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影音

【一天聽一點#367】凡是你抗拒的,只會變得更強大

156 觀看次數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刻意要壓抑自己,去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你反而越是忘不掉,或者是當有人要你別去想那些你感覺到壓力的事情,結果呢反而讓你更緊張。

再不然就是當你失眠的時候,有人勸你忘了那些煩心的事情,結果你照樣失眠,反而還想更多那些煩心的事。

你會發現一件事情喔,這種凡事我們不管對自己、還是別人,我們想要用主觀的意志力,阻止自己或別人去想任何事情,這樣的意圖往往不僅是徒勞無功,而且反而會有更大的反效果。

這個在心理上面就叫做「反彈效應」。然而「反彈效應」事實上是從1990年代,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維格那,他的研究就開始探討這個現象,維格那呢他那個時候的實驗非常有趣哦,就是白熊的實驗。

我想我們的長期聽眾,可能你聽過這個說法,就是呢當你被「提醒」,你不能去想白熊,反而你會更想到白熊。

維格那他做了一系列很有名的研究,他要求受試者不要去想白熊,而且在每次腦中只要出現,不該想到的那個白熊的時候就按鈴。結果呢大家喔,幾乎沒有人能夠免疫,幾乎所有人每隔幾秒鐘就按鈴。

於是呢,在實驗的場境裡面,這個鈴聲此起彼落,然而這是1990年代關於心理狀態的一個實驗,事實上呢,在一些比較近期隨著科技發展,有一種稱作是「眼球追蹤」的實驗。

這是在身理上面的展現跟回饋,在「眼球追蹤」的實驗當中,發現要特別的提醒那些足球員,在罰踢球的時候,盡量不要踢到球門的某一個區域,比如說你不要踢到球門的左側,這個時候當你告訴了球員、規定了球員不能踢到左側。

但是呢,在「眼球追蹤」的一個結果,卻發現你越是要求他們不能踢左側,結果他們的視線越是容易停留在球門的左側,這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當你聽到這邊的時候,你或許可以回想一下,你是不是經常哦,要用意志力或者是想要用一種控制的手段,不管是控制自己還是控制別人,特別都是那種「你不要吵鬧」、「你不要玩」、「你不要偷懶」…等等這些個部分。

就是一路的「不要、不要、不要」,可是呢透過這些實驗,不管在心理的現象、還是生理的現象,凡是你抗拒的,你只會讓自己更不由自主的去進入它、去做它,然後到最後很挫折、無法自拔。

當你透過了分享,有更深入的體會之後,我真的鼓勵你,其實真正要改變人生的關鍵,從來就不是把自己生命當中的某個部分,去把它評價出「對跟錯」,而是你要做一個深刻的理解,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

而這些不管在行為跟信念,它產生的肌理是什麼,透過有效的認識跟轉化,讓這些你原本認為不應該出現的,它不僅不會阻礙你,而且還可以成為你自己內在力量的來源。

這是絕對可以做到的,而且不會有你想象當中的這麼難,這也是我多年在做CIA通達力這樣的一個課程,進行當中一個最深刻的體會。然而不管你會不會進我的教室,我希望你首先要能夠去接受的一件事情,就是與其要去抗拒任何事,不如花同樣的力氣去理解這一切是怎麼發生。

這樣子才是對你有幫助的途徑,我是凱宇跟你做分享。

影片由 啟點文化 Freedom!創作聚家 提供

Freedom! ✕ 啟點文化

發布於 2018年06月22日08:20
自動播放下一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