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基金講堂】槓桿投資債券型基金 得克服人性貪與怕

鏡週刊

更新於 2019年11月25日10:59 • 發布於 2019年11月27日22:00 • 鏡週刊

**許多人認為,只要債券型基金的配息率高於貸款利率,那麼用貸款來投資債券型基金很划算。當然,如果不顧風險大小只談報酬,且基金配息也不含本金,確實可以使用財務槓桿來放大報酬率。

**

我們用元大美債20年這檔債券ETF做試算說明。在沒有貸款的情況下,於發行日2017年1月11日投入資金100萬元,至2019年11月1日為止,再投入期中所收到的配息,最後資產淨值來到116萬7,123元,累積報酬率為16.7%,年化報酬率5.6%。然而,到期前的資產可是高高低低地變動,曾出現最大累積報酬率25.5%,但也曾虧損10.2萬元。

長期持有 無懼高波動

若使用1倍的槓桿,即50%自有資金,另外50%向銀行貸款,年利率1.8%,最後累積報酬率提高至27.5%,年化報酬率8.9%,但是期中也得忍受較高的波動,出現過最差報酬率為-22.1%,但是最高報酬也提升至45.1%。

不管全部都是自有資金,還是50%貸款,總資產都是投入100萬元,只是使用貸款時,自有資金只有投入50萬元。因為報酬率是損益金額除上投資金額,100萬元資產的變動,這時只剩下50萬元來扛,報酬率的變化當然就變大了。

下表是此範例在不同貸款比例情況下所得到的結果,可以看出當貸款比例愈高,累積及年化報酬率也會愈高,而最大可能的變動也被放大。當貸款比例高達75%時,期中可是會出現46%的跌幅,這樣的波動甚至比一般的股票還要劇烈。

使用財務槓桿有個基本原則,就是長期平均報酬率須大於貸款利率,之間的差距稱為利差,利差愈大愈有利。以上述範例來看,年化報酬率5.6%,貸款年利率1.8%,利差3.8%,只要資產往下變化3.8%就會出現虧損。

其實,持有美國公債ETF不用擔心信用問題,長期持有本息都落袋,沒有虧損的問題,只要報酬率大於貸款利率,確實可以使用財務槓桿。只是債券到期前的價格有高有低,財務槓桿會放大這些波動,當然這都是過渡,只要持有到期就跟波動無關。

話雖如此,人的恐懼及貪婪最不容易克服,就怕期間受不了波動斷頭殺出,到最後還是以虧損收場。總之,債券ETF不是不能使用財務槓桿,但請衡量自身承受度,謹慎為之。

【基金講堂】大陸A股今年已漲2成 該站在賣方了
【基金講堂】買台灣50 波段操作不如長期持有
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