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研究發現,烏鴉也會向同伴傳遞負能量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19年05月26日23:51 • 發布於 2019年05月26日23:42

為了進一步了解動物是否會分享情感,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團隊近期針對烏鴉進行了一項研究,團隊發現當烏鴉看到同伴對某樣事物展現出負面情緒時,牠們也會受到影響並對其減少興趣。

研究作者、維也納大學認知倫理學家 Thomas Bugnyar Bugnyar 希望能更進一步研究烏鴉是否真的具有同理心,藉此理解動物行為背後的動機,而動物具有同理心的前提,便是牠們必須得懂得如何感同身受。

只是要評估動物的情緒非常棘手。科學家必須仰賴行為或生理線索來判斷動物的情緒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要評估一種情緒是否影響他者產生相同情緒則更具挑戰性,畢竟即使動物因類似情緒出現類似行為,仍可能是源自於模仿而並非情緒受影響。

研究人員決定運用烏鴉對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的反應來找出結果,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將 8 隻烏鴉兩兩成對,讓牠們先在兩個盒子間進行選擇。其中一個盒子裝有起司零食、另一個則是空的,一旦牠們明白兩個選項的位置,研究人員就會在新的位置放上第 3 個盒子,而這個盒子從未在對烏鴉的訓練中拿出過。

這個盒子究竟是騙局還是獎賞?烏鴉對第 3 個盒子的態度會展現出牠的認知偏見,而這也讓研究人員能將其解釋為悲觀或樂觀。就像「裝滿半杯的水是半滿還是半空」的測驗一樣,這類型的認知偏差測試能夠協助研究者判斷各種動物對中性刺激的反應是正面還是負面的。

接著研究者會將一組中的一隻烏鴉隔離到單獨的隔間,並提供給另一隻烏鴉一些食物,食物可能是毫無吸引力的生胡蘿蔔,或是美味的乾狗糧,被隔離的烏鴉僅能夠看到同伴對食物的反應,並不會看到研究人員或同伴究竟收到什麼食物。

獲得狗糧的烏鴉會像平時一樣擺動頭部和身軀,而拿到胡蘿蔔的烏鴉則看起來更加彆扭,不太關注食物而是分心的提腿或搔抓身體。

接著研究人員再對兩隻烏鴉進行認知偏差測試。結果顯示,那些看到看到同伴表現活潑的觀察者,對於第 3 個盒子多表現出與以前相同的興趣,但那些看到同伴表現負面的烏鴉則完全不同,牠們多半花了兩倍以上的時間去接近那個屬於未知的盒子。

團隊對每隻烏鴉都進行了 4 次測試,獎賞與騙局提供各半,發現「觀察者」烏鴉對盒子的興趣下降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同伴明顯失望反應的影響。有趣的是,雖然負面情緒似乎具有傳染性,但正面的反饋卻沒有,Gallup 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負面情緒更容易引發或觀察,也可能是因為動物更傾向於調整環境中的負面信息。

要真正理解動物行為背後的動機,科學家需要深入研究牠們的情緒,而這項研究正是首次得以檢驗動物情緒和社會行為間的關聯。詳細結果已刊載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首圖來源:pixabay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