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知道怎麼贏,也知道如何面對輸】162 公分世界羽球球后——戴資穎羽球場上的無懼之路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更新於 2020年03月06日11:12 • 發布於 2019年11月18日23:46 • 黃懷容
圖片來源:戴資穎 粉絲專頁 。
圖片來源:戴資穎 粉絲專頁 。

**「每一次比賽所追求的永遠只有在場上的表現,以及自己身體上的一切,所有的頭銜都只是一時的,更不用說我會在意。」——戴資穎

驅使一個人愛上羽球的原因有很多種,而其中一種應該就叫做「小戴」。

「小戴」,我想無論是愛看羽球比賽的人,還是單純瀏覽新聞的人都會經常聽到的名字,因為這也正是我們「穎迷」用來稱呼這位今年才 25 歲的世界羽球球后的方式。

他是首位奪得《全英賽》和《亞洲羽球錦標賽》冠軍的台灣選手,他拿下台灣《亞洲運動會》史上第一面羽球金牌,他是台灣羽球史上最年輕成為甲組的選手,也是世界球后最長紀錄保持人⋯⋯ 但最重要的還是,他是那個不被頭銜綁住,始終在場上隨心所欲起「浪」的——戴資穎。

知道怎麼贏,也知道如何面對輸

如果你有在關注最近的體育新聞,那你應該知道戴資穎在最近一場的超級 750 系列《中國福州羽球公開賽》因傷勢選擇退賽,也決定先不打《香港羽球公開賽》,專心養傷備戰將在 12 月開打的《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因此,許多新聞報導都在計算著「小戴是否能穩居世界球后」、「可以維持世界第一到何時」⋯⋯。

不過,在這些新聞之外,小戴本人卻似乎完全不把「頭銜」當一回事,在他的 Instagram 貼文中有這麼一段帥氣 文字「每一次比賽所追求的永遠只有在場上的表現,以及自己身體上的一切,所有的頭銜都只是一時的,更不用說我會在意。」

左為日本選手奧原希望,右為戴資穎(圖片來源:戴資穎 粉絲專頁 。)
左為日本選手奧原希望,右為戴資穎(圖片來源:戴資穎 粉絲專頁 。)

通常,當一個人到達頂端之後,應該或多或少都會開始害怕「輸球」這件事,但將這個常態放在戴資穎身上卻無法成立,究竟是什麼讓他始終保有這麼健康正向的心態?讓我們一起來好好回顧一下,這位年紀輕輕卻「知道怎麼贏,也知道如何面對輸」的戴資穎的羽球生涯吧。

總是握緊球拍的小戴,也有鬆開過的時候

其實,在國小六年級的時候,小戴曾經選擇放下過「羽球拍」、出走「羽球外」的世界。

因為通常在國小升國中的時候,會是家長讓小孩選擇要不要繼續打球的一個階段,而很多跟戴資穎一起練習的同學也都決定國中不會再繼續打球。當時小戴看著他們在不打球後開心生活的樣子,就覺得練球練得很辛苦的自己,也想要快樂地過日子,於是就跟爸爸說他不想打了。

圖片來源:戴資穎 粉絲專頁 。
圖片來源:戴資穎 粉絲專頁 。

沒想到戴爸爸也很阿莎力地答應,告訴他想做什麼就去做,只要記得回家吃飯就好,結果在佔據了生活中大部分時間的羽球被抽離之後,玩了兩個月的戴資穎覺得好像也沒這麼多好玩的, 於是又自己拾起了球拍,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說過「不想打球」了。

戴資穎從小到大的好幫手:「不怕輸」跟招牌「假動作」

球類有那麼多種,大家可能會好奇 —— 戴資穎是為什麼開始打羽球?

這一切都跟他的「父母」有關,他曾在《台灣演義》的採訪裡 說到 :「我會打是因為爸爸媽媽他們結婚之後開始打球,然後我跟我姐姐就是⋯⋯我們兩個出生之後可以去玩的地方只有『球場』。」

一般小孩的遊樂場可能是公園裡的溜滑梯、盪鞦韆,但正是因為全家人都在打羽球,所以當他們要去運動時,就會被帶去的戴資穎也在無形之中把「羽球場」當成了他的遊樂場。 而這裡不只孕育了他的羽球夢,他在球場上的招牌「假動作」也是從這裡發跡。

戴資穎跟一般的球員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在球場上的「假動作」非常多,也許很多人會想問他是怎麼練成的?但其實他一直都沒有特別去練,甚至在正式開始接受專業訓練的時候,教練們都不太喜歡這種算是「花招」的東西,不過由於他是比較慢才開始接受正式訓練,再加上這種打球風格是從他小時候在外面的球場時就打起來的東西,所以一直都沒有改掉。 但誰也沒料到的是,這個當時改不太掉的「假動作」卻成為了現在別人沒有、專屬於他的好幫手。

雖然國小三年級才開始到有正式校隊的地方訓練,但當時如果有分齡賽,幾乎所有冠軍都是由他囊括,也或許是為了要讓他從小就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小戴的爸爸戴楠凱總是幫他報跳級的比賽。也正是因為這樣,戴資穎從小就一直輸球, 所以比起「贏球」,他一直都是覺得「做好自己」更重要,畢竟輸了就表示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

「我用球拍寫著我的故事,有些人只是看著結果,然後敲打著鍵盤,否定別人所有的努力,那都沒關係,反正世界上本來什麼人都有,我只想繼續寫著屬於我的故事,對於故事的觀點、評論,總是有好有壞,我也都接受。沒有歷經這些,哪來的成長。」——戴資穎

帶著這種「不怕輸」的心態,戴資穎在小六打到國內的乙組冠軍,成為國內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甲組選手,並在 2009 年,15 歲的他開始了他的羽球國際道路。

從國內走向國際,162 公分的羽壇新秀

2009 年,戴資穎的第一場國際賽事《越南羽球大獎賽》就拿下亞軍,帶著獲得的世界羽球聯盟積分,小戴從此踏入了國際巡迴的賽程,世界羽壇也開始注意到這位來自台灣、身高僅有 162 公分的少女。

隔年,戴資穎在 2010 年《新加坡羽球超級賽》打敗了許多世界名將,拿下了個人生涯第一個超級系列銀牌,他也說這是他最難忘的一次比賽。

「那個時候我是第一次打這麼高等級的比賽,我從會外賽然後一路打到冠亞軍,然後冠亞軍當天剛好是我的生日,雖然我還是沒有送自己冠軍當禮物,我那次是拿了第二名,但是我下場之前印象很深刻,因為球迷、現場的觀眾都在幫我唱生日快樂歌。」——《新聞觀測站

在接下來幾年,小戴陸續拿了不少獎牌,像是《美國羽球黃金大獎賽》冠軍、《馬來西亞羽球超級賽》冠軍,甚至是《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冠軍等等,這中間當然也有過或大或小的失敗與挫折,但我想當時小戴遇到的最大問題應該就是:在 2015 年 11 月的《香港羽球超級賽》中,他腳跟受了傷,並且負傷參加了同一年 12 月的《杜拜超級系列總決賽》,卻也因此在第一輪就慘遭西班牙好手馬琳淘汰。

養傷養出「腹肌」的小戴:路不總是順遂,人卻可以選擇不頹廢

穎迷們常常會用「浪」來形容小戴打球 ,這個「浪」有兩種意思,一種可以說是上面提到的「假動作」,他常常隨心所欲打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球路;另有一種則是對手拿了 10 分,但大概有 8 分都是小戴自己失誤所造成的另一種「隨心所欲」,每當遇到這種時候,觀賽的大家就會說:「起浪了!」

而這波滔滔的浪,在 2015 年的時候來勢特別洶湧。

當年的小戴差不多有三分之二年的時間會因為失誤或是腳傷,常常在四強或是八強止步,但我想如果有人問他說:「你是怎麼走過那段時間的?」,小戴應該會笑著說出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減肥」。

當時腳跟受傷的他,因為那段時間沒有出國比賽,不但沒有頹喪低迷,反而覺得可以減肥一下(編按:一般人會這樣想嗎?!),當時大概減了 10 公斤左右,結果在之後的比賽發現好像效果不錯,雖然瘦了之後力道有稍微減弱一點,但靠重訓就可以補回來了。 而也因為這樣,穎迷們所熟知的小戴「腹肌」就這樣出現了。

圖片來源:戴資穎 Instagram
圖片來源:戴資穎 Instagram

「你有什麼想法想露一下腹肌?」《新聞觀測站》主持人問到,小戴害羞地笑答:「其實⋯⋯就覺得⋯⋯就是變瘦了,減肥減得很辛苦,然後我覺得就是⋯⋯出現腹肌算蠻不容易的吧!竟然它出現了一段時間,就偶爾嚇嚇對手。」

在養傷後,戴資穎成績像反彈似的,在 2016 年的《香港羽球超級賽》之後,積分排名攀升到了世界第一,當年 22 歲的他也成為了首位台灣籍世界球后。

其實在比賽開始之前,球迷早就算好只要小戴這個比賽拿下冠軍,就可以來到世界排名第一,這個消息也傳到了小戴耳裡,但當時的他一如既往地對「排名」沒什麼特別感覺, 畢竟對他來說「打球就是享受比賽」,日子並不會因為登頂之後就有什麼改變,如果硬要說有什麼變化,那唯一的變化應該是——現場為小戴歡呼的「加油聲」變得更大了。

圖片來源:戴資穎 粉絲專頁 。
圖片來源:戴資穎 粉絲專頁 。

最近在連續參加了好幾場高強度的賽事後,為了避免自《法國羽球公開賽》以來的膝傷惡化,戴資穎決定先好好休息養傷,希望這次養傷後的小戴也能像 2016 年的他一樣,用更健康的身體回歸,打出更多讓我們瞠目結舌的精彩球賽,繼續在球場上不受排名束縛、隨心所欲地揮舞他的「浪式技法」。

延伸閱讀

【他的職場,在運動場】從 10 連敗打到世界第 2:台灣羽球一哥周天成的「逆轉人生」

「每一個你我,都是謎。」從《星光》到《與惡》淬煉出的「謎之音」,曾沛慈影歌雙棲的「意外人生」

「戀愛的男子,每一個都是少女。」回顧林宥嘉 11 年音樂之路,在星光「走鋼索的人」走到哪了?

(參考資料:《新聞觀測站》:〈世界羽球球后 戴資穎專訪 〉、《台灣演義》:〈 世界羽球后 戴資穎 〉)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