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108課綱】身為「聯考父母」的我們怎麼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親子天下

更新於 2019年07月11日10:03 • 發布於 2019年07月11日10:02 • 陳珮雯
【108課綱】身為「聯考父母」的我們怎麼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108課綱】身為「聯考父母」的我們怎麼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這刊雜誌談新課綱後的「升學對策」,教改與理想的距離,是父母、社會價值觀、學校、政府多方拉扯的結果,新政策需要時間摸索,孩子在校學習難免受到影響。但在動盪中影響愈小的會是「愈認識自己」的孩子,協助孩子「找自己」也是家庭在教改中最能著力之處。當孩子的自我認識愈充分,愈能在變動的環境中,主動尋求、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找到安頓身心的姿態與方法。

一○八課綱正式揭開「適性」升學時代,現有七種大學入學管道,透過考招辦法的細節微調,更貼近「適性多元」。孩子是「異才」可走「特殊選才」;高中畢業後先就業,能再用「進修推廣學士班」重回大學;明白自己志趣的孩子可採「申請入學」;不確定想念什麼的孩子,也保留用考試成績分發學校的路徑。

這期雜誌我們彌補了一○八課綱的「資訊斷裂」,媒體三不五時拋出一個訊息,父母們對新課綱「見樹不見林」,缺乏完整的認識和理解,出現誤解,因此我們把一一一學年度之後的升學「全貌」展開:

一、升學的改變:

為什麼高中升學「選校」的思考不再等到「會考」成績公布後,必須提前至國七就開始?從國中到大學的升學路徑有哪些走法?大學考招改變什麼?新的升學制度「新型學測」、「學習歷程檔案」、「課程諮詢教師」在不同的大學升學管道扮演什麼角色?有什麼功能?

二、「聯考世代父母」需要重新認識的「生涯探索」新思維:

一○八課綱背後的核心精神是生涯探索,制度設計鼓勵孩子不要再用「分數」選高中,而是用「志趣」選高中,並將高中「特色課程」連動大學考招。這對「聯考父母」是全新的經驗,升學不是「線性」,有可能是七彎八拐才到達想去的地方,過程中的「不確定感」很高。

在教育及心理學專家眼中,十一歲至十七歲是最佳的自我探索期,這段青春年華,應該試著回答「我是誰?」「我想往哪裡去?」「用什麼適合我的方法帶我走到目的地?」這些答案必須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同時了解世界,能夠定義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

在求學時期不曾好好探索過自己的「聯考父母」,如何在家庭裡成為孩子的伯樂?雜誌中也用大篇幅的文章來回應父母。

三、高中變貌:

新課綱改變最大的就是高中的「教與學」,規範高中端要開出「特色課程」、學生端要有「自主學習力」。雜誌中介紹今年九月起高中的變化,並透過十幾所高中案例報導,帶父母看見高中課堂的新風景,並提供選擇高中的背後思考。

「找自己」是一生的功課,「聯考父母」不妨重新活一次,陪孩子「找自己」的同時,也重新探索自己的內在,與孩子一起回答:「我是誰?」「我的一生想去哪裡?」「我正在我想前往的道路上嗎?」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分數不再決定一切! 未來升學贏家是「這樣」的孩子

新課綱上路,帶你用一張圖看懂國中到大學多元升學路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