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樂獄》重現4首經典古典樂,讓電影好聽又好看!

KKBOX

更新於 2019年06月02日08:20 • 發布於 2019年06月02日06:35 • KKBOX編輯室

電影無法離開音樂。好的故事、演員的演技以及畫面的呈現都是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但最能夠直接左右觀眾的情緒、甚至引導其想法的,就非音樂莫屬了。

由林哲熹、JR紀言愷 、范少勳領銜主演國片《樂獄》,改編自真人真事,描述在少年監獄服刑的少年犯雷宇威,為了爭取提早假釋機會,加入院方的管樂團,卻發現團員們連五線譜都不會,為了撕掉「標籤」,他們要應付監獄裡的風風雨雨,排除萬難參加比賽。

電影使用的配樂相當多元,包括搖滾樂與交響樂,風格橫跨古典到現代,細膩刻畫出每個角色的不同面向,有時讓人感動萬分,又有時讓人不禁跟著熱血沸騰起來。

美女院長主題曲:蕭邦夜曲 (Op. 9, No. 2)

劇中出現了許多讓人耳熟能詳的旋律。在前半段讓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首是新任院長關慧萍 (蕭薔飾) 第一次上場時,唱片播出蕭邦的夜曲 (Op. 9, No. 2),在後面院長再次登場時,一樣的片段也多次使用,可以說是在劇中代表了院長的聽覺符號。

蕭邦為浪漫樂派的作曲家與鋼琴家,在世三十九年期間留下了豐富的作品,被譽為鋼琴詩人,這首第二號夜曲應該算是蕭邦最常在公共場合被聽見的作品之一。無論是院長的女性角色,或者夜曲的旋律,都與院中的陽剛之氣呈現很大的對比,也暗示了她的領導風格會與先前極為不同。

首登台慘不忍睹:小蜜蜂 aka 韋德曼〈小漢斯 (Hänschen klein)〉

管樂團從成軍到比賽,一共經歷了三次登台演出,也都選擇了大家熟悉的歌曲。第一次是五音不全、以慘劇收場的兒歌〈小蜜蜂〉。小蜜蜂原為德文歌曲〈小漢斯〉 (Hänschen klein),由十九世紀作曲家韋德曼 (Franz Wiedemann) 創作。因為只需要五個音以及單純的節奏,是許多人兒時學會的第一首歌曲,藉此突顯了一開始的樂團狀況有多麼棘手。

二次登台有進步:帕海貝爾《D大調卡農與吉格》

第二次登台是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的縣市賽階段,演出了同樣來自德國的作品〈卡農〉,這次樂團雖然不是盡善盡美但已經具有相當水準。樂曲出自十五世紀作曲家帕海貝爾 (Johann Pachelbel) 的作品《D大調卡農與吉格》。

卡農原本為一種樂曲形式,為輪唱之意,但因為帕氏這首作品太有名,以至於大多人提起卡農時,心中便會浮現這段旋律。除了原本的四聲部版本之外,卡農亦有無數的改編作品,許多甚至已經移除卡農的音樂結構,僅留下其經典的旋律。卡農在影視作品中也被大量採用,多年前也曾經因為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紅極一時。

最終舞台掀高潮:〈流浪者之歌〉

第三次登台為全國賽階段 (目前實際上分為北中南三區分別比賽),演出了小提琴協奏曲流浪者之歌,由雷宇威 (林哲熹飾) 擔綱獨奏。〈流浪者之歌〉 (德文:Zigeunerweisen) 由十九世紀西班牙小提琴家與作曲家薩拉沙泰 (Pablo Martín Melitón de Sarasate y Navascués) 創作,樂曲由管弦樂團伴奏。

Zigeunerweisen 原意為羅姆人 (或稱吉普賽人) 的音樂。除了樂曲本身相當經典、也被許多電影作品採用之外。《樂獄》選用〈流浪者之歌〉,可能是因為羅姆人也如同劇中主角一樣受盡歧視、被貼上許多標籤有關,並且藉由音樂展現出不一定被其他人看到的另一面。為了電影中的呈現,王榮頤特別改編了管樂伴奏的版本,要在這樣的編制下呈現流浪者之歌有相當難度,而電影中的演奏也相當精采。

王榮頤配樂 為電影增色

除了上述經典的作品之外,電影配樂也很精彩,為《樂獄》製作配樂的團隊實力堅強,由加州的 Solo Music Production 製作,團隊由來自台灣的作曲家王榮頤 (Solo Wang) 領導,曾獲得南加州聖地牙哥電影節最佳配樂提名。

王榮頤也為電影創作了許多不同風格的樂曲,引導與強化各式情緒與劇情,呈現出諸如興奮、憂傷、詼諧、冷酷、衝動等多種感受。觀眾在進入戲院時,不妨多留意不在畫面上的配樂如何使電影作品能夠被完整呈現。

延伸閱讀

特別感謝|結果娛樂
劇照提供|文達文創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