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你喝的豆漿健康嗎?市售豆漿、豆奶大調查!

大家健康雜誌

發布於 2019年02月13日03:02 • 作者:大家健康雜誌

近年來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攀升,豆漿已經成為養生飲品的代名詞,許多人會選擇豆漿作為早餐或運動後的蛋白質來源。豆奶不是奶;豆奶就是豆漿,是以大豆為原料製成之飲品。根據國家標準(CNS)又分為豆奶與調製豆奶。本次調查發現,許多調製豆奶無標示,消費者無從判斷選擇。
 

品名種類

定義

粗蛋白

豆奶

大豆經加工處理後製成並包裝之乳狀飲料。

2.6%以上

調製豆奶

含50%以上之豆奶為原料,以大豆或大豆蛋白產品經加工處理後製成並包裝之乳狀飲料,必要時得添加營養劑及風味料。

2.0%以上

市售豆漿、豆奶含糖量高
喝兩瓶就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

董氏基金會於民國107年11~12月,調查豆製飲品共115件(105件液態豆漿/豆奶、10件豆漿粉),結果發現,是受豆漿含糖量都高得嚇人。以含糖量前三高的豆漿為例,每瓶添加糖約23.4~27.5公克,喝下2瓶就快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依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建議糖攝取50公克以下)另外,有4支包裝產品營養標示缺漏「糖」標示,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雖然調查也發現,看似健康的低糖、微糖、無糖豆漿約佔三成(低糖及微糖為5件、無糖及無添加糖為26件,約33%)。但根據食藥署《包裝食品營養宣稱應遵行事項》規範,「微糖」定義為糖應小於2.5公克/100毫升;但食藥署表示「微甜」則屬消費者個人口感,不需符合「微糖」小於2.5公克/100毫升之規範定義,明顯誤導消費者,董氏痛批主管機關開倒車。
 

豆粉、豆漿一樣嗎?
選購時該注意什麼

許多民眾喝豆漿是為了攝取裡頭的植物性蛋白質,但此次調查卻發現,有2支豆漿/豆奶的蛋白質含量<2%,連調製豆奶都不是,品名卻為「豆漿」。

「豆漿/豆奶」與「調製豆漿/豆奶」兩者的豆奶含量及定義不同,本次調查中有30支產品依目前CNS標準屬調製豆奶,但其中23支無明確標示為「調製豆奶」,雖有標示口味,但其濃度不容易從口味判斷,讓消費者無從辨識。

除了便利商店販售、完整包裝的豆製飲品外,此次市調,董氏基金會也前往18間早餐店/傳統豆漿店抽驗共45件產品,其中有7件產品無營養標示或營養標示缺漏「糖」標示,建議可比照食藥署公告《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至少標示全糖之添加量及該糖量所含熱量。

本次市調蒐集共10件豆粉品項,發現豆粉與液態豆漿/豆奶營養價值差異不大,建議消費者不論購買何種產品,在購買前皆需多比較營養標示,選擇蛋白質含量較高、含糖量較低的品項。

呼籲政府完善 大豆飲品標示規範

為了維護消費者知的權益,董氏基金會呼籲主管機關,應規範廠商於包裝上依產品濃度進行更明確的標示,讓消費者至少可透過品名或包裝標示明確區分「豆漿/豆奶」及「調製豆漿/豆奶」。

政府也應督促業者「微甜」產品的定義應符合「微糖」小於2.5公克/100毫升的規範,以免誤導消費者。董氏基金會也強調,此類問題不僅發生在大豆飲品,而是發生於各類食品飲料標示中,所以不只豆漿,市售飲料都應比照辦理!

另外,針對連鎖早餐店及豆漿店,董氏基金會建議比照食藥署公告的《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至少標示全糖之添加量及該糖量所含熱量,方便消費者計算每日熱量和糖攝取量。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