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時尚,原來如此】遠古級時尚配件─鈕釦的故事

BeautiMode

更新於 2019年07月15日02:59 • 發布於 2019年07月19日01:00 • BeautiMode
【時尚,原來如此】4000年前就有它?不退流行的時尚配件─鈕釦的故事_(15).jpg

                        

(本文版權為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時尚歷史中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若要指出時尚界最歷久彌新的發明,鈕釦絕對榜上有名。多數的人或許都沒有想過,這個在現代服裝中,看似不起眼的小東西,所擁有的歷史,比多數服飾物品都要長久。

沒有人知道鈕釦被發明的確切時間與地點,而現存最早的鈕釦,是來自古印度文明,以滑石或貝殼製成,製作年代大約在西元前2000年左右,雖然這些鈕釦並沒有固定衣物的功能,只是純粹裝飾性的物品,但已經具有現代的外型,可以用針線縫製在服裝上。

20世紀初從賽普勒斯(Cyprus)出土,受埃及文化影響的鈕釦,成品時代估計為西元前650至50年。(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鈕釦的材質非常多元,幾乎所有可用於製成飾品的材料,都曾被拿來製作鈕釦,因此它也反映了人類工藝的發展。近代以前,人們會使用金屬、寶石、象牙、牛羊角、骨頭、貝殼、玻璃、陶瓷、甚至是紙或絲來製作鈕釦,19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塑膠則成為了鈕釦最常使用的材料。

固定衣物的工具

在使用鈕釦以前,人們主要以別針(pin)、胸針(brooch)等尖刺狀的物品來固定衣物,鈕釦何時才開始成為固定服裝的工具,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最晚從中世紀開始,在歐洲,鈕釦使用方式就已經和現代差不多了。目前確定最早使用鈕釦的服裝,是一種名叫doublet(法語:pourpoint)的男性上衣,這種服飾從中世紀晚期開始流行到17世紀,胸口及袖子皆可以鈕釦固定,當時鈕釦的形狀是偏球形的。

女性服裝使用鈕釦的時間,比男性晚了許多,因為從中世紀晚期到近代,女性流行的服裝款式,多半都十分緊身,比起鈕釦,大多使用繫帶或勾子來束緊織物,會容易許多。

身份的象徵

鈕釦除了可以固定服裝之外,也具有裝飾的效果。因此在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紀錄中,經常可以看見一些有錢有勢的大人物,特別訂製特殊的鈕釦來宣示身份地位,15世紀的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Philip III, Duke of Burgundy),在紀錄中就曾訂製以珍珠及玻璃製成的鈕釦,16世紀的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François I),據傳也曾找一位巴黎金匠,幫他製作一組鑲嵌在黃金上的黑色琺瑯鈕釦,這些珍貴的鈕釦就像現代珠寶一樣,是彰顯地位與財富的物品。

昂貴的工藝品

對於喜歡收集鈕釦的行家來說,18世紀是鈕釦的黃金時代,這個時代的鈕釦風格多樣,形狀、大小的變化也很多。18世紀男性服飾的上衣正面、袖子、口袋,以及後擺都會使用鈕釦,背心及褲子也以鈕釦固定,因此產生各種尺寸變化,外型也越顯扁平,與我們今天熟悉的平盤狀鈕釦十分相似,這些鈕釦大多豪華複雜,貴金屬、寶石、金銀線刺繡都是經常使用的材料,有時一套體面的服裝,花在鈕釦上的金額甚至可以佔總預算的80%,是上層階級的地位象徵。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Veste de chasse, vers 1690. Peau brodée de fils métalliques. Dépôt du musée du Louvre, 1991 © Les Arts Décoratifs, Paris Exposition "Fashion Forward : 3 siècles de mode (1715-2016)" jusqu"au 14/08/2016 #fashionforward_ad #lesartsdecoratifs #paris #museum #instamuseum #robe #couture #musée #artsdecoratifs #museedesartsdecoratifs #Fashion #mode #textile #Exposition #exhibition #chasse

Mad Paris(@madparis)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6 年 4月 月 7 日 上午 7:49 張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Did you already visit our #déboutonnerlamode exhibition ? Crédits photo : Luc Boegly #lesartsdécoratifs #muséedesartsdécoratifs #paris #museum #fashionweek #fashion #mode #art #exposition #exhibit #embroidery #textile #boutons #men #enlightenment

Mad Paris(@madparis)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5 年 3月 月 4 日 上午 7:05 張貼

18世紀中期開始,玻璃仿製寶石的技術逐漸成熟,玻璃開始大量應用在鈕釦的製作上。此外,形狀扁平的鈕釦,讓畫家可以在上面創作,因此各種繪有肖像、歷史場景、人物、觀光景點的鈕釦變得相當受歡迎,曾為拿破崙(Napoléon)的加冕典禮安排過儀式及出版官方加冕圖畫的藝術家Jean-Baptiste Isabey就曾回憶說,他在年輕時曾靠在鈕釦上作畫來維生。

18、19世紀十分風行將親愛的人的肖象繪製在鈕釦上隨身配戴。(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8世紀末的手繪人物鈕釦,圖中仕女穿著中世紀貴族女性的服飾。(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工業時代來臨

到了18世紀末期,鈕釦的製作逐漸分為兩種。以法國為中心的工匠繼續以傳統製作工藝生產鈕釦,英國則開始以機械大量生產。此時最具代表性的發明,是英國製造商Matthew Bolton於1760年代在伯明罕(Birmingham)發展出來的金屬切面鈕釦(cut-steel button),打磨過的金屬與玻璃和寶石一樣有光澤,因此很快地就成為受歡迎的產品。

不久之後,陶瓷製造商Josiah Wedgwood在1773年,與Matthew Bolton一起將自己研發出來的浮雕玉石陶瓷(Jasperware)與金屬切面鈕釦結合,同一時期在陶瓷上印刷的技術也成熟了,陶製鈕釦的造型變得更加多樣。到了18世紀末,珍珠母貝(mother-of-pearl)製成的鈕釦成為消費者新寵。

1775年左右生產的金屬切面鈕釦,這種款式的鈕釦是19世紀具代表性的產品。(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775年出品的浮雕玉石陶瓷與金屬切面鈕釦,這在當時具突破性的設計。(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同時,18世紀的歐洲人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對於自然界相當好奇,也因此催生出許多造型特殊的鈕釦,例如完美模仿昆蟲、動物模樣的鈕釦、展現礦物紋理的礦石鈕釦,以及一種被稱為「棲地鈕釦」(habitat button)的獨特設計,使用透明玻璃將昆蟲、動植物與他們自然棲地,完整展現在狹小的畫面上。

1820年代英國生產的珍珠母貝繪畫鈕釦。(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770年代,玻璃鈕釦裡以色紙、染色絨毛及細小葉片構成雉雞在野地的情景。(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除了工業化的影響外,軍隊開始穿著標準化的制服,對鈕釦造型的演變也有了重大影響,直到今天,為了制服而生產的鈕釦,仍然在整體鈕釦產量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一套19世紀的軍隊制服,從上衣、袖口、領口到靴子,有時會需要多達30顆鈕釦,不同國家、區域、軍種都需要不同的設計,這些原本為軍隊製作的服裝造型,後來也影響到其他領域,今日民航飛行員、執法人員的制服也都有獨特的鈕釦設計。

人造材質出現

19世紀之後,受到法國大革命影響,男裝變得樸素、單調、少裝飾。反而是女裝上開始出現許多裝飾性的鈕釦,常見的材質有彩色琺瑯、陶瓷、珍珠、銀以及各種寶石。

1861年,英國的維多莉亞女王(Queen Victoria)在丈夫亞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去世之後,開始長期服喪,她經常配戴黑玉(jet)及黑玻璃製成的鈕釦,帶動這種材質廣為流行。這個時期的鈕釦製造,如同18世紀一樣,分為工業生產及手工製作兩種方式,但工業生產的鈕釦佔整體的比例越來越高。

19世紀黑玉製成的鈕釦。(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世紀帶有金色花紋的手工製作木質立體鈕釦。(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812年,美國企業家Aaron Benedict,在美國與英國爆發第二次獨立戰爭(Second War of Independence)時,於康乃狄克州沃特伯里市(Waterbury, Connecticut),設立了沃特伯里鈕釦公司,為美國軍隊制服生產鈕釦,在此之前,美國軍隊制服的鈕釦絕大多數都是英國製造,因此這間鈕釦工廠在美國工業發展史上,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整體而言,19世紀大量生產的鈕釦,雖然越來越普遍,但這並沒有讓鈕釦的材質變得單調。天然材質如牛羊角、貝殼,仍然經常可以在工廠產出的鈕釦上看見。1870年代,歷史上第一種塑膠賽璐珞(celluloid)被發明,雖然具有易燃的缺點,但由於色澤近似象牙,因此經常被用來應用在服裝上。此外,18世紀出現的圖畫鈕釦,拜工業化之賜,19世紀末期達到流行的最高峰,像是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及巴黎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等圖案,都十分受到歡迎。

19世紀中期以動物角製成的山羊雕刻鈕釦。(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世紀描繪法國凱旋門的鈕釦,是相當受歡迎的旅遊紀念品。(圖/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19世紀末期,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越來越習慣穿外套搭配白色襯衫,襯衫需要許多鈕釦,因此不昂貴的四孔小鈕釦開始出現。雖然大量生產的鈕釦此時已經非常普遍,但諸如法國的卡地亞(Cartier)、丹麥的喬治傑生(Georg Jensen),與英國利柏提(Liberty)百貨等精品製造商,仍會推出以昂貴金工及寶石製作而成的鈕釦。

現代鈕釦-懷舊的象徵

1907年發明的電木(Bakelite),對材料科學的影響極大。電木的正式名稱叫作酚醛樹脂(phenolic resin),是一種耐燃、耐熱、耐水、耐酸性、絕緣性良好又易塑形切割的塑膠,一度是合成鈕釦最常使用的材料,直到後來被其他塑膠取代。1930、40年代流行立體飾品,立體鈕釦也廣受歡迎,義大利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就以誇張的客製化鈕釦聞名。

此外,在許多國家開始禁止販賣象牙、玳瑁等來瀕臨絕種動物製成的產品後,塑膠變得更加普遍,平價材質諸如玻璃、珍珠,也多數被塑料取代,便宜的塑膠讓鈕釦這種配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仗,而拉鍊的發明,也讓鈕釦的地位,變得不如以往重要。

二次大戰之後,人造纖維的技術進步,鬆緊布料的流行更讓鈕釦的使用量大幅減少,今天對許多人來說,鈕釦只是不起眼的配件,有時還帶點懷舊情懷,像90年代出現的復古鈕釦牛仔褲,以及新娘婚紗上用來增加裝飾性的鈕釦,就是這種情感的最佳象徵。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esartsdecoratifs #paris #museum #museedesartsdecoratifs #exhibition #expo #déboutonnerlamode #boutons #mode #buttons #dress #fashion #visit #model #display #freshair

Mad Paris(@madparis)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5 年 7月 月 3 日 上午 8:26 張貼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Yes or No? @noranaviano_sposa

Wedding Dress Lookbook(@weddingdresslookbook)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8 年 6月 月 23 日 下午 4:29 張貼

參考資料:Encyclopaedia Britannica、LoveToKnow、Harappa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Project、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本文版權為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時尚冷知識】把我的明眸送給你!18世紀最深情的信物:眼睛肖像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