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在朋友以及我們與朋友之間,的確存在著一段真實的差距」為什麼千禧世代的友誼如此孤單寂寞?

VOGUE

更新於 2019年08月22日08:48 • 發布於 2019年08月21日09:49 • Travis Travie

當《六人行Friends》在1994年登上電視螢幕,第一批千禧世代(1981年出生)正好進入青少年時期。一年後,由美國流行搖滾二人組合The Rembrandts所錄製的電視劇主題曲《I’ll Be There For You》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還有那難忘的開場歌詞「看來沒有人告訴過你生活會搞成這樣/你的工作是個笑話/你口袋空空/你的愛情死在半路上」。 不論是歌曲還是影集,都為生活中無可避免的艱辛提供了近乎完美的解藥:一群生活在一起的朋友們每天一起度過人生的哭與笑。

那些情境喜劇教導我們—朋友是提高我們生存可能性的最佳解藥。那麼,人們是怎麼成為現在最孤獨的世代?七月份發表的一項YouGov研究報告(美國1,254名18歲及以上的成人)指出:30%的千禧世代表示他們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單,而 X 世代(1965-1980年出生的人)和戰後嬰兒潮世代則分別為20%和15%;受訪的千禧世代中有27%的人表示他們沒有親密朋友(雖然70%的人表示他們至少有一位知己),而更令人警醒的是有22%的人表示他們完全沒有朋友。

這種寂寞該怪罪到社群媒體嗎?

「這些統計數字並不讓我感到驚訝,數字與前一世代並沒有太大的差別」Aminatou Sow說道,他是《Call Your Girlfriend》數位電台的合作主持人,也是《Big Friendship》(將於2020年由出版公司Simon & Schuster出版)一書的共同作者(與作家Ann Friedman合作),他向Vogue說:「美國人並不比以往更寂寞,但在朋友以及我們與朋友連結的感受程度中,存在著一段真實的差距。對於科技不會造就寂寞這件事我很懷疑,科技肯定使人們更孤單寂寞。」

感謝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Instagram和Snapchat,我們擁有了比以往更多的「朋友」,但這些朋友並不是坐在我們的沙發上向我們抱怨感情關係,而是在一些網路上爆紅的東西上標註我們,或是在我們的貼文上給予評論。社群媒體無疑地擴大了我們的社交圈,但也明顯地淡化了我們與人的關係。經常在我們的照片上按讚或是評論的人,不一定是我們在危機中尋求協助的人。

所以,我們真正需要多少朋友?

根據生物人類學家以及《一個人需要多少朋友?How Many Friends Does One Person Need?》(Faber出版)一書的作者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的說法:即使我們想要,也無法與大量的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以人類與大型哺乳類動物的大腦尺寸差異為基礎,鄧巴Dunbar假設人類可以應對的朋友數量有限,他依據情感深度把朋友們分為不同「層級」。他估計與我們最親密的那一層,像是我們常常通話的朋友,最多只能容納五個人;再來的一層,能容納10人;第三層能容納35人;最後一層則能容納100 人。這意味著人們的社交網路中最多能容納150 人左右(他稱之為「鄧巴數Dunbar Number」)。

由於社群媒體在我們生活中的流行,我們實際上可能花費了更多時間在這些膚淺的關係上—位於第三層的35 人,或是位在最後一層100個以上的人—而不是花時間與那些在我們最親密的圈子裡,具有極高價值的朋友們培養關係。儘管我們參與了廣大的社交網路,如果第一層的親密關係消失了,我們很有可能會感到寂寞。

2015年,小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炫耀了她極為成功的第一層親密朋友,一群現實生活中支持著彼此的朋友們,她稱之為她的「小隊squad」—她在社群媒體活動中使用的詞彙。四年後,在為時尚雜誌撰寫的一篇標題為「30歲以前學到的30件事」的文章中說到,「小隊squad」的領導人承認,這在她二十多歲時看起來如此堅固的友誼,現在已經分崩離析了:「這很悲傷,但有時候當你長大了,關係也跟著成長,原本的關係就不復存在了。」

我們把自己放在朋友之前嗎?

行為科學家Sarah Hopwood提供了一個不同角度的觀點。他說,關係不一定是因為年齡的成長而改變,而是我們選擇考慮自己的個人成長優先於與其他人之間的關係。「在我們的新自由資本主義社會中,我們塑造了一個非常個人主義的文化,成功和成就被歸功於個人行為或舉止,個人成就和福祉成為了基石,凌駕於我們在社會中的人際關係腳色以及與他人之間的連結。幸福文化因而興起。」

離泰勒絲的「小隊squad」概念非常遙遠,我們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的圖片大多是獨自一人,像是在健身房自拍、在臥室裡嘗試新的彩妝、為自己的副業努力等。在這種自我進步/自我管理的生活規則之下,實際上有可能是我們對朋友們期望太少,而對自己的期望太多。「我們環顧周遭的人,每個人都看起來超棒的:非常忙碌,總是忙著參加更多的活動或約會」Hopwood繼續說道:「所以我們不覺得我們可以求助於他人,取而代之的,我們做了一樣的事情,把自己的生活用消遣娛樂填滿,但缺乏了與人的親密連結。在我們的文化裡,狀況不太好被視為弱點,而不是人性的一部分。」

千禧世代的友誼是怎麼樣的?

雖然千禧世代於九零年代,如《六人行Friends》和《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的情境喜劇中長大,這些影集向人們販賣一個擁有可靠都市家庭的終極夢想,而這個世代繼續寫出了更多符合YouGov統計數據的故事。在莉娜·丹恩Lena Dunham 的最後一季電視影集《女孩我最大Girls》中,在一場令人不舒服的權力鬥爭之後,她們一群人分崩離析,只留下了瑪妮Marnie 和漢娜Hannah之間殘存的友誼。對多數人來說,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Waller-Bridge的影集《倫敦生活Fleabag》最符合對那30%千禧世代的生活經歷描述,主角邋遢鬼Fleabag被她自己還有她的治療師描述為「一名沒有朋友且擁有空虛心靈的女孩」,她也是那22 %沒有任何朋友的人其中之一,她是千禧世代的非正統派主角。

為什麼知己對未來的幸福很重要

2017年,一份關於人際關係的研究論文對兩項研究進行了比較—第一項研究擁有來自100個國家以上超過27萬人的研究對象;第二項研究則是以住在美國的7,500名年紀較長、已到退休年齡的人士為研究對象。作者William Chopik,他是研究心理學家以及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親密關係實驗室的主任。他發現,在人們的後半生中,跟家人比起來,擁有關係親密的朋友是讓自己幸福快樂更加重要的因素。「你把這些人留在身邊是因為他們讓你開心,或至少在某種程度上為你的幸福感做出貢獻」他向《時代雜誌》說道:「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讓膚淺的友誼漸漸消失,留下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朋友。」

依據Chopik的研究,近期YouGov的研究數據令人十分擔憂—為了長遠的幸福,千禧世代人們的優先事項明顯地需要轉換。所以,也許下次你出去喝咖啡的時候,把那些屬於膚淺友誼層的朋友們留在你的手機裡,打電話給你的知心朋友們,在沙發上花幾個小時把你的世界擺正。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