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不是只有血便要擔心!肚子痛伴2異樣也可能是大腸癌徵兆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19年11月11日10:11 • 發布於 2019年11月12日05:00 • 新聞中心余宗翰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知道嗎?腹部劇痛長期不明疼痛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盤踞台灣10大癌症之首,平時一定多加小心自身身體狀況,早期發現大腸癌才能及早治療。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舉出4大腸癌病例,都有腹部疼痛的現象。

  • 65歲女性,有大腸癌家族史, 五年前曾做過大腸鏡檢查正常,半年前糞便潛血陰性,兩個月前發現貧血,以為是缺鐵性貧血接受治療中,最近兩周出現右下腹劇痛,治療後疼痛未改善,經電腦斷層、大腸鏡檢查,發現位於盲腸的大腸癌第三期,接受手術及化療。

  • 55歲男性,右腎臟癌接受手術切除十年,有長期輕度貧血,出現右上腹痛持續三個月且體重減輕達六公斤,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逆流性食道炎,但因治療無改善而至本院求診,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大腸有腫瘤,經大腸鏡確認為位於右橫結腸的大腸癌第三期,接受手術及化療。

  • 76歲男性,三年前曾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有息肉並切除,近期因左上腹痛,糞便潛血呈陽性,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位於脾彎部的大腸癌第二期。

  • 78歲女性,長期便秘藥物治療有20年,因左下腹痛、排便顏色呈現灰白色,且便中帶血就醫,大腸鏡檢查發現位於乙狀結腸的腫瘤,切片確認為惡性,安排接受手術治療。

莫名肚子痛?除了排便問題,腹痛也可能是大腸癌徵兆

邱展賢醫師指出,上述案例均有不明腹痛持續一段時間,且每次疼痛位置都相同,其中二例還合併有長期貧血,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罹癌。

大腸癌在癌前病變或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是經由篩檢才得以發現,因此當出現症狀就醫時,常已是第二期或更嚴重,常見的症狀有:

  • 莫明腹痛超過1個月,疼痛位置固定
  • 排便習慣改變
  • 腹瀉便秘交替
  • 覺得大便解不乾淨
  • 血便
  • 貧血
  • 體重減輕

大腸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哪些人是高危險族群呢?預防大腸癌從「這件事」做起最關鍵,第二頁的內容一定要繼續看!

預防大腸癌從調整飲食習慣、體重控制做起!

邱展賢醫師提到,要預防大腸癌,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

  • 多吃蔬菜水果
  • 少吃肉類、加工肉品
  • 少吃高油脂食物
  • 戒菸酒
  • 培養運動習慣
  • 做好體重控制

大腸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要有定期篩檢的習慣,才有機會早期發現癌細胞。尤其本身是大腸癌高危險族群的人,更不能忽視定期健檢的重要性。

哪些人是高危險族群呢?

有以下這些狀況的人,要特別小心自己的腸道健康。

  • 有大腸瘜肉
  • 一等親有大腸癌或瘜肉
  • 有家族性息肉史
  • 罹患過慢性大腸炎
  • 肥胖
  • 平時活動量少
  • 喜歡吃紅肉、高脂食品
  • 有吸菸、喝酒習慣
  • 高齡,年過40歲

大腸癌不難預防,也並非絕症!

邱展賢說,據衛福部107年統計十大癌症死亡率中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為第三高。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105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每天約有41個人罹患大腸癌,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死亡人數約5千700多人。

看數字似乎很驚人,但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1/2的大腸癌可以預防,而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

政府補助50~74歲國民免費糞便檢測

目前政府有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大家可以多加運用。如果本身是沒有不適症狀的高危險族群,可尋求醫師進行風險評估需不需要大腸鏡檢查。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