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走過半世紀 《芝麻街》除了讓孩子學英文,也讓他們認識社會

DQ 地球圖輯隊

更新於 2019年11月11日08:07 • 發布於 2019年11月11日08:09 • 徽徽

50年前,主打英語教學的《芝麻街》節目開播,時至今日,它已跳脫單純的英語教學,而是向全球超過 150國的孩子宣揚包容和多元價值的重要。

一轉眼,《芝麻街》已經開播 50年,超過 150個國家的兒童們都是它的忠實觀眾。 美聯社/達志影像
一轉眼,《芝麻街》已經開播 50年,超過 150個國家的兒童們都是它的忠實觀眾。 美聯社/達志影像

一切都發生在這條街

「莎莉,妳從來沒有看過像芝麻街這樣的街道,一切都發生在這裡,妳會愛上它的!」

1969年11月10日,《芝麻街》(Sesame Street)開播的第一句台詞就是主角羅賓森(Gordon Robinson)在向新來的住戶莎莉介紹《芝麻街》,由此開啟了《芝麻街》璀璨輝煌的 50年。

超過一億人看過它

過去 50年來,《芝麻街》在全球叫好叫座,150多國、超過一億人看過《芝麻街》,因地制宜的製播節目更為它博得文化開拓者的美名,更別提《芝麻街》耀眼的得獎紀錄──它總共拿下 189座艾美獎,還有 11座葛萊美獎。

布偶+名人  兒童、大人都愛看

除了大鳥、伯特、恩尼、餅乾怪獸、青蛙柯密特等受人歡迎的劇中布偶外,在節目裡也看得到拳王阿里(Muhammad Ali)、大衛貝克漢(David Beckham)、碧昂絲(Beyoncé)、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大衛鮑伊(David Bowie)、紅髮艾德(Ed Sheeran)、泰勒絲(Taylor Swift)等名人,讓主打兒童教育的《芝麻街》成了電視史上的一大異數,雖然目標觀眾是兒童,但是大人也一樣是它的粉絲。

11月8日,在紀念《芝麻街》開播 50年的慶祝活動上,芝麻街工作室CEO楊伍德(Steve Youngwood)和坐在輪椅上、以操控大鳥聞名的退休布偶師斯平尼(Caroll Spinney)一起為帝國大廈點燈來慶祝。 美聯社/達志影像
11月8日,在紀念《芝麻街》開播 50年的慶祝活動上,芝麻街工作室CEO楊伍德(Steve Youngwood)和坐在輪椅上、以操控大鳥聞名的退休布偶師斯平尼(Caroll Spinney)一起為帝國大廈點燈來慶祝。 美聯社/達志影像

打造寓教於樂的兒童節目

《芝麻街》的巨大成功,或許是創造出它的心理學家莫里塞特(Lloyd Morrisett)和電視製作人寇尼(Joan Ganz Cooney)想都沒想過的。當時,兩人找上了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攤出了他們用電視教育美國孩童的新方法,希望結合各領域的專家打造一檔寓教於樂的兒童節目。

布偶、場景、演員

緊接著,布偶師亨森(Jim Henson)加入了他們的團隊,開始創造出一個個令人耳熟能詳的布偶角色。同時,節目場景也搭建完成,它看起來就像紐約哈林區的街道,而非一個魔法世界。當時率先在節目中出現的人類演員來自不同種族,這在當時是一大創舉。

在《芝麻街》的攝影棚中,布偶大鳥正在做最後準備。 美聯社/達志影像
在《芝麻街》的攝影棚中,布偶大鳥正在做最後準備。 美聯社/達志影像

開播前還不知道要叫什麼

然而,隨著開播的日期越來越近,整個團隊卻還不知道要叫這檔節目什麼,先前他們都是用「學齡前教育電視節目」來稱呼它。

這個月剛滿 90歲的電視製作人寇尼說:「我們為了名字想破頭,我們的宣傳人員快瘋了,他們要怎麼去宣傳一檔沒有名字的節目?」

「芝麻開門!」

在製作團隊召開的緊急會議中,各式各樣的名字被提出,像是《影片教室》(The Video Classroom)、《有趣街》(Fun Street)等等。最後,編劇之一的社恩(Virginia Schone)建議叫《芝麻街》,儘管有人擔心孩子們可能連《芝麻街》這個名字都不知道怎麼唸,但曾經擔任幼稚園老師的社恩跟大家保證,孩子們喜歡說《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通關密語「芝麻開門」。寇尼回憶道:「我們最後用了這個名字,因為它是最不爛的。」

1988年5月,孩子們守在電視機前看《芝麻街》,裡頭的男女主角終於結為連理,這也是《芝麻街》開播 19年來,首次劇情中出現婚禮。 美聯社/達志影像
1988年5月,孩子們守在電視機前看《芝麻街》,裡頭的男女主角終於結為連理,這也是《芝麻街》開播 19年來,首次劇情中出現婚禮。 美聯社/達志影像

場景宛如紐約哈林區  鎖定黑人小孩

在第一集的節目中,觀眾可以看到現在已經成為《芝麻街》標誌、掛在燈柱下的綠色和黃色路標。整個場景讓人宛如來到了美國大城市中的街區,轉角處有商店、地鐵站、街上是成排的褐砂岩建築,搭配上塗鴉以及大型垃圾桶,整個街區看起來頗有紐約哈林區的味道。製作團隊不諱言,他們一開始設定的目標閱聽眾是「住在市中心的 4歲黑人小孩」,而他們的目標是要教孩子們字母、字彙和閱讀。

演員、布偶都來自多元背景

不只如此,《芝麻街》也把推廣多元價值和同理心當作目標,因此製作團隊在挑選演員時特別重視種族多元,就連節目中的布偶也一樣。舉例來說,《芝麻街》製播的第二年出現了名為羅斯福富蘭克林(Roosevelt Franklin)的布偶,製作人曾公開表示這隻布偶的種族是非裔。

1998年1月,花了五年的準備,中國版本的《芝麻街》開播。 路透社/達志影像
1998年1月,花了五年的準備,中國版本的《芝麻街》開播。 路透社/達志影像

因地制宜  為不同國家的孩子打造

隨著《芝麻街》一集集節目的累積,製作團隊發現海外也出現了《芝麻街》的觀眾,即使在戰爭頻仍的地方或是難民營都可以看到《芝麻街》。因此,製作團隊也開始因地制宜,跟不同國家的製作團隊合作,為該國的兒童打造出適合他們的《芝麻街》。

在地化的《芝麻街》

─1972年,墨西哥正式開播《芝麻廣場》(Plaza Sésamo),這是美國《芝麻街》的首次國際製作節目。同年,巴西開播《芝麻別墅》(Villa Sésamo)。
─1973年,德國開播《芝麻街》(Sesamstraße);1976年,荷蘭開播《芝麻街》(Sesamstraat)。
─在埃及,《芝麻街》成了《芝麻世界》(Alam Simsim),裡頭有一個名為霍卡(Khoka)的女性角色,目的是為了向埃及的小女孩們展現女生可以很有力量。
─1998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製播了《芝麻街》,展現了兩個不同的社群如何互動。
─在孟加拉的《芝麻街》(Sisimpur),角色會出現在菩提樹、茶館和甜點店附近,上述都是孟加拉人日常聚會的地方。
─《芝麻街》和住在難民營的緬甸洛興雅人(Rohingya)與阿拉伯孩童一起合作節目。

在《芝麻街》中,有的角色可能有身心障礙,有的角色可能遭到霸凌,每一個角色的出現都是為了讓兒童認識社會。 美聯社/達志影像
在《芝麻街》中,有的角色可能有身心障礙,有的角色可能遭到霸凌,每一個角色的出現都是為了讓兒童認識社會。 美聯社/達志影像

就像文化傳教士

在 2006年的紀錄片《芝麻街的世界》(暫譯,The World According to Sesame Street)中,共同創辦《芝麻街》的電視製作人寇尼把他們的工作拿來和傳教士比較,不過他們傳播的不是宗教,而是「包容、愛和互相尊重」。

從小認識社會議題

除此之外,《芝麻街》在角色設計上也希望能讓孩子們從小認識社會議題。舉例來說,在南非的《芝麻街》(Takalani Sesame)中,有隻布偶叫做卡米(Kami),他是一名HIV帶原者也是一名孤兒,他的母親死於愛滋病。在阿富汗版本的《芝麻街》中,札麗(Zari)和她的兄弟奇拉克(Zeerak)一起推廣性別平等還有尊重女性。

2018年,一隻 7歲大的粉紅布偶莉莉(Lily)是《芝麻街》中第一個遊民角色。家長離婚、家長毒品成癮、罹患自閉症、唐氏症等角色都有出現節目中,製作團隊利用這些角色帶領孩童認識社會。

2013年10月,時任美國第一夫人的蜜雪兒歐巴馬邀請《芝麻街》布偶來到白宮,和她一起推廣兒童健康飲食。 路透社/達志影像
2013年10月,時任美國第一夫人的蜜雪兒歐巴馬邀請《芝麻街》布偶來到白宮,和她一起推廣兒童健康飲食。 路透社/達志影像

政壇也少不了《芝麻街》

此外,《芝麻街》在政治上發揮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到國會作證的布偶

2002年,受人歡迎的布偶艾蒙(Elmo)在時任加州眾議員甘寧漢(Duke Cunningham)的邀請下,前往國會作證,和國會議員們一起討論音樂教育。他也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來到國會作證的布偶。

美國第一夫人上節目

2013年,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追隨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Barbara Bush)、希拉蕊柯林頓(Hilary Clinton)和蘿拉布希(Laura Bush)的腳步出現在《芝麻街》中,向兒童宣導健康飲食的重要。當時,她曾說:「上《芝麻街》這個節目或許是我在白宮做過最棒的事。」

在最新一季的節目中,《芝麻街》想告訴孩子們犯錯並不可怕、失敗不見得是壞事。 美聯社/達志影像
在最新一季的節目中,《芝麻街》想告訴孩子們犯錯並不可怕、失敗不見得是壞事。 美聯社/達志影像

最新一季要教孩子犯錯

隨著《芝麻街》進入第 50個年頭,製作團隊也在 9日公布最新一季的節目主題,那就是教孩子犯錯,讓他們知道失敗不見得是壞事。

就算是最安全的險也不敢冒

芝麻街工作室課程和內容資深副總特魯格里奧(Rosemarie Truglio)說:「今天,學齡前的兒童們承受前所未見的巨大壓力,他們受到必須符合特定學術或社會情緒標準的壓力,而這往往是在他們還沒有做好發展準備之前。」

「這種以結果為導向的心態會讓孩子害怕去冒險,就算是最安全的險也不敢冒──他們害怕牛奶會灑出來,所以乾脆就不倒牛奶了。」

錯誤可以建立韌性

而新一季的《芝麻街》就是要告訴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很重要,錯誤可以建立孩子的韌性、信心和毅力。

加入 DQ地球圖輯隊 Line好友,一起看透全世界

延伸閱讀:芝麻街推新人物 走進自閉兒的心

參考資料: Sesame Street turns 50 and celebrates children’s right to make mistakes
Who is the 'Sesame Street' 50th anniversary special actually for?
The Unmistakable Black Roots of ‘Sesame Street’
Sesame Street at 50: Five defining moments
Sesame Street at 50: How the cultural trailblazer charmed the world across the decade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