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郭董未現身、大和解告吹!林百里談醫療科技:摸索2年,我還是門外漢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9年12月09日03:24 • 發布於 2019年12月06日06:19 • 陳君毅

今(6)日舉辦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原先外界期盼的重頭戲——鴻海前董事長郭台銘與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將同台,卻因為郭台銘臨時受白宮邀請赴美,改由現任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代班,讓「電子大佬」的大和解戲碼告吹。

鴻海前董事長受邀至白宮參訪,未能出席醫療科技展,與林百里的「郭林會」落空。
鴻海前董事長受邀至白宮參訪,未能出席醫療科技展,與林百里的「郭林會」落空。

不過,郭台銘仍特地錄製了一段短片,向ICT產業(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喊話,「醫療結合科技,現在是最好的時機點,將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一張照片看電子大佬之間的恩仇錄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醫療科技要往「醫未病之病」前進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認為,累積的數據夠多後,未來醫療展業會更往預測、預防走。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認為,累積的數據夠多後,未來醫療展業會更往預測、預防走。

在郭台銘的影片播放完時,劉揚偉也提到,「今年中郭台銘投入總統初選,把鴻海董事長的位置交給我,我們的分工是他管國家級大事,鴻海就交給我。」他也表示,從企業的角度出發,2025年是數位醫療產業爆發的一年,產值上看5,040億美金

而鴻海也積極布局醫療相關領域,包含與台大合作的癌醫中心,目標是成為東南亞最好的醫療癌症中心。還有鴻海掌握7成股權、投入8,500萬美元的醫療設備製造商Azp Surgical,也持續生產治療頸部以上癌症的醫療機器。

劉揚偉引用唐朝醫師孫思邈的名句,「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他說過去醫生難以針對未發生的病狀治療,但是在未來愈來愈成熟的感測器(sensor)與完整數據累積後,能夠更往「上醫」邁進

不過,由於醫療產業所需的晶片和設備大多數量小,不符合代工廠或晶圓廠的規模經濟,劉揚偉則認為,工業4.0、工業互聯網在未來也都會遭遇同樣的「量小、客製化」問題,鴻海已經著手發展工業互聯網,所以問題終將解決。他也提及日本8吋的晶圓廠,將會用來服務醫療客戶所需的設備產製。

希望在醫療產業上,台灣可以再創ICT產業時的成就,甚至超越。」劉揚偉說。

林百里:AI人才是最大的挑戰與擔憂

林百里仍相當擔憂台灣的AI人才問題,認為至今仍無法解決。
林百里仍相當擔憂台灣的AI人才問題,認為至今仍無法解決。

「IT產業要進入醫療領域很難,醫療講的是人命關天的事情,」林百里說,「兩年的時間摸索,至今我還是門外漢。」

林百里用ABCD四個方面講述廣達於醫療產業的布局:廣達AI實驗室負責A(演算法,Algorithm)、廣達研究院負責B(大數據,Big Data)、雲達科技負責C(雲端,Cloud),最後,廣達醫療產品事業部負責D(設備,Device)。

林百里也提到了廣達進軍醫療產業的挑戰,不只要學習相關的領域知識;醫療產業的數據來自四面八方,包含診所、個人穿戴式裝置、醫療院所等,沒有統一的格式,國外已經實施FHIR(快速健康照護互通資源,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一段時間,但他認為台灣在這塊仍有努力的空間。

除此之外,林百里也認為,台灣AI領域人才的不足相當值得擔憂,「台灣軟體教育本來就落後,AI頂尖人才又更少,未來有很多工作會被AI取代,新的工作則需要AI知識,我很擔憂人才這一塊,但目前好像沒有解決辦法。」

責任編輯:張庭銉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