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全文】搶10小時斬斷病毒傳播鏈 揭疫調SOP三度進化內幕

鏡週刊

更新於 2020年03月31日12:40 • 發布於 2020年04月04日21:58 • 鏡週刊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第2波境外感染潮來襲,台灣至今確診案例超過300例,但境外移入仍大於本土感染,控制在有限度傳播。一名參與防疫決策的官員直言,精確疫調是現階段防疫的重點。

本刊調查,台灣對抗武漢肺炎的疫調SOP已3度翻修、進化,從中央到地方通力合作的疫調人員,堪稱是「抗疫福爾摩斯」,每天要搶在10小時內完成初步疫調,以找出感染源、追蹤可能感染者;為讓疫調精準,政府更跨部會合作,大規模啟動智慧疫調,盼搶在疫情蔓延前斬斷病毒的傳播鏈。

武漢肺炎全球已逾70萬人確診,台灣面對第2波境外感染潮侵襲,至今確診案例超過300例,能否守住14天的觀察期不讓疫情擴大,本週是關鍵。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9日表示,防禦疫情發展狀況「比預期稍好」,原本擔心的幾件事情都沒有發生,但仍提醒全民須戒慎恐懼。

宛若電影情節 揪零號源頭

目前在境外移入案例大於本土感染數的情勢下,一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官員接受本刊訪問時直言,相較於外界爭論是否實施普篩措施,透過精準疫調斬斷病毒傳播鏈,才是現階段防疫最重要的工作。

他說,以第268案確診病例來說,2月底發病後,直到3月28日才確診,指揮中心經初步疫調,即匡列449名接觸者,但因患者曾赴金山老街、烏來老街等知名觀光景點,接觸者複雜,難以明確鎖定,最後決定透過疫調與電子足跡交叉比對,公布該名患者部分的活動地點及時間,希望進一步掌握可能的接觸者。

為讓疫調更能掌控疫情發展,指揮中心制訂的疫調單至今已調整了3次,連發病症狀也隨國內外疫情而增修。
為讓疫調更能掌控疫情發展,指揮中心制訂的疫調單至今已調整了3次,連發病症狀也隨國內外疫情而增修。
為讓疫調更能掌控疫情發展,指揮中心制訂的疫調單至今已調整了3次,連發病症狀也隨國內外疫情而增修。
為讓疫調更能掌控疫情發展,指揮中心制訂的疫調單至今已調整了3次,連發病症狀也隨國內外疫情而增修。
為讓疫調更能掌控疫情發展,指揮中心制訂的疫調單至今已調整了3次,連發病症狀也隨國內外疫情而增修。
為讓疫調更能掌控疫情發展,指揮中心制訂的疫調單至今已調整了3次,連發病症狀也隨國內外疫情而增修。

本刊調查,攸關台灣疫情控制的疫調SOP,自疫情爆發以來已3度修正,從中央到地方通力合作的這群疫調人員,堪稱是「抗疫福爾摩斯」,每天要搶在黃金時間10小時內完成初步疫調,一一匡列出確診個案的接觸者及活動範圍,而為了讓疫調更精準,政府更大規模跨部會合作,啟動智慧疫調,藉由資料庫大量交叉比對數據,以搶在疫情擴大前,斬斷可能的病毒傳播鏈。

一名疾管署防疫醫師形容,2011年上映的電影《全境擴散》,影星凱特溫絲蕾飾演的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人員,就是疫調人員每天真實上演的日常。片中她前往染疫死亡女子的公司,一一詢問有誰曾與死者接觸過、何時接觸,一發現密切接觸者,立即打電話詢問是否出現類似症狀,並要求馬上離開大眾運輸工具、別與他人接觸;疫調人員還調閱賭場監控錄影帶,一一釐清死者接觸對象,試圖找出病毒傳播源頭的零號感染者。

電影《全境擴散》中飾演美國疾管中心人員的影星凱特溫絲蕾(前左),一一對染疫身亡者的接觸者及活動行蹤展開調查,這就是疫調人員的真實寫照。(翻攝網路)
電影《全境擴散》中飾演美國疾管中心人員的影星凱特溫絲蕾(前左),一一對染疫身亡者的接觸者及活動行蹤展開調查,這就是疫調人員的真實寫照。(翻攝網路)

黃金10小時內 釐清接觸史

台灣能成功防堵疫情未在社區大規模傳播,及時斬斷病毒傳播鏈是一大關鍵。本刊調查,這次疫調作業由中央防疫醫師與各地衛生單位合組疫調團隊,在通報個案一確診後,馬上拿著疫調單啟動疫調,由於疫情嚴峻,疫調的SOP更採滾動式修正,隨時檢討。

根據指揮中心頒布的指引,最初規定是個案通報後,須在24小時內完成疫調作業;但隨著確診人數增加,疫調時間如今已壓縮為10小時。

疫調人員由疾管署建置的防疫醫師與各縣市衛生局組成,視個案複雜狀況調整疫調方式。圖為防疫醫師正執行武漢包機任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疫調人員由疾管署建置的防疫醫師與各縣市衛生局組成,視個案複雜狀況調整疫調方式。圖為防疫醫師正執行武漢包機任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向本刊表示,為有效鎖定可能的感染者,迅速斬斷病毒傳播鏈,指揮中心每晚7、8點收到當日最後一批確診名單後,須趕在隔天下午2點舉行例行記者會前,完成第一次的疫調作業。換言之,扣除約8小時休息時間,疫調人員須在黃金10小時內,初步釐清確診者的接觸史及活動史,藉以鎖定可能的感染者,以便及時向社會說明。

搶黃金時間內掌握病例的接觸史及活動史,疫調作業時限已由最初的24小時縮短至10小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每晚收到最後一批確診者資料後,須趕在隔天下午記者會前完成第一波疫調作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搶黃金時間內掌握病例的接觸史及活動史,疫調作業時限已由最初的24小時縮短至10小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每晚收到最後一批確診者資料後,須趕在隔天下午記者會前完成第一波疫調作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版本3度進化 隨疫情調整

不只與時間賽跑,本刊調查,指揮中心1月頒布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指引」至今已2度翻修,疫調單更是3度更新、進化;從疫調完成期限、疫調作業、接觸定義、接觸者匡列原則,到接觸者追蹤,指引清楚揭示了每一個關鍵步驟。

一名防疫醫師指出,疫調簡單來說就是區分為「過去」發生什麼事,以及「未來」可能效應,共涵蓋4大資訊:一是發病日、職業等基本個人資料,二是詢問個案的發病症狀及病史,三為調查暴露來源,釐清發病前14天的活動史及接觸史,藉以找出感染源,包括到過哪些國家或城市旅遊或居住、同行者健康狀況、是否曾接觸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有無接觸武漢肺炎的疑似或確定病例本人、甚至他們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等,連動物的接觸史都要調查。

疫調單隨疫情狀況翻修,發病前接觸史原只調查同住家屬、親友是否發燒,最新版已不限同住者,甚至把接觸可能或確定病例呼吸道分泌物、體液都納入。(最初版2020.1.5)
疫調單隨疫情狀況翻修,發病前接觸史原只調查同住家屬、親友是否發燒,最新版已不限同住者,甚至把接觸可能或確定病例呼吸道分泌物、體液都納入。(最初版2020.1.5)
疫調單隨疫情狀況翻修,發病前接觸史原只調查同住家屬、親友是否發燒,最新版已不限同住者,甚至把接觸可能或確定病例呼吸道分泌物、體液都納入。(第二版2020.1.16)
疫調單隨疫情狀況翻修,發病前接觸史原只調查同住家屬、親友是否發燒,最新版已不限同住者,甚至把接觸可能或確定病例呼吸道分泌物、體液都納入。(第二版2020.1.16)
疫調單隨疫情狀況翻修,發病前接觸史原只調查同住家屬、親友是否發燒,最新版已不限同住者,甚至把接觸可能或確定病例呼吸道分泌物、體液都納入。(最新版2020.1.30)
疫調單隨疫情狀況翻修,發病前接觸史原只調查同住家屬、親友是否發燒,最新版已不限同住者,甚至把接觸可能或確定病例呼吸道分泌物、體液都納入。(最新版2020.1.30)

最後第四項則是自發病日起至隔離前的接觸者調查,共分2類,一是曾否至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以釐清未知的接觸者;二是特定接觸者,包括是否在沒有適當防護下、曾超過15分鐘面對面的接觸者?或提供照護、相處、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的同住者?以及曾2公尺近距離接觸的醫療機構人員?

至於疫調單也3度進化。本刊調查,指揮中心在1月5日、16日、30日共3度更新內容,每次修正都可看出對染疫症狀及疫情的研判。一位參與疫調決策的官員說,這是參考國內外的最新疫情報告而調整,才能讓疫調更精準。

指揮中心每天例行記者會上,會在考量個案隱私下,公開部分疫調資訊讓大眾了解。圖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疫情趨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每天例行記者會上,會在考量個案隱私下,公開部分疫調資訊讓大眾了解。圖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疫情趨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擴大清查範圍 納入機組員

本刊取得前後3個版本的疫調單,在發病症狀方面,最初只鎖定發燒38度、全身倦怠、肌肉痠痛、關節痠痛、喉嚨痛、流鼻水、鼻塞、咳嗽、呼吸困難、胸痛、嘔吐、腹瀉、尿量減少、下肢水腫、血尿、胸部影像學檢查顯示肺炎等,但最新版已因應臨床經驗,增加了意識混亂躁動、頭痛、結膜充血、腹痛、噁心等5症狀。

疫調單原只鎖定武漢市及華南海鮮市場,最新版已擴大至中國湖北省及其他公告疫區的活動史。圖為桃園機場的防疫海報。
疫調單原只鎖定武漢市及華南海鮮市場,最新版已擴大至中國湖北省及其他公告疫區的活動史。圖為桃園機場的防疫海報。

過去接觸史上,原只調查同住家屬、親友是否發燒,或曾否接觸不明原因急性呼吸道病例,新版增加了曾否接觸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以及接觸可能或確定病例之呼吸道分泌物、體液。活動史部分,最初只鎖定武漢市或當地華南海鮮市場及醫療院所,隨疫情發展新增了武漢市其他市場、任何野味市場,最新版的旅遊史再擴大至中國湖北省或公告疫區。

至於發病後的可能接觸者,初版疫調單僅調查提供照護、相處、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的醫療人員及同住家人,最新版擴大至同住者,並新增是否曾與確認病例在無適當防護下2公尺近距離接觸之醫療機構人員。

在機上接觸者部分,原只限縮同排及前後各2排共5排的旅客,最新版也擴大為同班機旅客,連機組人員也納入,都須調查是否有症狀或發燒。

本刊接獲爆料,指北部某採檢站近日發生多起採檢意外,主因是採集咽喉檢體的病毒拭子放入管子後沒旋緊,加上管棒設計不佳,致使多起因彎折不易而產生漏液,必須重新採檢,被醫護人員形容為是「慘案」。(讀者提供)
本刊接獲爆料,指北部某採檢站近日發生多起採檢意外,主因是採集咽喉檢體的病毒拭子放入管子後沒旋緊,加上管棒設計不佳,致使多起因彎折不易而產生漏液,必須重新採檢,被醫護人員形容為是「慘案」。(讀者提供)

電子足跡立功 跨部會聯手

此外,參與防疫決策的官員與防疫醫師也不約而同指出,這次疫調最大的突破,是跨部會通力合作的智慧疫調。

這次防疫,行政院長蘇貞昌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率跨部會合作啟動「智慧疫調」,讓政府可更精準匡列潛在感染者。(行政院提供)
這次防疫,行政院長蘇貞昌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率跨部會合作啟動「智慧疫調」,讓政府可更精準匡列潛在感染者。(行政院提供)

一名防疫醫師說,過去流行病或傳染病的疫調,幾乎都是靠人問出來,但這次由指揮中心調度採跨部會合作,包括移民署的入出境資料、健保就醫資料等,由各系統相互勾稽,並與電信業者合作,視個案狀況追蹤電子足跡,讓政府可更精準限縮、匡列可能的潛在感染者。「這次抗疫堪稱比照刑事查案的規模了!」指揮中心官員說。

以第268例確診個案為例,患者曾赴金山、烏來活動,就是與電信業者合作列出電子足跡及活動時間;更早之前追蹤鑽石公主號郵輪乘客的接觸者,同樣是協調國內各大電信業者,撈出當天下船旅客手機訊號的電子足跡,還將乘客到訪過的51個北北基景點,透過手機細胞簡訊廣發給民眾示警。

疫調的目的在匡列潛在感染者,並要求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但新北市江姓夫妻居家檢疫未滿就偷赴金門遭移民署攔下,卻反嗆「沒病也給你們餓死了」合計遭罰30萬元,未料2人又落跑出境,現已遭查扣壽險並限制出境。(翻攝三立新聞)
疫調的目的在匡列潛在感染者,並要求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但新北市江姓夫妻居家檢疫未滿就偷赴金門遭移民署攔下,卻反嗆「沒病也給你們餓死了」合計遭罰30萬元,未料2人又落跑出境,現已遭查扣壽險並限制出境。(翻攝三立新聞)

一名參與疫調的醫事人員表示,疫調的重要性在每次調查都有助於政府掌控當前疫情,並研判下階段應採取的措施,同時疫調並非僅關在台灣自己做,透過國際社會相互交換資訊,也能有利他國防疫。

他舉例說,前往義大利旅遊、在香港轉機的一家人返台後陸續確診,但家中2個兒子原都稱自己無症狀,大兒子被疫調人員發現有輕微咳嗽送醫才確診,小兒子即便從頭到尾都沒症狀,採檢結果卻是陽性,此案透過疫調印證,感染者也可能無症狀,亦即密切接觸者無論有無症狀都須納入採檢範圍。

3月19日起入境台灣者一律居家檢疫14天,連桃園機場都設採檢站,下機時有症狀者就直接篩檢。(讀者提供)
3月19日起入境台灣者一律居家檢疫14天,連桃園機場都設採檢站,下機時有症狀者就直接篩檢。(讀者提供)

追溯通報法國 助醫師確診

另一例則凸顯疫調國際合作的價值。一名長住武漢、從事導遊工作的女子,先前帶團至義大利、法國等地,後因武漢封城,直接從廣州搭機返台,在台確診;台灣疫調人員發現,她的團員中有對中國母女,旅途中出現症狀,向法國的中國領事館求助後,法國醫生曾赴飯店看診。在獲得此疫調資訊後,我方立刻通報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經法國後續追蹤,這名醫師果然也確診,進而能找出潛在的感染者。

第3批武漢「類包機」3月29日抵台,153人全數集中檢疫14天,疫調作業相較單純。圖為工作人員正審核乘客填寫的健康聲明卡及集中檢疫通知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第3批武漢「類包機」3月29日抵台,153人全數集中檢疫14天,疫調作業相較單純。圖為工作人員正審核乘客填寫的健康聲明卡及集中檢疫通知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但疫調資訊要不要公開、如何公開,則成了現階段難題;近日中研院出現確診者,對於確診者的活動範圍是否公布,台大與中研院持不同意見。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疫調是為了釐清感染風險,一旦可明確掌握密切接觸者,衛生單位也可持續追蹤,這些資訊就沒太大必要公開,但若確診者所到之處是難以鎖定接觸者的公共場所,又找不到感染源時,公開部分資訊才有助後續追蹤。

近日中研院確診個案是否公開行蹤,中研院與台大看法不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為,須透過疫調評估感染風險及追蹤難度後決定。
近日中研院確診個案是否公開行蹤,中研院與台大看法不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為,須透過疫調評估感染風險及追蹤難度後決定。

疫調像偵探 「問案」有眉角

疫調時,疫調人員除了必須備妥紙、筆、手機、筆電,最重要的是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儘管不一定會直接接觸個案,但與家屬或親密接觸者連繫時,即便對方無症狀不代表沒被感染,因此必須避免讓自己也成防疫破口。

參與疫調的人員告訴本刊,疫調有時就像檢察官問案,或像記者採訪,疫調單是參考,不能只照著單子上的問題問;為了喚起記憶,疫調人員常會利用重大節日或國定假日、特定日期當作回溯點,幫助個案回憶細節,讓個案更容易記起過去的接觸史及活動史。

此外,同理並關心個案,才能鼓勵他們道出真實且詳盡的資訊,同時必須注意個案隱私,一旦無法取得信任,個案可能不願透露正確資訊,甚至有所隱瞞,都會讓疫調準確度打折扣。

【全文】提案修會計法、赦免法 綠委救扁雙箭齊發
【全文】台美司法互助大突破!曾銘宗密喬貸款展延 潤寅主嫌遭美逮捕遣返
查看原始文章

守住第2波境外感染潮,精確疫調是關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指揮官陳時中天天坐鎮督軍,還3度滾動式修正疫調SOP,盼搶在疫情蔓延前,即斬斷病毒傳播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守住第2波境外感染潮,精確疫調是關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指揮官陳時中天天坐鎮督軍,還3度滾動式修正疫調SOP,盼搶在疫情蔓延前,即斬斷病毒傳播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