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學霸」,你為何而學?哥大 13 項回歸教育本質的「核心能力」

換日線

發布於 2018年08月17日05:00 • 許雅寧/我在美國教英文

2018 年 4 月 13 日,哥倫比亞大學的哥倫比亞學院大學部(Columbia College),召開了第一次的「家長理事會」(Parent Leadership Council, PLC)。在組成理事會的 130 多位家長中,我和先生很榮幸被選為第一屆 PLC 的聯席主席之一。

圖/許雅寧 提供

在台灣和亞洲,相信大家多半都對「家長會」不陌生,在美國亦有不少學校設立了 PLC 的組織──「家長領袖」(Parent Leadership)主要的任務,是為學校和學生家長之間搭起一座橋樑:一方面幫助校方推廣治學理念,二方面也把家長的需求反映給校方。(當然,也要協助募款)

本屆哥倫比亞大學的家長理事會聯合主席,共由四位家長擔任:我和先生是其中兩位,另外兩位是一對猶太人夫妻。得知要和先生代表主持這場會議後,我忙當起了「空中飛人」:因為 3 月底時我飛往亞洲做了師資培訓的課程,直至 4 月 11 號;當天只好連夜收拾行李、趕忙飛回北美──如果不是因為這場重要會議,我可能還要在亞洲待一段時間。

等我歷經十幾個小時的飛行、終於還是能提早抵達會場的時候,工作人員已經開始進行佈置了。先和等候的家長們寒暄、閒聊了一陣,邊欣賞母校的美景──這次會議選在哥大校園內的會所舉行,會議室內有著深褐色的木紋地板和會議桌,牆邊擺放著嬌嫩的鮮花,牆上是法式的白色格子窗,往外看去便可以瞄到樹上悄悄綻放的花蕾。

今年春天的腳步慢了些,許多樹上都還是剛探出頭的小嫩芽,有些櫻花樹卻已經翩翩起舞,向路上的行人打起招呼。我開始期待走在路上,被哥大校園浪漫的櫻花雨圍繞的感覺了。

與哥倫比亞學院(columbia college)院長的深談

這場會議由我和先生開場,我們一開始先介紹了家長理事會的功能,還有擔任首屆家長理事會聯合主席的角色和願景。家長聯合主席的角色有很多,但除了前述的功能外,最重要的還是協助院長,完成他治學的使命。

過了沒多久,哥倫比亞學院(columbia college)的院長、也是哥大大學部的副總裁 Dr. James J. Valentini 也到了── Dr. Valentini 是我非常景仰的一位教育家,也是我和先生的好朋友。他是一位身材高瘦的男子,平常總是戴著眼鏡、身上穿著合身的深色西裝,看起來十分溫文儒雅,眼神裡流露睿智的光芒。

哥倫比亞學院(Columbia College)的院長、也是哥大大學部的副總裁 Dr. James J. Valentini。圖/哥倫比亞學院(Columbia College)

在前幾個月,當我要前往亞洲的時候,我們深談了很久,他並聊到自己治學的理念、對當代年輕人的看法,以及他對「教育」本質的看法。我們的理念非常接近,一談就談了 3 個多小時,從他的言語及眼神中,我可以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寬容與關懷,我當時覺得非常的感動,很幸運在美國遇到這樣子致力於教育的朋友。

那天,院長和我談到了這個時代年輕人的挑戰:他直言像哥大這樣的學校,要求極為嚴格、外界觀感也常賦予其光環,但也可能也會讓許多孩子們產生盲點。現在許多的孩子──尤其像哥大這種所謂的「名校學生」──在追逐成績、追逐頭銜、追逐成就下,反而已經忘記人生中更重要的事。(詳見:《「成也名校,敗也名校」──迷惘而不快樂的「菁英」 們》一文)

Dr.Valentini 認為,教育,還是要回歸到基本:幫助人們尋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以及存在於世上,「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這是什麼意思呢?

圖/許雅寧 提供

從一堂課中學到什麼,比 20 個學分的「里程碑」重要

院長舉例:「比如說,我們都知道,哥大的學生能力非常強、也很『積極』,雖然課程要求非常嚴格,但學生們一學期修 20 學分以上的,還是大有人在⋯⋯」

我點點頭。在哥大任教多年的我非常清楚,這裡每一堂課都非常的緊迫盯人。例如今年唸大一的兒子,英文課在一個禮拜內,就必須唸完一本古典小說──是的,每週一本直到學期結束。而且讀完後撰寫的報告一點都不能含糊、老師打分一點都不留情。

照這樣的情況,孩子如果修了 20 學分以上,加上討論、實作課和研讀時間,等於一天有 5 到 7 堂課左右,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再加上哥大的孩子大都會在校外實習,又參加了很多社團,還需要有自己的交友時間,怎麼可能做得到呢?

院長了解我的擔憂,他給我一個微笑,接著說,所以哥大(大學部)已經決定了:學生們一學期最多只能修 18 個學分,我點點頭表示理解與同意。

不過,這個新政策公佈之後,不論是學生或家長,反應均十分兩極:有人非常贊成,認為制定學分上限,可以讓孩子們不至為了成為「學霸」走火入魔,拼了命的修課,反而錯失了大學生涯中許多應該體驗的事物;有人則認為這個政策,只會阻礙孩子們的學習速度。

我了解院長的看法:他希望孩子們回歸到「人為何學習」的本質──想想你期望從這堂課中「真正」學到什麼,比學分數的「多寡」、成績的「高低」重要。不是報告一篇一篇的交、考試一個一個的考,學分、學位修完了就交差了事、只為豐富履歷,或認為這樣就是達到自己的「生涯里程碑」了。

Columbia University Board in New York。圖/ Manuel Hurtado@Shutterstock

醞釀多年,哥大提出的 13 個「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

場景拉回會議上。

院長到場之後,接下來就是此次會議的重頭戲:這個理念由他主導,經歷了全校師生、各管理階層以及學校董事會好幾年的醞釀、討論,最後才有的共識──

哥大的教學重心,將回到最基本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志在培養每一位學生,都具備下列 13 個核心能力,分別是:

信息科技讀寫能力(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cy)、全球視野(Global Awareness)、口語溝通能力(Oral Communication)、公民與個人責任(Civic and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團隊協作能力(Teamwork and Collaboration)、量化素養(Quantitative Literacy)、創新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社區參與及融入(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Inclusion)、研究能力(Research)、身心健康與韌性(Wellness and Resilience)、書面表達能力(Written Communication)、知識(Knowledge)與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13 項核心能力。圖/哥倫比亞學院

院長在講台上──講解著。仔細觀察這 13 項核心能力,除了「研究」、「知識」、「量化素養」等幾項,較接近傳統中認定的「學術能力」外,其他項目老實說,幾乎都與學術能力的培養沒有直接關係──但我不禁對這樣「回歸本質」的聚焦深表贊同,也完全能理解院長的苦心。

「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當我們擁有的所謂『專業』知識,很容易隨新科技、新趨勢與環境的變化,被另外一波知識淹沒的時候,我們剩下的是什麼?」院長説:

「剩下的,其實就是所謂最基本的核心能力──你有沒有辦法跟別人合作?有沒有辦法持續學習?有沒有辦法面對人生的失敗?有沒有辦法面對自己情緒的起伏?有沒有辦法用寬容、同理心對待別人?有沒有辦法對自己、對他人都保有愛心,讓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他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當年,Dr.Valentini 是一個化學系的教授,每天都在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直到被任命為院長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必須要學習領導部門的能力,以及與不同單位、不同領域的人們合作、溝通的能力。

「這些能力,在我念大學的時候,都不見得有學到。但在我當下需要的時候,仍必須一步步將它學起來,才能因應我每天工作的需要,」院長說:「現在是終身學習的年代,這些能力我們其實也隨時可以加在身上、隨時能學的到,但這也讓我開始思考,所以『大學教育』最根本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呢?」

院長推了推眼鏡:「這也是我們提出『核心能力』的初衷──我們要讓孩子們利用這段時間,能夠仔細的想想,自己『為何而學』?以及在眾多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背後,那真正基本的『核心』是什麼?並且協助他們培養這些關鍵的洞察與能力。」

你為何而學?──那些比數字更重要的事

「你為何而學?」的確是如今日趨競爭與變化快速的世界中,越來越容易被忽視,但其實至關重要的問題。

院長舉了自己的太太為例子──她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外語學院教授。他說,太太就是真心喜歡學語言,從來沒有規劃要怎麼把「語言」當作人生成就的跳板或工具,但由於有熱情、且不斷投入地學下來,「路」便出現了──她當上了哥大的教授,且在學術界非常有聲望。

我一邊聽著,一邊心有戚戚焉。

當年我在北一女這個競爭的環境底下,向大家宣告我的第一志願是外文系。當時很不被「看好」,因為很多師長們和家中長輩都認為,「外文系是找不到『好』出路的」。但我當時仍堅持憑著自己對語言的熱情,繼續走下去──經過幾十年後,我也走到在哥大任教這一步了。這中間的挑戰、挫折和環境變化太多太多,在重重考驗當中能帶著我一路前進的,其實唯有「熱情」兩字而已──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熱情在哪裡,如果不能將高度的熱情轉化為動力,不可能支持我走到今天。

會議持續進行著,我瞥見窗外的櫻花在風中微微的輕舞,在座的家長們全部聽得聚精會神,我聽了想到那天晚上和院長的談話,心裡也跟著輕快了起來。

剛剛從亞洲回來的我,發現亞洲的高教發展也是非常快速的。但是,感覺上亞洲仍相對著重比較「表面」、「量化」的能力或指標。例如說:孩子的成績、學位的高低、學校的升學率、乃至教授的論文發表數量、頂尖大學的排名先後⋯⋯等等。

在我看來,不得不說美國的高等教育仍然走得比較前面:他們對「教育」的看法,已超越了數字、排名、畢業後平均薪資⋯⋯等等,可以由數字衡量出來的東西。「數據化」固然重要,然而,學教育的人都曉得,無法數據化的東西才更加重要、更有價值。

我想,人生沒有那麼複雜。大家不妨都沈澱下來想一想,我們的「核心能力」是什麼?我們對自己的期望與夢想是什麼、要怎麼朝目標走去?我們要怎麼過自己的日子?如何自助助人?如何在我們的一生當中,獲得存在的意義?

工作、職稱、行業、領域、專業、能力⋯⋯這些都會改變的,且變化得越來越快。當一切都在變化當中,你要怎麼決定自己的人生,並讓它富有意義?

我想,這才是人類的「價值」之所在,也是「教育」最關鍵的核心。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張翔一

【延伸閱讀】

「階級複製、勢利眼、沒錢別想念」?——關於常春藤盟校的幾個「成見」與「誤解」,以本屆哥大新生入學為例

「自學教育」出天才?──談美國的自學制度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