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不要跟他一起玩!他媽媽是中國人...」心理師籲家長除標籤:歧視 不該隨疫情蔓延

CMoney

發布於 2020年02月25日02:51 • CMoney精選
「不要跟他一起玩!他媽媽是中國人...」心理師籲家長除標籤:歧視 不該隨疫情蔓延

 

度過史上最長寒假,開學在即。

這幾天,時常聽到親友對他們的孩子叮嚀,

開學後,也要注意清潔,勤洗手、戴口罩,

避免感染。接著,還不忘補上一句:

「你們班上有些同學的媽媽是來自大陸吧!

少接近這些他們呀!」

 

如果孩子問,為什麼?

大人則會說:

「誰知道他們有沒有回去過大陸,

要是被傳染,怎麼辦?」

 

繼續看下去…

 

 

聽起來,很有道理。

如果我的孩子已經大到需要去上學,

我也可能會直覺地這麼叮嚀;

家長的憂心,我可以充分理解。

然而,站在教育與心理健康的立場,

就不得不擔心,在防疫工作優先,

同時又開學的情況下,

有些孩子可能成了校園中被孤立與排擠的對象。

只因為他們的身份,

可能是新住民、外配或陸配的子女。

我常去各級學校向家長演講,

來聽講的人當中,通常有四分之三以上是媽媽,

而這之中,又有約三分之一為外配或陸配,

從他們講話的口音,清晰可辨。

然而,她們對孩子的愛與關懷,

與全天下的父母都一樣,

甚至比你我都還要用心。

於是我知道,我們各級學校的學生中,

家長是外配或陸配的孩子,佔了很大的一部份。

而這群孩子,有可能在開學後,

成了被群體孤立下的受害者。為什麼?

 

如果你看過《快思慢想》這本書,

你就會知道,人的大腦常是走捷徑的。

因為大腦要處理的訊息太多,

沒有辦法每件事都停下來思考周全後,再做決定;

為了避免資訊過載,於是有了「快思」的機制,

也就是憑著過去經驗、直覺或少許的資訊,

就做出判斷。

 

其中,把事物歸類,

就是「快思」的特徵之一。

通常,在情勢曖昧不明、資訊有限、危機當前,

並在情緒高漲下,

人們特別容易僅憑少數特徵,

把他人做歸類,藉以判斷敵我,

而決定要跟誰親近,

與誰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由於人們擅長為別人做歸類、貼標籤,

以識別你我;

而為了鞏固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或歸屬感,

則會對那些非我族類的人們發動攻擊,

或者隱性地做出疏離或排擠的舉動。

於是,這就形成了霸凌;

所以,只要有人,就會有霸凌。

只要我是處在優勢的一方,

就暫時不用擔心被冷落排擠。

這在校園中,屢見不鮮。

當疫情蔓延,來到了校園中,

有可能,以避免傳染為由,

行孤立排擠之實,

這樣的情況恐怕比病毒還摧殘人心。

在前一陣子的新聞報導中,

有位確診病患在復原後,寫了一封公開信,

感謝防疫人員及醫護人員的辛勞;

同時也提到了,在隔離期間,

自己及家人被當作「全民公敵」,

承受著被污名的待遇。

除此之外,肉搜或獵巫等行徑,

在我們的社會上,從不曾少見。

當大腦被恐懼夾持時,

往往可以看盡人情冷暖。

我必須說,校園中孩子的人際世界,

比疫情還要複雜。

在沒有疫情之前,

就已經存在著各種有形或無形的歧視與排擠,

現在又加入了防疫的因素,

某些孩子的身份,成了被快速歸類的明顯標示,

孤立或排擠變得更加理所當然。

於是,新住民、外配或陸配的子女,

就成了這一波無辜中箭的倒楣鬼。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大人願意尊重,孩子就學會尊重》。

雖說把人歸類以判別敵我似乎是大腦天性,

但如何歸類、何時歸類、為何歸類,

很多時候卻是透過教育的歷程傳遞的,

這包括「身教」以及「言教」。

前者像是大人自己做出對某些群體的排斥行為;

後者則是叮囑孩子:「遠離那些可怕的人」。
相對地,大人也可以教導孩子透過「慢想」來釐清,

是否真的要如此區分你我,

這些據以區分的標籤,

究竟是建立在真實合理的基礎上,

還是因為內心的恐懼(外加無知),

所以看到黑影就開槍。
我相信,在人類社會中,大夥兒要和平相處,

並創造更大的集體利益,

比起區隔你我更重要的,

是合作與分享,

而這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

 

你得試著去信任與你在身份背景上有些不同的人,

並相信,在我們身上,

彼此的共同性遠高於相異之處。

當然,願意信任,就得冒一些風險。

請讓你的孩子知道,

今天,每個人若能到學校上學,

代表我們都是健康的,

沒有任何發燒或呼吸道症狀。

若有,不論是誰,

都得繼續在家健康自主管理,

或者被強制隔離,甚至住到負壓病房去了。

而若沒有上述情形,每個人都被視為是健康的,

可以合理地參與群體活動,

並被一視同仁地對待,包括學校生活。

你也要信任,學校已經做好把關的準備。

病毒固然可怕,

但恐懼與無知的傳染力更強;

「快思」很容易,「慢想」比較費力,

但很多時候,具備慢想的能力,

才能夠挺得過難關。

 

本文授權自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原文刊載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 / LULU)

(圖/shutterstock,非當事人,僅供參考)

加入CMoney「嗑書的人」LINE@,透過閱讀 豐富人生每個時刻!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