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中國共享單車ofo傳破產,電動滑板車會是另一個泡沫嗎?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8年11月12日09:31 • 發布於 2018年11月12日08:41 • 高敬原

曾經紅及一時中國共享單車品牌ofo,傳出員工開始打包行囊,陸續搬離位於中關村廣場的北京總部,甚至還有申請破產傳聞,無樁式單車從興盛到沒落,只有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

轉換場景來到美國,類似的創業故事正熱鬧上演,電動滑板車(e-Scooter)新創頻頻獲得鉅額融資,且不論是共享單車或是電動滑板車,近年也都相繼插旗歐洲市場,一時之間這個號稱「接駁城市交通最後一哩路」的科技創新方興未艾,這是否又是另一個泡沫呢?

共享自行車風潮席捲米蘭

綠能話題持席捲整個交通產業,從今年的米蘭車展(EICMA)中,不難觀察出已經有將近九成的機車製造商投入電動自行車製造,像是台灣的美利達就跟日本Kawasaki合作、杜卡迪、KTM也都產出電動自行車新品,甚至連美國車廠GM集團,最近也宣布2019年將推出電動自行車品牌和產品線。

各大廠牌的布局,就是希望能在這波綠能、共享浪潮中搶得商機,這次舉辦車展的米蘭,除了大家熟知的時尚之都,同時也是歐洲公共自行車消當普及的城市之一,在米蘭每天平均有約12,000輛自行車被出租使用,走在米蘭街頭,也隨處可見當地民眾騎著共享單車穿梭。

米蘭其實也有跟台北Ubike一樣的公共自行車系統「BikeMi」,是米蘭市政府為了紓解日益擁擠的交通,以及減少汽車用量所設置。
米蘭其實也有跟台北Ubike一樣的公共自行車系統「BikeMi」,是米蘭市政府為了紓解日益擁擠的交通,以及減少汽車用量所設置。

米蘭其實也有跟台北Ubike一樣的公共自行車系統「BikeMi」,是米蘭市政府為了紓解日益擁擠的交通,以及減少汽車用量所設置,於2008年12月正式啟用,截至目前約有282個租借站。

無論是Ubike或是BikeMi之所以可以穩定運作長達十年之久,關鍵在於車輛設置在可管理的範圍內,不僅替城市交通提供便捷選項,更透過信用卡支付、帳號實名制等手段,來遏止人性中的「黑暗面」。

優雅風景後的黑暗面

這裡說的「黑暗面」就是無樁式共享單車的亂象,同樣來自中國的摩拜單車(Mobike),在2017年進軍歐洲市場,第一站就選在義大利。

義大利擁有大量的古城區,特色就是道路狹窄,因此公共運輸並不能延伸至每個角落,在這樣的環境下,共享單車就擁有大的機會。根據《數位時代》觀察,米蘭年輕人非常喜歡騎共享單車,尤其在大學附近更是明顯,騎著共享單車穿越古城石板路,更是一道優雅的風景。

大利擁有大量的古城區,特色就是道路狹窄,因此公共運輸並不能申次每個角落。
大利擁有大量的古城區,特色就是道路狹窄,因此公共運輸並不能申次每個角落。

但是這種優雅的感覺只有一剎那,義大利是一個非常講究人情、攀關係的社會,實質的規範並不是那麼嚴僅,因此在法律監管上有許多灰色地帶,車輛亂停、被破壞的狀況同樣層出不窮,尤其義大利街道大多十分狹窄,共享單車亂停對於市容、交通影響非常大,因此從今年七月開始,摩拜單車規定,凡是把車停在騎乘範圍外的使用者,要被收取7歐元的「車輛回收費」,甚至雇用數十名便衣人員在大街小巷巡邏,只要發現破壞行為,就立即報警。

米蘭街頭,隨處可見被棄置的共享單車。
米蘭街頭,隨處可見被棄置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2.0——電動滑板車

在共享單車旋風後,大約從今年三月份開始,走在美國舊金山、洛杉磯或者華盛頓街頭,會看到許多人騎著共享電動滑板車(electric scooter)穿梭,這款被視為「共享單車2.0」的新玩意,同樣被視為城市串起最後一哩路的功能,更成為資本市場的風口和媒體討論的焦點。

與共享單車一樣,下載App註冊、解鎖就能上路,比起腳踏車,滑板車兩輪的設計,更適合穿西裝、穿裙子的騎士,最重要的是騎滑板車「很酷」,受到許多矽谷年輕人喜愛。

電動滑板車(electric scooter)穿梭,這款被視為「共享單車2.0」的新玩意,同樣被視為城市串起最後一里路的功能,更成為資本市場的風口和媒體討論的焦點。
電動滑板車(electric scooter)穿梭,這款被視為「共享單車2.0」的新玩意,同樣被視為城市串起最後一里路的功能,更成為資本市場的風口和媒體討論的焦點。

其中又以Bird和Lime這兩家新創最受矚目,Bird在去年由Uber的前主管成立,今年6月Bird拿下紅杉資本領投的新一輪3億美元的融資,估值一舉從5月底的10億美元飆升至6月底的20億美元,一個月就翻了一倍,這個數字Facebook、Lyft用了2~3年才達到,甚至有人說Bird是「用了類固醇的Uber跟Lyft」;同樣創立於2017年的Lime Bike是兩位華人Brad Bao和Toby Sun創立的公司,是受到摩拜和ofo的啟發才推出滑板車,目前已經累積5輪融資。

不只是美國,像是總部位於愛沙尼亞的叫車公司Taxify,最近也在巴黎推出了自己的滑板車子公司Bolt、墨西哥的Grin最近也募了4,500萬美元,而美國Helbiz公司開發的共享電動滑板車,最近也開始進軍義大利市場,不過比起共享單車,並沒有觀察到太多人使用滑板車,這也許也跟義大利多為石板路設計有關,相較於美國灣區大條、平整的道路,騎乘的舒適度並沒有那麼高。

電動滑板車的風行也衍生出新的職業「充電獵人」,讓當地人在閒暇之餘將電動滑板車帶回家充電,並重新拿出來妥善排列好。
電動滑板車的風行也衍生出新的職業「充電獵人」,讓當地人在閒暇之餘將電動滑板車帶回家充電,並重新拿出來妥善排列好。

電動滑板車的風行也衍生出新的職業「充電獵人」,讓當地人在閒暇之餘將電動滑板車帶回家充電,並重新拿出來妥善排列好,一名充電獵人表示:「你能想像Bird付給每輛車5~6塊美元嗎?每天外頭都有上百輛車,我就想可以用這個來賺一些錢。」他興奮得表示,如果認真一點每天可以拿個50~70台充電,「這幾乎變成了我全職的工作了,」甚至有時還要跟其他人搶車。資本市場的踴躍,也讓許多人認為,電動滑板車就是「下一個大事(Next Big Thing)」。

新科技,往往在最愚蠢、最誇張的現象中蹦出

有人覺得好玩,但也有人因為電動滑板車受了不少氣。

跟共享單車一樣,共享滑板車佔據了地鐵出入口、人行道,在美國還有比較激進的人會把滑板車塞到垃圾桶、推入海中、甚至從高樓砸下。不過最大的危險恐怕還是交通問題,因為共享電動滑板車既非自行車、摩托車、電動機車,完全是置身在法律規範以外的新型交通工具,在YouTube上隨便搜尋,都能找到類似的車禍影片。安全以及市容的亂象,有人就形容這就像槍械製造商突然進場,隨處在社區分發槍枝,然後揮揮手說:「隨便你用」。

不過共享滑板車卻也帶來了額外好處,除了方便之外,許多人是因為「好玩」而將滑板車騎上路,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曼非斯的Hattiloo 劇院老闆受訪時就曾說過:「城市很多人是不到兩個街區以外的地方的,但滑板車出現後,很多人都覺得很好玩開始騎,我們因此多賣了很多票。」

毀滅與新生並存,無論是Uber、Bird或是摩拜單車,都可能只是共享交通、共享經濟發展的一個過程,這些創新有一天也許會變成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選擇,每當有新的科技闖進我們的生活,我們都在學習消化如何在城市中一起共存,因為新科技,往往都是在最愚蠢、最誇張的現象中蹦出。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