上千日幣?

那是因為,抹茶從栽種、採收,到製成乃至研磨,全都非常耗費心力。

先不說栽種跟採收,就說製成,抹茶基本上不存在單一種茶葉(碾茶)直接製作,至少都是混和三總茶葉,才能調整出色香味與價格皆合宜的作品。

因為單一種茶葉在色香味上,只能得其一,無法盡得其好處,所以必須調和。

再說研磨,一台研磨抹茶粉末的機器,全年運作下來,也僅只能研磨出一百公斤的抹茶粉。

一台機器每個小時僅能磨出20~40公克的抹茶粉,且機器數量並不多。

桑原先生還從日本所擁有的研磨抹茶的機器的總年產量,推估出嚴格意義的抹茶的年產量(750頓)。

就算加上其他較不嚴格的採摘與研磨方式製成的抹茶粉,總年產量也不過1300公噸(這裡引用的數據均以書中記載年代為主)。

然而,市場上的年消費總量約4000公噸。

也就是說,坊間有2700公噸號稱抹茶粉的東西,並不是嚴格意義的抹茶粉

經桑原先生深入追查之後發現,即便是日本,只要是抹茶類的加工食品,幾乎都不是嚴格意義的抹茶,而是其他茶。

像是名為Moga之加工用的抹茶粉粹原料,Moga不是用石臼研磨而是使用粉粹機加工成而成的細緻粉末,坊間的食品用抹茶加工用抹茶都是Moga。

另外還有一部分叫做秋碾,就是將每年九月十月製作的番茶放入碾茶爐製成茶葉後,再以粉粹機加工製成細緻粉末,充當抹茶粉。

無論秋碾還是Moga都是其他茶,不是抹茶,抹茶的嚴格定義是,由碾茶製成的抹茶(手摘、一次收成與二次收成),且碾茶必須是覆下栽培的生茶葉,未經揉捻,直接乾燥製成

而將這樣的碾茶,以茶臼磨成粉末狀的綠茶,才能稱之為抹茶(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茶葉中央會公布的抹茶粉定義)。

雖然後來也納入剪刀採摘,但是,栽種方式一定要嚴格遵守規定所培育而成的碾茶,由碾茶製成的茶葉粉末才能稱之為抹茶。

根據桑原先生調查,真抹茶粉僅佔日本坊間的茶業總流通量1%。

雖然桑原先生在書中沒有著墨太多,但可以看得出來,桑原先生也對於坊間食品加工廠商利用抹茶的名號賺錢,以及因此讓消費者誤以為那些並非真抹茶的東西就是真抹茶,有其無奈與希望撥亂反正之處。

桑原先生更指出,雖然在食材原料的標示上都會明確寫上食品/加工用抹茶粉,但是,製成的商品推出後卻不會明白告訴世人,且食品包裝外觀全都只有抹茶口味的標示。

雖然書中沒說,但我覺得,可以用來分辨是否真抹茶的方法,毋寧就是向老字號且具有生產真抹茶粉的茶行直接購入抹茶粉

好比說京都老茶行一保堂,久小山園,或是宇治的老字號品牌名店。

在抹茶愛好者之間,都有口耳相傳著幾款特別適合製作抹茶甜點的抹茶粉(購買原料時,請留意包裝有無註明食品/加工用)。

至於大型食品廠商所開發製作的抹茶商品,即便是日本品牌,讀過這篇文章之後您應該已經了解,只是借用了抹茶製作過程,茶葉的栽培方式並不是抹茶。

最後我想說的是,並不是食品加工用的綠茶粉做出來的甜點就一定不好吃。

有很多知名品牌也都認真投入開發,成品也很不錯,但是,那就好比說近年來開始流行的焙茶甜點其實也很好吃,其烘焙香氣甚至比抹茶更適合製作甜點,未來也大有可期。

也就是說,廠商應該認真發揮食材本身的特性,好好主打其特色將其建立成不亞於抹茶的品牌,而不是偷懶抄捷徑的借用既有的抹茶品牌符號發大財。

The Author

文字工作者&讀寫專業講師 Zen大的快速寫作/專書寫作&出版提案課程 bookhuman@hotmail.com

加入生鮮時書,讓知識改變你的生活

生鮮時書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