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一週破10萬人就醫,類流感提早大流行!流感、感冒症狀一張表告訴你怎麼分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19年12月24日10:43 • 發布於 2019年12月24日09:00 • 新聞中心余宗翰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年末聖誕趴、跨年活動讓民眾期待不已,但小心了,台灣已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出門參加團體活動、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盡量降低被流感病毒感染的機率。

疾管署今天公告流感已正式進入流行期,上週門診、急診的類流感就診人次已超過10萬,且新增55例流感併發重症的案例。

比去年提早2週進入流行期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流感流行期比往年提早2週,其中感染A型H1N1的患者最多,所幸目前還沒有死亡的個案。

對於流感的提早到來,羅一鈞認為有兩個原因導致,一是今年夏季流感持續到10月仍未到達谷底,接著直接銜接流感盛行的冬季,導致冬季流感流行期與去年、前年相比提早了兩周。

其次是今年流行的流感種類是H1N1,相對於以往盛行的H3N2、B型流感,H1N1使中壯年人口引起重症、使嬰幼兒引發腦炎的比例比較高,導致個案數增加。疾管署預估疫情將在明年春節時達到高峰。最近聖誕節各地人潮多、加上跨年慶元旦即將到來,民眾普遍會外出過節,因此疾管署呼籲,一定要做好個人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若出現呼吸道症狀即應配戴口罩且盡量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場所,防範病毒傳播。

類流感是什麼?與流感可以混為一談嗎?

一般感冒與流感有很多類似的症狀,不容易直接從患者的症狀來判斷;因為判斷的困難,所以產生了「類流感」這個名詞。所謂的「類流感」是指患者出現與流感類似的症狀,若症狀不能證明由流感病毒所引起,一般就先稱為類流感。雖然難以判定,但如果在流感流行期間出現類流感症狀,有7成以上的患者是流感病毒所致。

類流感若有這些症狀要特別小心

根據林新醫院類流感衛教資料,要注意若出現下列情形,請盡速就醫:

  • 持續高燒超過3天。
  • 呼吸困難。
  • 嘴唇發紫或變藍。
  • 血痰。
  • 胸痛。
  • 意識不清。
  • 呼吸急促。
  • 低血壓。

若兒童出現以下徵兆,也要立即就醫治療。

  •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 嗜睡。
  • 精神不濟、玩耍的意願降低。

「類流感」哪些症狀要特別注意?下一頁有完整的說明

流感、感冒怎麼區分?

很多人將流感與一般的感冒混為一談,事實上兩者是由不同的病源體導致的。「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有A、B、C型,A型和B型流感幾乎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流行,C型的表現則為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會造成流行。一般感冒則是由鼻病毒、腺病毒等不同的病毒所導致。

不管是流感或一般感冒,都是透過飛沫與身體接觸來傳染。一般感冒大多只會影響呼吸道,而流感病毒的影響是全身性的,也較嚴重,一些新型的A型流感如H5N6,在中國的致死率曾高達70%!

以下以圖表的方式比較流感、感冒症狀的不同:

項目 流感 感冒 病原體 流感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 影響範圍 全身性 呼吸道局部症狀 發病速度 突發性 突發/漸進性 臨床症狀 喉嚨痛、倦怠、肌痠痛 喉嚨痛、噴嚏、鼻塞 發燒 高燒3-4天 少發燒,僅體溫些微升高 病情 嚴重、無法工作/上課 較輕微 病程 約1-2週 約2-5天 併發症 肺炎、神經症狀(雷氏症候群)等 少見(中耳炎或其他) 流行期間 冬季多 春秋冬季 傳染性 高傳染性 傳染性不一 ▼流感與感冒症狀比較圖(圖片來源:1922防疫達人、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流感症狀包括肌肉痠痛、全身無力等
流感症狀包括肌肉痠痛、全身無力等

這些高危險群患者要特別小心

流感的高危險群包括老年人、幼兒,或患有心、肺、腎臟疾病、糖尿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這群人若感染流感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比如肺炎(最常見)、中耳炎、鼻竇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嚴重情況下可致死。自身若為高危險族群,有類流感症狀要特別小心,若不幸是由流感病毒所感染,病情走向可能會較嚴重。

防範感染3個重點

俗說說防範勝於治療,預防感染有3個重點:

  • 勤洗手、注重手部衛生。

  • 遵守咳嗽禮節(以手掩口)以及呼吸道衛生、維持居家清潔與通風、避免不必要的探病及出入公共場所。

  • 有發燒症狀請遵守不上班、不上課的原則;有咳嗽等疑似流感的症狀,務必要戴上口罩,並充分休息。

參考資料: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