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 最暖冬天」的風暴:台灣養殖漁業面臨價崩危機

換日線

發布於 2019年03月22日08:20 • 呂政達/沙漠裡的雲林漁人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往往會有許多美好的憧憬;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也漸漸地知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新年新希望」,在現實中的分佈多半只是離群值而已。

以台灣的養殖水產產業來說,去年確實算是「風調雨順」;但展望今年,卻出現了非常不樂觀的情況。

為什麼不樂觀呢?簡單來說,就是「暖冬」兩個字。

「 72 年來最暖冬季」,養殖漁業產能嚴重過剩

台灣今年度的冬天真的是「完全不冷」: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自去年 12 月到今年 2 月底,台灣日均溫達攝氏 20.46 度,創下 72 年來的最高紀錄──這樣的氣候巨變,對台灣的養殖漁業,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答案是「該休息的,沒有休息」──台灣的水產業,通常在國曆的 12 月到次年的 3 月,會進行大規模的「休養」(即收成後不再投餵魚塭進行繁殖);僅剩下少部分的南部縣市,持續性地進行熱帶性魚類的生產。

這是因為台灣極大多數產量的魚類,偏向熱帶物種(石斑、吳郭魚、虱目魚及金目鱸等);適合較低溫度的魚種相對較少(加州鱸;條紋鱸;鱘龍魚等等),因此通常來說,到了冬天台灣許多漁產會「量縮價漲」,養殖業者們也利用這段時間調節產能、養護魚塭,等待春天的到來。

然而,去年底到今年的暖冬,卻讓原本應該休養生息的池塘、魚塭,並沒有因此停產或減產:

尤其在今年 1 、2 月,高屏地區的鹹水魚塭,大概都有 23 度以上的水溫,這代表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多數在該地區的養殖魚,還能夠持續的進食與成長繁殖,所以漁夫們也就持續放養著,也持續向通路、市場銷售⋯⋯。

等等!這樣可以「多賺一整季」,不是很好嗎?

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市場平衡被打破,漁夫們「先賺後賠」

我們先離題一下,幻想一個情境:假設今天有人對你說,賣「葡式蛋塔」超好賺,過去沒什麼人賣過,一顆成本 10 元可以賣到 50 元;現在投資一百萬,一年可以賺兩百萬回來!你會賣嗎?恐怕多數人一開始都會半信半疑吧!

但過一陣子當隔壁老王、同學阿娟都紛紛開起了葡式蛋塔店,也真的開始賺錢之後,你可能就越來越心癢⋯⋯等到老王賣到連豐田都換成了賓士,你終於按耐不住跳下去做了。

但等你好不容易頂了店面、買了設備,生產出第一批美味的葡式蛋塔之後,這時放眼望去,卻已經滿街都是葡式蛋塔店了!葡式蛋塔的價格在激烈競爭之下,更是一顆從 50 元降到 30 元,再降到 20 元⋯⋯。

你心想完蛋了賣不出去該怎麼辦?於是趕快訂下 15 元的低價,想說多少賺一點也好。但這時,只見隔壁老王掛出牌子:「蛋塔跳樓大拍賣,一顆 11 元」⋯⋯。

這跟漁產有什麼關係呢?

答案就在於背後的「市場供需法則」,和人們追高殺低的「投資心理學」。而我們台灣的養殖業者們,現在面臨的就是類似的狀況:原本是「大家都不賣(或少賣)」的穩定市場;現在突然因為暖冬的關係,好像可以「多賺一筆」,因此開始有人繼續餵養魚隻、繼續出貨賺錢;旁邊的人看到了趕快跟進,休養的魚塭面積越來越少、市場供給也越來越多。

但正如同所有投資市場一樣:價量之間必有平衡、不可能永遠上揚,「新商機」必然會在達到最高點後開始反轉;此時一旦市場飽和,開始有人降價求售,往往就是價格大幅下跌、甚至崩盤的開始──歷史上的無數股匯市、房市「泡沫」,也就是這樣來的。

圖/Modern Affliction on Unsplash

養殖業的特殊性:「不餵是死、餵也是死」

偏偏,屬於有機體的水產養殖,跟房地產、股市等投資商品,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如果沒有賣掉,它就需要持續地投入(相對高昂的)成本。魚每天都要進行投餵,否則只會養出「頭大身體小」的瘦巴巴長條魚,這是沒人要買的。

換言之,對養殖漁夫而言,在暖冬之中養出來的魚若沒有賣掉,不只是不賺錢而已,還會持續地花錢──這也大幅加劇了跌價時的幅度和速度。

養殖漁夫的痛點就在這邊了:不投餵飼料很難賣,因為一堆人求售,不投餵的魚隻瘦,馬上比競爭者的魚品質差;但投餵飼料了,又要花費更多的飼料錢跟管理成本,怎麼划得來呢?

於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趕快降價求售,快刀斬亂麻── 50 塊一斤賣不掉?那 45 ! 45 塊還是賣不掉? 35 總可以了吧!

就這樣,涓滴水波在人們開始發現「情況不對」下,會快速形成海嘯。台灣的養殖漁產價格,已經可以預期典型的「多殺多」現象出現。

更嚴重的問題還不只如此:別忘了,這些本來「根本不該出現在市場上的魚」,如果沒賣出去,就是繼續在池子裡養著──換言之,它不只是「暖冬過去春天來臨」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到了春天、甚至夏天,一樣是有供過於求的漁產在市場上求售,而漁夫們也只好一直眼看著成本越墊越高、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賺到錢;直到實在忍受不了,開始紛紛以低於成本的流血破盤價售出為止⋯⋯。

「不餵是死、餵也是死」從事養殖漁業的好朋友,面帶絕望地這樣對我說。雖然不願意承認,但這確實也是目前我所看到的狀況──今年台灣國產養殖水產的命運,正持續一步步地往斷崖靠近。

養殖水產價格崩盤的「完美風暴」

其實,一直身為漁人的我,是非常不願意提筆來寫這種悲觀看法的,也非常希望我的看法是錯誤的。但是這 3 天下來共開了 1,000 多公里的車,造訪了台灣南部多個主要產區,我只能像「吃到了誠實豆沙包」一樣,把自己看到的真實狀況寫出來:

去年度沒有颱風侵台,台灣養殖水產已經產量豐富;去年底至今的暖冬,又讓本來該休息的產季持續生產,造成產能過剩、供過於求的現象嚴重,內需消費沒看到成長,再加上近期的「世界貿易大戰」可能影響外銷出口⋯⋯

種種因素彼此交互影響之下,已漸漸堆疊出了一個「完美風暴」──在不遠的未來,極可能發生台灣水產的價格大規模崩盤。

到時候,不只是漁民們可能去年賺的都不夠今年賠,依照目前各魚塭的「財務結構」,還可能有不少人要因為這樣會去「路跑」──大概要跑個幾百幾千公里的那種。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需要獨立出來的議題了。

這篇文章,實在是寫得非常痛心:我也很希望自己是捎來春信的青鳥,偏偏總是扮演烏鴉,但看到的情況由不得我不說,真的是自己要黑也沒辦法啦!

在大崩盤發生之前,台灣的養殖水產可能在春末夏初,就會先有一連串的產銷失衡狀況發生。至於目前狀況是怎樣呢?必須說,從生產端來講,最近已經有「特定物種」的離池價,開始跌到生產成本以下的狀況了──這是現在進行式。

至於什麼物種我就先不說了。

避免骨牌效應,對政府、產業和大家的懇切呼籲

有人可能會問,幹嘛不說呢?那是因為我雖然看到狀況,但不可能讓自己當讓漁民們血本無歸的殺價幫凶──第一線漁戶面對通路已經弱勢,如果消費者再給通路殺價壓力,最後也只會再剝掉漁夫們一層皮。

而且,這也不是我寫這篇公開文章的用意。寫這篇文章,主要有三個用意:

第一:請政府權責單位趕快了解可能發生的狀況,並且著手解決。讓產官學都坐下來好好研議、討論出「務實可執行」的方案,來降低傷害。

當然政府官員如果有任何需要我們一線從業人員的協助,我們也都很樂意來讓整個漁業界往健康的方向前進;我也知道各位大人們手上的情資,已表明有可能會發生魚價崩盤的問題──請讓該坐下來討論的人,都有正確的情資來做合理務實的處置。

第二:請生產端的養殖漁夫、各位前輩先進,請想想前面我所說的「供需原則」,用邏輯推演好好評估今年的放養量跟物種,避免更嚴重的「多殺多」狀況持續發生──畢竟,誰都不想拿自己的銀子養魚打水漂吧!

第三:也要在這裡拜託各位讀者,能夠多多消費台灣本地的養殖水產品。當然也請選擇優良的水產品,讓良幣有力量驅逐劣幣──透過消費者的選擇,給堅持品質的養殖漁夫更多支持。

另外,台灣本身養殖的水產品,其實早已經遠超過台灣的水產蛋白需求總量──所以我們的水產外銷,是整個產業健康的基礎:

沒意外的話,在高齡化和少子化的台灣,未來我們的人均飲食量跟總體飲食量都只會萎縮(越來越多的高齡者,跟越來越少的新生兒加入)──換言之,水產(和許多農產)的內需市場只會比現在更小。

但偏偏,我們的養殖外銷在貿易條件(FTA)與生產成本的競爭力上,如今又被以往的、新興的水產大國紛紛超越,銷售端越來越不容易進行具規模、長單的外銷。

凡此種種,都讓人對台灣養殖水產的未來,難以樂觀。

骨牌效應已經開始醞釀了,這篇文章的用意,不是唱衰也不是在責怪誰。只是懇切希望大家看到問題,並且一起來想想辦法,讓台灣的養殖水產業能夠安度崩盤風暴、健康成長!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張翔一

【延伸閱讀】

●虱目魚的眼淚──被謊言、算計與顢頇之海包圍的台灣漁民
●我是來自雲林,抬頭挺胸走闖世界的漁人──回首來時路,致年輕而可能迷惘的你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